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民国时代那些惊艳奇女子 个个才貌兼备

2017-07-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孟小冬(1907-1977),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

孟小冬(1907—1977),女,北平宛平(今北京)人,梨园世家出身,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她的扮相威武、神气,唱腔端严厚重,坤生略无雌声。孟小冬一生坎坷,1977年在台湾去世。

祖父孟七出身徽班,擅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她的父亲、伯、叔都是京剧演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孟小冬别无选择地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她九岁开蒙,向姑父仇月祥学唱老生,十二岁在无锡首次登台,十四岁就在上海乾坤大剧场和共舞台先后与张少泉(电影明星李丽华之母)、粉菊花、露兰春、姚玉兰同台演出,居然大角风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这样冰雪聪明的小女孩儿,明日之星非她莫属。当时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为了谋求开拓一片新天地,一九二五年,孟小冬离开上海,毅然北上深造。

出身梨园世家的孟小冬自小生得聪慧秀丽,1925年她离开上海初闯京城时,正值18岁青春妙龄。她举止优雅,气质高贵,楚楚动人,当时北平的许多人都以她为心目中的偶像,暗恋于她。其中就有京城达官之子王惟琛。

这段时间,也正是梅兰芳访日返京后的日子。一个是伶界大王,一个是坤伶须生泰斗,一个如日中天,一个光艳烁人,可谓旗鼓相当。一段时间,两人形成了打对台的局势,双方营业额不相上下。而且两人在堂会中不断合作,同台演出《梅龙镇》、《四郎探母》等,后来又一度在开明大戏院联袂演出《二进宫》。二人本是梨园同行,相互钦羡,惺惺相惜;不断的合作又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从此,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夏梦

夏梦(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28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

1947年,夏梦随家人迁居香港,1950年由毛妹介绍,加盟演艺圈,签约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在长城主演电影《禁婚记》崭露头角,1953年,主演的古装片《孽海花》参展爱丁堡国际电影节。1956年加盟凤凰影业公司,1966年主演《迎春花》后息影,移居加拿大。1979年创办了青鸟影业公司,担任总监制,2015年,夏梦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

2016年10月30日,一代传奇影星夏梦去世,享年83岁。

夏梦22岁时与林葆诚结婚,夫君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生,酷爱艺术,夏梦息影之后移民加拿大,丈夫林葆诚虽从商,对电影戏剧却很热爱。也给了夏梦一些帮助,比如选剧本,探讨剧中人物的个性。1969年夏梦从加拿大返港,并与夫婿经营制衣厂,他们相处十几年,彼此相互信任。

息影后的夏梦活跃于中国政坛上,1979年夏梦被邀出席全国文代会,她是全国文代会第四、五届文联委员和代表,2007年1月,专程来港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向夏梦的代表颁发了证书和证章。2015年8月,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和银都机构协办的“仲夏梦影:夏梦从艺六十五载影展”于电影资料馆电影院展开,夏梦亲身来到电影院和观众见面。

赵一荻(1912.5.28—2000.6.22),又名绮霞,乳名香笙,出生在香港,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其父赵庆华(字燧山),浙江兰溪人,在北洋政府时代,官至交通部次长(副部长)。赵一荻幼年随父移居北京,就读于京城教会学校。其父被免职后,避居于天津租界。

张学良第二任妻子,人称赵四小姐。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女性,在台湾幽居时期,出版有《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见证集》等著作。

赵一荻,又名绮霞,出生于香港,东方天际出现一片绮丽多彩的霞光而得名,赵一荻名字的来历是由于她的英文名是EDITH。因上有哥哥和姐姐,故而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小姐。出身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其父赵庆华(字燧山)是浙江兰溪人,在北洋政府时代,历任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曾任东三省外交顾问,并官至交通次长,为人耿介不阿,为官清廉。1928年(一说1927年)与张学良相识于天津,后历经沈阳、北平、西安事变、幽禁。经过半个世纪的苦恋,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赵四小姐也遭到国人的嘲讽和谩骂,被诬 为“红颜祸水”;长城抗战失利后,她帮助张学良痛下决心;1936年,张学良将军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张学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随后开始了漫长的幽禁生涯。

张爱玲(1920.9.30—1995.9.8),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1942年夏,张爱玲与炎樱返回上海,与姑姑居住在爱丁顿公寓6楼65室,开始了写作生涯,在《泰晤士报》上写影评和剧评。在英文《二十世纪》月刊发表《中国人的生活与服装》、《中国人的宗教》、《洋人看戏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评。1943年,张爱玲认识了当时月刊《紫罗兰》的主编,作家周瘦鹃。五月,张爱玲在该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篇文章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六月,张爱玲发表续作《沉香屑·第二炉香》。7月,张爱玲认识了评论家柯灵。此后张爱玲在《杂志》、《万象》、《古今》等刊物发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

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马珏(1910—1994),浙江鄞县人,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一九一〇年出生于东京。

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的长女。据吴组缃先生回忆:“上世纪20年代,故都的两所美国气味浓厚的燕京与清华盛行选举‘校花’或‘皇后’。北大没有沾染这一风气,而北大政治系女生马珏却被公认为‘皇后’,名满北京九城,燕京、清华的校花不免‘粉黛无颜色’的愧感。”

1910年马珏出生于东京,在日本期间马裕藻曾与鲁迅等人一起听章太炎讲文字音韵学。一九一一年马裕藻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一九一三年至一五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一九二一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一九二○年八月六日,《鲁迅日记》云:“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是两人共事于北大之始。

1933年3月13日鲁迅在上海“得幼渔告其女珏结婚柬”。马珏嫁给天津海关职员杨观保,在当时又是一件盛事,《北洋画报》还刊登了他们的结婚照。据说杨观保与马珏相识已久,他对马珏颇为忠恳,每星期返平一次,经过长期交往,终获佳人芳心。但又有一说,指杨君(杨观保)能赢得美人归是疑有天助者,即此时有谣言发生,马珏不堪同学之讥笑,于是毅然与杨君结婚,当时马珏都还没有毕业。

对于马珏的结婚,鲁迅不再送书给她的事,李霁野也说:“一次送书给我们时,他托我们代送一本给她,我谈到她已经结婚了,先生随即认真地说,那就不必再送了。”李霁野说他当时认为鲁迅太过于小心了。而后来他知道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污蔑鲁迅对她无礼,而导致兄弟失和的创伤之巨,因此导致出他过度的“防范意识”。

严仁美(1915年-),民国名媛,生于显赫的大家族。曾祖严筱舫是李鸿章幕僚,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任第一任总裁,还创办了上海总商会及众多官私企业,被誉为宁波帮“开山鼻祖”。祖父严子均是严筱舫独子,世称“多才善贾,颇有父风”,以经营钱庄著名。父亲严智多是严家长房长孙,娶湖州南浔“四象”之首-小莲庄刘镛孙女刘承毅为妻。外公是刘镛第三子、上海房地产富商刘梯青。她最初嫁与苏州少爷马冠良,因无法忍受马冠良生活出轨毅然提出离婚。后来嫁与世代在沪经商的李氏家族的李祖敏,婚后夫妻恩爱一生。

20世纪末,与严仁美相依为命五十多年的李祖敏先生病逝了。几年后,她的小女儿也病逝了。孩子们担心她的身体,把她接到深圳与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给了她温馨、周全的照顾。现在,她的名下共有四代人,共三十七口,最大曾孙也已经是十七岁了。每到过年或是她的生日,她总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

王映霞(1908—2000),浙江杭州人,当年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王映霞一生中的两次婚事都轰动全城。1928年2月,她与郁达夫在杭州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那一年,她20岁,郁达夫32岁。多年后因王映霞与军统局长戴笠有染而导致离婚。1942年4月4日,王映霞又与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王映霞晚年回忆:“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1923年考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杭州女师人才辈出,王映霞是她们中的一位佼佼者。王映霞始知鲁迅、郭沫若,后来才知道郁达夫,对郁的文才十分倾倒。一次偶识,郁达夫深深迷恋了这位青春美丽的才女。经不住他的苦苦追求,于1928年两人结为伉俪,历12年风雨,最终于1940 年正式离婚。从相识相爱,到最终分手,王映霞与郁达夫的这段爱情纠葛曾在文坛上纷纷扬扬掀起过不小的风波,因而他们之间的这段交往,这段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也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而细致的再现了。

尤敏(1936-1996)原名毕玉仪,祖籍广东花县毕村,20世纪50~60年代名噪一时的香港影星、“一代玉女”,她不仅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还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她以自己出色的演技和清雅的气质,让华语电影第一次给了世界影坛一个巨大的惊喜。

尤敏出演的《人鬼恋》在1954年「东南亚电影节」中获「最美的电影」奖项,因出演《玉女私情》在1959年吉隆坡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影展」上荣获最佳女主角奖。1960年,尤敏凭着在《家有喜事》的演出,蝉联在东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的宝座。1961年,尤敏因《香港之夜》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外国女明星,甚至获日本新闻界封为「香港之珍珠」。 1962年10月,尤敏在《星星月亮太阳》的演出,赢得台湾第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荣衔。1964年4月,尤敏拍罢影片《深宫怨》后,与港澳富商高福球先生在伦敦结婚,宣布退出影坛。

由于家学渊源,尤敏九岁的时候,已经在父亲的戏班上闪亮登场,在粤剧《黄飞虎传》中饰演一个童角。因为父母演出繁忙,无暇照顾子女,尤敏幼年即被寄养在澳门的外婆家。

尤敏1936年8月19日生于香港,曾在澳门圣心中学读书。她出身戏曲之家,父亲是当时著名的粤剧名伶白玉堂。由于自幼随父亲学艺,她9岁时就能够与父亲一起登台演出粤剧《黄飞虎传》,这为她日后在银幕上演戏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尤敏进入影坛缘于一个偶然的机遇。1951年,16岁的尤敏由澳门返港度假,邵氏公司在南洋片场举办“南国影人联欢会”,白玉堂因忙于演戏而让女儿代其出席。当时邵氏公司正渴求新人,发现尤敏的清丽外形很适合当演员,便请她试镜。结果一试就被选中。回忆起“玉女”的电影“情缘”,香港导演王天林说:“我可以说是看着尤敏入行的人,她的爸爸白玉堂出演《黄飞鸿》电影的男主角,亦是由我执导。当年她才十六七岁,尚未读完书,到片场看爸爸时,我第一眼见到她,真有惊为天人的感觉。她不只外表吸引人,而且为人心地善良、性格乐观,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在那个年代十分难得。”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噪一时的香港著名影星、“一代玉女”尤敏,对于中国影坛的贡献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她不仅是首届金马奖的影后得主、两届亚洲影展的最佳女主角,还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国际影坛的华人演员。她以自己出色的演技和清雅的气质,让华语电影第一次给了世界影坛一个巨大的惊喜。 细数中外影坛,同样有“玉女”美誉的女明星不少,但只有尤敏,始终在中国影迷心中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她的形象温婉典雅、优美内涵,十分符合传统中国女性的气质。她以自己美丽的容貌和杰出的演技,为影迷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的银幕形象。

殷明珠(1904-1989)苏州吴江黎里人(今苏州市吴江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上海的著名影星,1921年,殷明珠应但杜宇之邀,在《海誓》中扮演少女福珠,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女主角。以后她还拍摄了《传家宝》、《还金记》、《盘丝洞》、《媚眼侠》、《东方夜谭》等十几部影片,以俏丽明艳的容貌而名扬一时,开青春派偶像之先河。1935年,殷明珠在主演了《桃花梦》一片后即退出影坛,以后一直定居香港,于1989年在香港去世,享年85岁。代表作品有《海誓》、《阎瑞生》、《红粉骷髅》等。她与丈夫但杜宇一起,为中国的电影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16岁那年,殷明珠出落得楚楚动人,身材颀长,鹅蛋形的脸庞,一双凤眼晶亮有神,不仅擅长运动,更喜欢模仿外国影星们的神态身姿。当时美国影片《宝莲历险记》正在上海上映,女主角宝莲由影星白珍珠饰演。明珠自小对服饰及颜色非常敏感,她模仿宝莲的服饰进行设计,让裁缝定做了一套宝莲式的服装。明珠穿着这套自己模仿设计的服装,参加社会交际,吸引了许多新潮女性的目光,一时间,模仿外国影星服饰之风席卷了十里洋场。女校肄业后,殷明珠进入邮电局当职员。由于明珠能说会道,热情大方又彬彬有礼,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她在交际场上优游自如。但凡出现殷明珠身影的舞场、歌厅、咖啡厅等场所,必定人头济济,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她转悠。

《海誓》在上海轰动了整个影坛,黎里的家乡父老闻讯振奋不已。黎里是个建于南宋时期的古镇,文化积淀深厚。清代中期排定了“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姓。其中蒯姓,自明至清先后建有三条弄堂——老蒯家弄、南蒯家弄和新蒯家弄。新蒯家弄是后起之秀,第三厅正厅“树滋堂”,习称“蒯厅”,厅堂宏敞,音响效果特别好,是镇上著名的书场。听说殷明珠担纲主演的《海誓》蜚声海内外,蒯厅主人当即赶赴上海,找到明珠,说明来意,希望《海誓》能够到黎里蒯厅去放映,让家乡父老一饱眼福。明珠一口答应。哪知《海誓》到蒯厅放映的消息一传开,四乡八村、周边市镇的观众接连不断地拥来,盛况空前。原定放映三场,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本来只能晚上放映,为增加场次,蒯厅四周围上厚厚的黑色窗帘,白天加映;原打算下午加映两场,后来干脆从早晨开始,一场映完再接一场,周而复始。就这样整整连放了一个星期,才勉强结束。家乡父老好评如潮,大家都为黎里出了电影明星而高兴。从此以后,黎里古镇开了放映电影之风,只要有新影片问世,黎里镇总会千方百计弄来放映。明珠知道乡亲们爱看电影,凡是她后来拍成的影片,以及上海滩新上映的片子,她都让家乡父老一睹为快。这一来,使本来不算闭塞的古镇,更与上海这样的开放城市拉近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