唐山大地震惨剧竟是“人祸”所致

2018-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唐山的特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

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唐山的特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烈地震,中国政府宣称强度是里氏7.8级,震中烈度XI度,震源深度22公里。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倒塌民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当日07时17分20秒和当日18时45分34.3秒,分别于河北省滦县和天津汉沽发生两次较强烈余震,余震的震级分别为里氏6.2级和里氏7.1级。两次余震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使得很多掩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被继续倒塌的建筑物夺去生命。

前期:1967年10月,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李四光(1889年 - 1971年),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190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弘文学院、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1911年回中国。1912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中国,任中华民国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后再赴英国深造,1927年获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中国,后在南京参与创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并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直至1948年。

1932年李四光出任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地质部部长。1952年曾任北京地质学院首任校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6年初/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综合唐山市40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做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1976年7月6日/距唐山大地震22天: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物局地震办公室做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预报。

1976年7月7日/距唐山大地震21天:山海关一中的地震科研小组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发出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1976年7月14日/距唐山大地震14天:北京市地震队电告国家地震局,出现七大异常,要求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北京、天津、唐山、张家口和渤海沿岸的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等近百名中国地震界官员、专家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