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电影 《昂山素季》电影观后感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昨晚看了一直期待的电影<昂山素季>,和一个留宿下来的朋友一起. 她是一个前兽医,理性而固执,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几乎是狠狠的争吵了一场. 最后

昨晚看了一直期待的电影《昂山素季》,和一个留宿下来的朋友一起。 她是一个前兽医,理性而固执,看完电影之后,我们几乎是狠狠的争吵了一场。 最后她说我观点狭隘,我怒吼:"在我狭隘的观点和我家狭隘的沙发之间,你选一个吧!" 唉,为一部电影吵成这样,今天早晨醒来,不免觉得好笑。

我们爆发的冲突点是: 我的不满在于:"为什么这变成一部歌颂伟大爱情的电影?我想看到的那些都没看到。" 她的观点在于:"如果你只看到了爱情和昂山素季,那么你误解了导演, 电影是在让你关注缅甸这个国家,历史和政治,爱情只不过是一个线索而已。" 真的是这样吗?

电影不好看,往往就让我不满。 在一部叫做《昂山素季》的电影里,我想看到什么? 我想看到一个真实,饱满,生动的人。 一个并非一开始已经是圣人的人,而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我想看到她的生活平衡一夜之间被打破,她本是一个在牛津相夫教子的女人, 却必须成为一个混乱国家的政治领袖,她如何重建这种平衡。

我想看到她内心的信仰从何而来,如何在几十年中持续的滋养她。 我想知道她精神的绝境可曾出现,而信仰的光芒如何照亮了那些个漫漫长夜。

我想看见她性格的不完美处,她的暴躁,易怒,她也应曾憎恨,恐惧,心存放弃, 这些东西如何一点一点的改变,就像她的力量如何一点点改变了那些人民。 这些人包括了爱戴她的人,憎恨军政府的人,也包括了体制内的人, 包括了军人们和他们的亲人,我想,是不是也包括了囚禁她的丹瑞将军本人。

据说丹瑞将军晚年也一直在参禅,我想,他在漫长的岁月中, 应该一直在掂量昂山素季这个女人,试图去了解这个人。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的爱人,而是你的敌人。 他掂量着她,他们默默的对峙,在几十年内,一再改变对她的看法,也一再改变对她的方法, 直到最后,默许了对她的释放,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作为一个长期被软禁的政治人物,她的精神领袖的意义, 高于她实际上的政治作为,也就是说,她的理念重于她的方案。 电影中,她表现出的理念是坚持,非暴力, 我还想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爱。 她一直说,她不恨囚禁自己的军政府,因为她相信,修复式正义比报复式正义更重要。

她相信不地道的手段,难以达到地道的目的。 她相信原谅,但并不是遗忘。化解仇恨,而不是回避仇恨。 她相信只要她开始恨,就是向军政府妥协。 人遭受不幸,不可能不恨,就像曹雪芹,我也想看到, 她如何把心中的爱恨都放平,最终达到那种感动人心的高贵和平静。

我想看到的,不仅仅是"昂山素季是谁",还想看到,"她如何成为昂山素季。" 这是一个过程,是时间流程,也是生命的历程。 在我看来,这才是电影。 电影不仅仅是塑造了一个人物,而且揭示了这个人物的蜕变历程,心灵层次。

一个精神领袖,是怎么改变民众的? 这个确实很难写。 我和兽医都谈起《摩托车日记》这部电影, 《摩托车日记》好看,也好写,因为切 格瓦拉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 而这部电影又是一部公路片,一直在路上, 外部动作连绵不绝,景色丰富多变,人物也自然出入, 引发和印证主人公内心的变化,所以电影生动,丰富,深刻。

昂山素季难写,一个是她的外部动作少,一直被囚禁, 一个是她一直呆在静室里,场景也难以更换,显得很凝滞。

还有一个,我想,阻碍导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昂山素季还活着, 为活着的人物立传,需要更大的勇气,尤其是对一个你崇敬的人物。 为尊者讳,为爱者讳,是我们的本能。 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我还是觉得,艺术创作者最大的本能, 是最多最真的好奇,对一个人物孜孜不倦的挖掘, 以及对这个人物生长的世界,客观自然的看待,错落有致的展示。

就像刨出一棵植物,根须会带出很多泥土,那些泥土随它而来,和它在一起。 (最近老想去偷花,不好意思比喻暴露了我的想法!)

很多年以前,我很喜欢一部压根没看过的电影,叫做《神父》。 我从《环球银幕》杂志上读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很震撼。 电影关于一个神父却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他内心的冲突和痛苦不言而喻。 最多的冲突都是灵魂内的冲突,使得"我所在的静室就是我的受难地。" 他的心不自由,身在何处都不自由。

而在昂山素季,如果她曾经被囚禁,那么,囚禁她的,不应该仅仅是外部的暴力。 囚禁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愤怒,我们的恨。 我想,她的心一旦获得了自由,那么身处何处,都是自由。 她的受难地,应也是她的得救地。

是的,我满想在一部电影里看到这些, 虽然兽医一直坚持,这都是我的执念,我的傲慢和偏见, 一部电影就是它所展示的样子,不是我想要看到的样子。

最后我说一句,杨紫琼演得真好。 一生的风雨历练,江湖剑气,将老时凝练成一块宝重温润的玉石,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气化人,而不再是以技慑人。 我觉得很有意思,她是一个打女,却扮演一位坚信非暴力的女人。 她把昂山素季那种大勇若怯演得很好,那种虚弱下的力量, 始终带着人世沧桑全都经历之后的平静自持。 平静来自于不畏惧苦难,也因为, 她也配得上她所经历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