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歌声》第2季总结:新歌声变“老歌声” 学员质量大不如前

2018-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时间10月8日晚,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正式落下了帷幕,回望这季栏目,不少人吐槽新歌声变成了"老歌声",可以这么理解,表面上是歌老.编排老.造星能力老,但是从本质上看,是导师叙事大于学员叙事.利用明星效应所吸取的关注度,大大弱化了素人形象塑造. 这一季的<中国新歌声>,有史上最强的导师阵容.有人数最多的外援嘉宾,有最刺激的全新赛制,然而尴尬的是,在最终的鸟巢决战日这天,新歌声的热度比起鹿晗恋情的曝光,可谓是不能更低,微博上几乎没多少人在关注.于是很多人在问,高

北京时间10月8日晚,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正式落下了帷幕,回望这季栏目,不少人吐槽新歌声变成了“老歌声”,可以这么理解,表面上是歌老、编排老、造星能力老,但是从本质上看,是导师叙事大于学员叙事。利用明星效应所吸取的关注度,大大弱化了素人形象塑造。 

这一季的《中国新歌声》,有史上最强的导师阵容。有人数最多的外援嘉宾,有最刺激的全新赛制,然而尴尬的是,在最终的鸟巢决战日这天,新歌声的热度比起鹿晗恋情的曝光,可谓是不能更低,微博上几乎没多少人在关注。

于是很多人在问,高投入、低产出,《中国新歌声》以后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看看,《中国新歌声2》有过什么成与败?

有人说,是因为新导师“气场不合”。

在这组号称史上最强的导师阵容中,新导师陈奕迅的加盟,成为第二季新歌声最大的变量。

按照惯例,新的导师加盟必然伴随着一批导师代表作的演绎。从《淘汰》到《爱情转移》,似乎也印证了这种选曲上的默契。

另一位元老导师刘欢的回归,并没有给《新歌声》带来沉闷,反而让胡斯默等一批“学院派”学员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在“明星资源”的整合上,《新歌声2》已经开发到这个IP前所未有的极致。第一期节目里,一共播出13首歌曲,导师就混搭演唱了其中的7首。在导师冠军赛部分,节目组更是请来了大大小小10余名明星“帮帮唱”。

以至于,当我们看到总决赛舞台上的五位学员时,并不能分辨出他们属于哪个战队,我们只认得周杰伦、陈奕迅、刘欢、那英。

有人说,是这一届学员太弱。

连从业人士都向梅丸君表示,今年寻找学员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同时质量也大不如前。

但从音乐表现类型的开发上,梅丸君却觉得这一届学员的表现并没有问题。

《新歌声2》并没有错失嘻哈音乐井喷发展的良机。优秀的女Rapper叶晓粤,能唱能打拍的B-Boxer张泽,古典音乐的假声唱将胡斯默,欧美风情的华裔爵士歌手,都在这个舞台出现了。一批小众歌曲,《无字歌》《第三人称》也第一次在主流音乐节目中演绎。

那选手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陈奕迅曾经说过一个“唱商”的概念或许可以解释这个疑惑:“今年好的声音并不少,但是要有一定特性又不那么纯技巧表达的,把握好这种尺度的人太少了。”

陈奕迅曾把这个状态概括为“唱商”。唱的好的人很多,但“唱商”好的人,真的稀缺。

叶炫清就属于“唱商”不错的学员,“音乐学霸”的人设让她在两档音乐节目里都十分吃香,也因为干净的人物背景,让她在第一期里演唱的《从前慢》就小火了一把。

但遗憾的是,这位夺冠热门没有走到最后。而后出现的每一个特色学员,跨国组合“川虎”、张泽、胡斯默,既没有加冕,也没有爆红。

而走到后面的五位选手中,周杰伦和陈奕迅选出了3名嘻哈、爵士等特色型学员。而只有刘欢战队的民族派扎西平措、那英战队的“黑马型”情歌唱将郭沁,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曲风和选手。

有人说,是《新歌声2》赛制问题

赛制的确是第二季新歌声一大改变,导演组对导师魔鬼六次方大逃杀的设计至今也表示很满意。

但我依然认为,只强化战队属性,不改变单人演唱的模式,那这样的赛制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物理反应”。而合唱、对唱、帮唱的形式,才是让节目产生质变的“化学反应”。

第10期那英组的冠军赛,就实验了一次“帮唱”。帮帮唱,就是让嘉宾和学员共同战斗,荣辱与共,这样一来明星就不是打酱油撑场子的,而是直接会影响到比赛结果。

而且在合唱中,诞生出诸如《大鱼》、《男孩》、《日落大道》这些受到高晓松、耳帝等著名音乐人在网络上的一致好评。

但相比之下,网络上对《中国新歌声2》的讨论的确少了很多。《中国新歌声2》在第一期播出后热度较高,包括#叶炫清#、#《从前慢》#、#朱文婷淘汰#,但随后,今年夏天的话题几乎被《中国有嘻哈》《快乐男声》和《明日之子》三档网络选秀给承包了,话题热度完败。

《新歌声2》宣传总监陆伟接受“捕娱记”采访时坦承:“过去几年里,只有我们一家发出声音,现在是四家一起发出声音,一定会有人跟你抢夺话语空间。”

“而且,其他三档节目在热度上是没有转化成本的,它们在网络做节目,看的人是网友,转化基本上是从网络到网络。但我们是电视节目,从电视观众到网友是有转化成本的。”

正如陆伟所言,更大的环境问题,出在电视平台相较于网络平台的媒介特质的竞争。今年以来,整个电视综艺收看效果持续低迷,而网络综艺则获得了不少关注度。

这一外部因素也是影响《新歌声2》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且,《中国新歌声》动辄破2%的收视率,仍然是这个暑假电视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收视率高开低走,也是延续了《好声音》《新歌声》的一贯以来的客观规律。

所以,《中国新歌声》并没有因弱于同期表现,而失掉引领卫视暑期档的地位。它仍然是2017年唯一综艺节目中的“绝对王者”。

如此看来,每一个细节,都没有致命的漏洞。但恰好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让一个走入第6个年头的强模式节目走入了“瓶颈期”。

……

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中国新歌声》这个IP,以后该怎么走?

我想,这个源自欧美的强模式节目,经久不衰的原动力,仍然应该聚焦到“盲选”上,而不是战队、徽章、造型等部分“微整形”。

相比第一季盲选阶段采用全新的“战车”,第二季节目正是少了盲选上的全新操作作为吸睛神器,从而错失了成为爆款的良机。

联想到今年SMTM的海选模式,不约而同地被《嘻哈》《快男》两家同时采用。或许,《中国新歌声》也应当要摆脱原来以“道具设计”为核心的创新上,去做“人物设计”上的颠覆。也许,可以从4(导师)对1(学员)的模式开始改变起。

别灰心,“盲选”,其实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