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揭正确惩罚孩子的方法

2017-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友善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不要以不耐烦.甚至是命令的口气,这一点年轻的妈妈们有时控制不好,孩子也许会听你于一时.但很快就会转化为内心的抵触,在心中垒起一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我很反感那种冷嘲热讽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着面孔对孩子,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 二.暂停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

一、友善

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不要以不耐烦、甚至是命令的口气,这一点年轻的妈妈们有时控制不好,孩子也许会听你于一时。

但很快就会转化为内心的抵触,在心中垒起一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一定要和颜悦色。我很反感那种冷嘲热讽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着面孔对孩子,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

二、暂停

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冷处理反而收到奇效,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会主动向你示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这一点很令人欣慰,因为他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心里都是非常明白的,但他知错认错,态度还是非常诚恳的。我也明白他“犯坏”的目的一是引起家长的注意和惊讶,二是不知道如何与小朋友交往,造成一种冲突,引起对方的反应。

三、道理

当孩子犯错误或行为无礼的时候,不要立即处罚他,应该以友好的口吻来教育他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你玩完的玩具不应该随处乱丢,下一次请把它放入它应该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应该让它回自己的家。

就像你一样,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丢在街上不让你回家,你觉得对不对?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说的话他都明白,只是不善于表达。如果你将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会觉得讲道理会更容易接受。事后再批评,孩子会非常配合你,主动认错的。

四、积极

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应该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净,要将你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说话不注意分寸,顺口说出的话是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的,你所作的努力,夸奖孩子的十句也抵补不上对他的一次否定。

五、尊重

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这部电视剧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应该充分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让他明白很多事情都是互相的。

六、解释

当孩子向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不要错怪孩子,要分清事实,有良好的判断力。

有天带孩子到某公园,一位女孩的妈妈一个劲地说着自己的孩子:别动小弟弟的玩具车,这样不礼貌,事实是,孩子非常乐意与这位小姐姐分享玩具,两人情投意合,最后给小姐姐恋恋不舍地送到门口。

七、激励

可以通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类似的话语有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完全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对不对?孩子曾经为不会骑自行车而懊丧,我对他说:不要着急,你到三岁就会骑了。结果他离三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掌握了骑自行车。

八、自律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快该挨打了。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为什么打你?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应该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所谓的代沟不正是有些家长自以为是所造成的吗?

九、珍惜

不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孩子骑自行车喜欢撞别人的车,这其实是男孩子皮肤饥渴的一种宣泄。

过去有句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淘气的男孩子喜欢通过打架甚至挨打来达到皮肤接触的目的,这是婴幼儿心理学,今后我会全面揭示。那么我们家长能否用抚摸,按摩等方式解决孩子的这种生理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十、环境

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在发现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每次都用一种面孔、一种说理的方式,孩子会感到厌倦。你完全可以变换一些花样,因事制宜,尝试孩子能接受的各种方式。比如问题出现时先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在有时间的时候再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去动物园、参观博物馆、郊游等等形式,结合看到听到的事物深入地阐明你要告诉他的那个道理。

在冲突的当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评,但是在事后进行这种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这其实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是一种系统的学问,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而是要把他置身于民主、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中,让他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予以有针对性地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