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与孔东梅上榜:毛氏后人浮出水面】

2018-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东升凭借人脉资源.跟随策略,并依靠引入战略投资者,先后进入艺术品拍卖.保险和物流领域,并迅速发展壮大.目前,陈东升旗下企业包括泰康人寿.嘉

陈东升凭借人脉资源、跟随策略,并依靠引入战略投资者,先后进入艺术品拍卖、保险和物流领域,并迅速发展壮大。目前,陈东升旗下企业包括泰康人寿、嘉德国际和宅急送。陈东升之妻孔东梅是***的外孙女,夫妻二人打破了“毛家后人不经商”的传统,成为令人瞩目的富人。

2012年10月,一则新闻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与贺子珍之女李敏带着女儿孔冬梅和女婿陈东升回到贺子珍的故里江西永新参观考察。至此,陈东升与孔冬梅的婚姻浮出水面。陈东升现任泰康人寿董事长,嘉德拍卖和宅急送的创始人。在本届“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中,陈孔夫妻二人以50亿元财富位列第242位,毛新宇所说“毛家清贫,后人不经商”的传统就此打破。

生于1957年的陈东升是1979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天之骄子”,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贸易研究所发达国家研究室;1988年至1993年5月任***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1992年***南巡讲话后,中央政府允许成立股份制公司,一批青年才俊纷纷放弃手中的铁饭碗,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辞职下海经商。陈东升也成为其中一员,其创业想法是开办一家拍卖行。

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拍卖行,且文物属于国家专营,民营企业不得染指,没有相关经验的陈东升想要创办拍卖行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在国家部委的这段工作经历让陈东升受益匪浅,其利用已有的人脉资源搭建起创始团队:曾任文化部党组秘书、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的甘学军,曾在文化部下属机构工作的武大校友寇勤,以及时任北京长城饭店副总经理的前中共中央******之女王雁南(曾用名赵雁南)。对于邀请王雁南入伙,陈东升的朋友们并不看好,但最终,陈东升以“三顾茅庐”的精神说服了王雁南加盟,王雁南目前担任嘉德董事总裁。

有趣的是,陈东升在武汉大学读书期间就发起设立了“蟾蜍社”,激励自己要抱着“癞蛤蟆吃天鹅肉”的心态追逐成功。陈东升创办嘉德国际和泰康人寿,与其本人的这种精神可说是密不可分。

嘉德拍卖最初命名为中国国际文化珍品拍卖公司,后更名中国嘉德文化珍品拍卖公司。批文拿到后,陈东升的当务之急是找拍品,期间王雁南功不可没。嘉德当时的藏品主要来自国营文物商店和北京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还有一些则是从老干部和老藏家手中“磨来”的。中国首家国字头的股份制现代拍卖行,再加上创始团队的号召力,吸引了众多资深行业专家的加入,如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等组成了嘉德的艺术委员会,鉴定顾问团则由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刘九庵、杨伯达、耿宝昌等人组成。

在运作上,陈东升选择了以苏富比作为模仿对象。嘉德成立之初,陈东升便和王雁南到纽约、香港地区观摩苏富比的拍卖会,从包装袋、价格、目录屏幕,到专家系统和信用制度,嘉德一一模仿。嘉德首拍即告成功—包括齐白石的《松窗图》、《山水册页》和《芭蕉书屋》等作品在内的总成交额高达1400万元。

发展至今,嘉德国际已成长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拍卖行。2012年,嘉德拍卖共成交22695件拍品,总成交额同比增长两倍至51.62亿元。2012年10月,嘉德进入香港市场,其全资子公司嘉德香港举行的首场秋拍会即成交4.55亿港元。

在创建嘉德的过程中,陈东升的前妻陆昂称得上是其“隐形秘书”。从1992年陈东升决定辞职下海创办嘉德起,陆昂一直在幕后为陈东升出谋划策,从运营模式到公司管理,从架构到整合人脉,其中都能找到陆的影子。陆昂是原北京市副***陆宇澄的侄女,和陈东升是武汉大学经济系的同窗,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被媒体评为“中国商界巅峰30女性”之一。就在嘉德拍卖蒸蒸日上之际,陆昂却离开嘉德拍卖,创办了道喜红酒网和公益艺术网站Artcool,并兼任嘉德在线总裁。目前,陆昂已退出嘉德国际。

陈东升对保险行业的兴趣始于1992年。彼时其看到日本东京最高的摩天大楼是属于保险公司,曾在部委从事发达国家研究的他也知道,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不少是保险公司,而一本名为《谁在控制日本》的书,更是坚定了他做保险的信念。

1996年,在嘉德拍卖发展如日中天之时,陈东升开始着手创立泰康人寿,并力邀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孔冬梅加盟。孔冬梅的母亲是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时年39岁的陈东升和年仅24岁的孔冬梅的恋情也自此萌芽。媒体报道称,1999年,孔冬梅因与陈东升的恋情被揭,离开泰康人寿赴美留学。孔东梅回国后,二人仍然同居,且先后育有一男两女。直至2011年,孔冬梅才“转正”成为陈东升的妻子。

泰康人寿成立之初,股东分散且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嘉德国际持股比例最大为9%。根据泰康网站公开披露信息,公司共有20家股东,其中中资股东包括中国对外贸易运输、物美控股、嘉德国际等;外资股东包括瑞士丰泰人寿保险、新政泰达投资等国际金融企业。陈东升本人在泰康人寿没有任何个人持股或是以大股东名义持有的法人股,不过,陈东升拉拢的一批铁杆校友股东,包括物美控股以及物美旗下北京和康友联等公司均属于“武大帮”,即这些公司的控制人均来自武汉大学。这也是陈东升可以一直很好地掌控泰康的原因。

在泰康创办后的5年里,陈东升先后走访了21家跨国保险金融集团。其提出了“左眼看平安,右眼看友邦,两只眼睛看世界”的口号,大到公司架构、营销模式、人才管理,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泰康都紧随巨头脚步。2002年4月,陈东升在全国率先推出“一张保单保全家”的组合式保单系列,两个月内该项产品的保费收入即突破2200万元。

在“跟随巨头+本地化创新”的路径下,泰康保险迅猛发展:1996年成为《保险法》颁布后第一批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2000年引进外资,搭建起遍布内地各省的营业网路;2006年净资产不到20亿元,到了2011年则超过125亿元。

虽然陈东升自身缺乏相关保险经验,不过其擅长通过引入合作者嫁接对方的经验和资源。2000年11月,泰康人寿完成首次外资募股,引入了包括瑞士丰泰保险在内的4家外资股东。后来,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之一的法国安盛收购了瑞士丰泰,并间接获得瑞士丰泰拥有的泰康股权。引入外资保险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令泰康人寿迅速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制度和经验,并在外资同行的助力下规范化管理,与国际接轨。

泰康在发展经历“三级跳”的同时,分散的股权也逐渐向嘉德国际集中。由于“已获准在中国保险市场开业的外国保险集团或公司原则上不得再投资参股中资保险公司”这一规定,2010年,瑞士丰泰人寿保险向新政泰达投资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全部2217万股股份,向嘉德国际转让840万股股份,向高盛转让1.02亿股股份。转让完成后,嘉德国际持股比例达14.98%,高盛持股比例为12.02%,新政泰达持股比例为10.9%。

此次陈东升没有再引入保险公司,而是引入了投行巨鳄高盛。依照陈东升的想法,泰康走到这一步,已经不需要战略投资者了,也不会再引进保险公司做股东,高盛对于泰康而言是财务投资者。在陈东升更为长远的规划中,泰康人寿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还将走国际化的道路,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而与高盛合作对泰康的国际化和上市都有帮助。高盛此次以60元/股的价格获得泰康人寿1.02亿股,合计投资61.2亿元。以此推算,嘉德国际持有的1.28亿股价值达76.8亿元。

2011年,泰康人寿的股东北京国际信托向嘉德国际转让3327万股,向盈格兴业转让3000万股,中诚信托向尔富投资转让5000万股。转让完成后,嘉德国际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8.884%,尔富投资占比5.8672%,盈格兴业则占比3.5203%。如果按照2010年高盛的购股价计算,嘉德国际持有的1.61亿股股权价值达96.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泰达投资在智联招聘网的公司介绍显示,其为嘉德国际和瑞士丰泰等企业合资成立,主营金融投资等业务。如属实,则新政泰达所持有的10.9%的股份中也有泰康大股东嘉德国际的身影。不过也有报道称新政泰达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全资子公司。而持股5.8672%的北京和康友联技术有限公司,是物美旗下企业,系“武大帮”一员。由此算来,陈东升虽然未以个人名义持股,但其股权势力范围至少达到23.89%甚至更多,这也是其能在股权分散的保险公司中取得稳固控制权的原因。

陈东升不仅借助“武大帮”控制泰康,其对嘉德国际的控制也由此实现。比如,陈东升和创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田源、创办中诚信的毛振华均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同为董辅门下的师兄弟。嘉德国际创办之初,即和中诚信相互持股,双方均为5%,此后,中诚信持有嘉德国际股权增至5.5556%,并将这部分股权转让给了中诚信投资。如今,嘉德国际亦是北京中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50%。2013年3月23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收购北京中期股权,并由北京中期吸收合并公司控股子公司方正期货。

嘉德国际与泰康一样股权分散,但从近年的公开资料看,其股权转让不断,如根据天壕节能(300332)的招股书,嘉德国际股东北京金长城酒店管理公司已将其持有的全部2.508%股权,转让给了嘉德另一股东北京嘉泰恒业投资有限公司。陈东升的微博名称为嘉泰先生,北京嘉泰恒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否陈东升的运作平台,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不能排除陈东升在收集嘉德股权的可能。“武大帮”中的田源、张文中等人早已完成由经理人向大股东的转换,陈东升在嘉德国际的股权究竟有多少,或要等到泰康上市之日才能揭晓。

有意思的是,嘉德国际和泰康人寿这两家业务领域完全不同的公司居然会出现业务交集。2003年,泰康人寿涉足当代艺术收藏,最开始只是陈东升的个人兴趣,后来,泰康人寿将收藏行为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列入公益支出项下,每年拿出利润的2%-5%做收藏。以泰康保险2011年13.61亿元的净利润计算,则当年用于收藏的支出可达2722-6805万元。

泰康收藏展的最大特点就是主要展品都是从拍卖市场公开拍下,拍品均价格不菲。《顶层》杂志曾统计过泰康人寿主要藏品的来源,其62.5%的藏品拍自嘉德拍卖,其余部分则来自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北京翰海和保利拍卖行。从2006年起,泰康人寿收藏部门以年均4170.4万元的力度,在拍卖市场频繁出手。即便在经历金融危机的2008年,泰康仍然出手5712万元,收藏了刘小东的《温床NO.1》。以4170万元的年均投入计,泰康每年贡献给嘉德的销售额就逾2600万元。对于选择拍卖市场这一最为昂贵的途径获得藏品,陈东升解释说,私下交易有很多灰色地带,其作为嘉德创始人,对这些作品的来源很了解,公平竞拍才不会损害泰康的客户利益。

除了控制嘉德国际和泰康人寿,陈东升还是宅急送的大股东。1994年1月,在嘉德国际起步之时,陈东升又瞄向了另一门生意—物流。他和弟弟陈平各出资25万元,创办了物流企业“北京双臣快运”,两人各占50%的股份。双臣快运最开始只做一些零散的家政服务,甚至代人送过小孩。

在宅急送的专业化运营上,陈东升再次采取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1995年,宅急送与日本一城运输株式会社合资,一城株式会社投资180万元,获得宅急送37.8%的股份,此次合作令宅急送的业务配送范围和专业技术都有了飞跃。1996年,宅急送与松下、东芝、惠普、IBM等大型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做仓储配送。从此,宅急送的服务由零散客户向大型企业转型,并逐步完成全国七大区域的网络布局。

2002年,“武大帮”企业物美的关联公司注资宅急送4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是贷款,另2000万元用来购买10.3%的股权。此时,陈平的股权被稀释到约14%,而陈东升的股份则仍维持在50%左右。本轮注资之后,宅急送开始了又一轮转型。2003年,宅急送掀起“绿色割据运动”,由以往单纯的省会城市网络向全国4000多个中小城市辐射,在竞争对手的空白点如西藏等偏远地区建立分支机构。两次转型奠定了宅急送在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领先地位。

2007年,为了占领利润和附加值更高的小件快递业务,陈平开始推进宅急送由面向机构客户的普件物流转型为面向个人客户的小件快递。零散的小件快递业务需要建设大量网点,对资本、设备和人力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转型资金需求,宅急送拟引入华平投资,以3亿元的价格出让25%的股份。半年多的时间,宅急送在全国建立网点近3000个,新增300辆地面物流班车,新包租航空线路200多条,包机费用增加数百万元,新招小件操作人员6000多名。在一系列的转型之下,原来仅占公司业务20%的小件快递业务占比升至50%。

不过,华平入股协议最终未能获得商务部批准,宅急送在资金未到位情况下就已启动的大规模扩张只能急踩刹车。在小件快递领域攻城略地的同时,宅急送的普件业务受到其他对手的侵蚀,而失去一个机构客户的损失通常可达数百万元,随之而来的金融海啸更是令宅急送普件业务雪上加霜。2008年9月,宅急送宣布裁员3000人。

此时,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陈东升以绝对优势否定了陈平的继续改革方案,接着以身体不适为由“安排”陈平休息,总裁一职由做过乡长的大哥陈显宝接任。陈平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宅急送,其后来卖掉了所持宅急送全部股份,套现2700万元,并创办快递公司星辰急便,2012年3月,星辰急便宣告破产。

陈显宝上任后,开始大幅收缩网点、裁员,砍掉亏损业务,普快分公司全部合并,经营战略重新调整回提升普件业务上,同时稳健发展快件业务,宅急送总算度过了危机。因转型阵痛,宅急送2010年收入仅20亿元,目前其正在借助代收货款业务重新争夺市场蛋糕,该项业务收入已从2009年的每个月1亿元增长到如今的年收入150亿元。

2009年,宅急送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人每年可以得到分红,按照宅急送常年的水平计算,每股可赢利0.3-0.5元,除了分红,剩余部分则转变为资产。2012年8月14日,宅急送召开董事会,陈显宝任宅急送董事长。不过,陈显宝只是陈东升的代言人,陈东升仍把持着宅急送实际控制人的位置。

===============

今日,新财富杂志发布2013年500位富人榜,宗庆后凭借700亿元的财富,首度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去年的新财富首富王健林今年540亿的财富排名第二,刘永行以420亿的财富排名第三。陈东升与***外孙女孔东梅夫妇上榜。

今年“新财富500位富人榜”的出人意料之处,不仅在于富人的财富总额、人均财富继续上升,分别达到35786.6亿元、71.6亿元,而且,房地产富人实现逆袭,无论上榜人数还是财富总额均大幅增长。这足以颠覆人们对于经济弱复苏、民企盈利艰难、房地产严厉调控的直观感受。

之所以出现这种落差,在于大型民企在受到外部因素挤压时,因有条件获得政策、资金、资源等扶持,更具存活与复苏优势,而中小企业的倒闭又会让幸存者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而房地产业创富效应的再度显现,以及富人投资金融业的新趋势所凸显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依然值得决策层重视。

今年,宗庆后以700亿元的财富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其创富玄机在于绕过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通过宗氏家族控制的160家企业在饮料、童装、商业地产等领域扩张,从而充分分享其业务增长的成果。

伴随中国经济的风起云涌,“新财富500富人榜”已走过11年。11份富人榜就像一张张沉淀岁月的老照片,折射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今年的“500富人榜”再度见证了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在富人财富的起起落落中,我们可以看到各行业的兴衰起伏、可供借鉴的创富模式以及未来的投资新方向。

数据颠覆表象:富人财富全面回升

在经历了2012年的短暂回调后,今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的各项财富指标全面回升,财富总额、人均财富分别升至35786.6亿元、71.6亿元,上升幅度为16.7%,其数额仅次于前年,为历年来的次高。即使剔除今年新上榜的富人,仅考察2012、2013年连续上榜的富人财富,也可以发现,其财富总额今年达到29667.2亿元,较2012年的26955.1亿元有所上升。

今年的上榜门槛也升至30亿元,创下新的纪录。颇具意味的是,30亿元的财富放在十年前,可以进入富人榜的前十,中国富人的财富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从财富量级看,巨富人数今年亦明显增加,其中,身家500亿元以上的富人今年有两位,而2012年空缺;300-500亿元的富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达到8人;财富达到或超过百亿元的超级富豪达到87位,远超去年的68位,为历年来的次高,是7年前2005年的29倍,而2004年的富人榜上,全国还没有一位百亿富豪(表2)。由于超级富豪的人数大幅增长,今年财富在50亿元以下的富人数由2012年的278人减少至221人。

今年上榜富人的财富全面回升,和人们通常感受和媒体报道的中国经济弱复苏、私营部门承压、制造业民企盈利艰难相比,似乎有一定的落差。其原因何在?

事实上,在中国的经济数据中,时常出现宏观向好、微观困难的反差,除了传导时差之外,这正体现了马太效应带来的企业分化,民企亦不例外。尤其是在经济放缓导致需求递减、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上涨等外部因素挤压下,大中民企由于有条件获得政策、资金、资源等扶持,更具存活优势,可能先行复苏。这从国家对光伏巨头保大弃小,苗连生的英利、朱共山的保利协鑫、刘汉元夫妇的通威等获得地方政府、国家开发银行等的财政、信贷等支持便可见一斑。而中小企业则处境艰难,它们的倒闭,又会让幸存者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在山西煤炭行业整合、中小煤老板退出中也可见端倪。

此外,富人的财富增长也得益于种种政策利好:2012年,针对“民间投资36条”即《***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42项配套措施相继出台;政府继续退出部分行政审批项目;温州、珠三角、泉州等地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令民企获得更多金融支持,小额贷款领域对民企的放开,亦为富人带来新的财富增值渠道。

股市低位徘徊,新晋富人资本化率低

2012年,富人们的财富起伏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惊险:上证综指在2012年11月底一度跌破2000点,许多富人财富为此大幅缩水;而A股12月大幅反弹,一举收复了失地,又带动他们身家回升。综合2012年全年,上证综指全年上涨69.71点,涨幅3.17%,受此影响,去年上榜的500富人,有60%的人财富同比持平或上涨,其中45人财富涨幅达到50%以上。

经历了2009-2011年连续三年的IPO井喷后,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休养生息。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201家中国企业上市,比上年减少155家,总融资额为263.27亿美元,同比减少了57.2%(图1),创下4年来的新低。与之相对应,今年新上榜的124位富人当中,旗下有上市公司的仅有40位,旗下公司2012年上市的仅有8位,新晋富人资产资本化率32.3%,也创近四年的新低。身家超过百亿元的新晋富人中,仅华夏幸福的王文学因旗下公司成功借壳ST国祥而身家暴涨。

今年,宗庆后凭借700亿元的财富,首度登上“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宝座,这主要是因为并未上市的娃哈哈新披露的数据,令我们可以重新计算宗庆后的财富。

2012年9月,娃哈哈发言人单启宁表示,宗庆后持有娃哈哈超过80%的股权。而根据早前披露的资料,宗庆后持有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其实,单启宁这一语焉不详的表述,隐含了另一个事实:人们通常理解的娃哈哈和娃哈哈集团,是两个概念。

从股权上来看,人们通常所指的娃哈哈,其实包括两块产业:其一是国资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即娃哈哈集团;其二是宗庆后家族(包括其太太施幼珍、女儿宗馥莉等)所控制的160家企业所组成的宗氏娃哈哈。而不同于大多数富人通过名下的集团公司控制旗下产业,娃哈哈的所有产业与娃哈哈集团之间的交叉已经越来越少,而多受宗氏娃哈哈控制。这和宗庆后的创富经历不无关系。

1987年,宗庆后创办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后来将其改组为娃哈哈营养食品厂,1991年,该厂兼并国企杭州罐头食品厂,之后娃哈哈集团组建。无论是校办企业还是杭州罐头食品厂,都属于国有性质,因此,娃哈哈从诞生之初即是100%的国企,娃哈哈集团的股权自然全部属于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局。2000和2001年,娃哈哈集团改制,上城区国资局将其54%的股权分两次(49%和5%)转让给了宗庆后及娃哈哈集团其他职工(包括38位高管和职工持股会),宗获得了29.4%股份,管理层及员工则占24.6%。这意味着,娃哈哈集团46%的股权依然归属国有。

2007年,法国达能与娃哈哈的合作破裂后,经由达能方面的披露,人们方得知,宗庆后家族已经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美属萨摩亚群岛等地创设了一批离岸控股的家族企业,而娃哈哈在全国多地和童装等领域的扩张,多由这些企业而非娃哈哈集团或达能、娃哈哈合资公司开展。据达能方面调查,在双方争夺的37家非合资公司中,由宗庆后及其家人拥有的离岸公司控股的有29家。在宗庆后这一绕过国有娃哈哈集团的扩张模式之下,宗氏家族控制娃哈哈产业80%股权的说法就可以理解了。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仅娃哈哈集团就实现营业收入636.31亿元,同比负增长6.23%;实现利润101.1亿元,同比增长18.19%;实现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增长16.93%,实现利税139.34亿元,同比增长12.97%。而2012年,娃哈哈不仅在饮料业持续扩张,推出了格瓦斯等新品,还进军商业地产,创办娃欧商场(WAOW PLAZA)。这一系列动作,无疑通过宗氏娃哈哈展开。在厘清股权与业务扩张之下,宗庆后成为首富就不难理解了。

宗庆后不仅是“新财富500富人榜”推出以来第八位成功登顶的首富,也是消费品行业诞生的第一个首富(表3)。他的登顶,或许预示着中国目前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开始发挥效果,经济增长正朝着消费拉动的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