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将军子女撰文追忆父亲:出师未捷身先死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到了1942年2月底,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军防务吃紧,仰光岌岌可危,这时英国才要求远征军入缅.作为远征军的先锋部队,当时考虑:一是十万远征军出征,一定要有一个好

到了1942年2月底,日军大举进攻缅甸,英军防务吃紧,仰光岌岌可危,这时英国才要求远征军入缅。作为远征军的先锋部队,当时考虑:一是十万远征军出征,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只有先锋顺利进入并稳定了前沿的防守阵地,这样才可以为后续部队的进入提供从容安全的行动环境;二是这次远征军是与盟军配合作战,一个强有力的先锋部队能够将日寇的进攻阻止并以予以重创,将会增加中国军队的军威并且得到盟军的尊重。

正是这样的要求,第二○○师就成为了远征军首支入缅的部队。以后实践也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蒋介石对于远征军入缅作战十分重视,极为关注。3月1日,亲赴缅甸北部的重镇腊戌,并要英国军方用电话通知戴安澜速赶往腊戌。3月2日,蒋介石在腊戌召见戴安澜,布置二○○师当日即开一团到腊戌,以后每天开一团到平蛮纳、同古占领阵地,远征军的远征即行开始。

次日,即3月3日,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入缅作战事宜,蒋在会议上还特别指出,这次在缅作战,森林众多,要研究在森林地区的作战方法。当晚十一时,蒋又召见戴安澜将军,并布置了三项任务:一是,这次二○○师出征一定要把部队组织好,保持好旺盛的战斗力;二是,二○○师要能够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下打到仰光,并且要把当时在仰光的军用物资运回国;三是,要与英军配合好。

蒋介石亲自到腊戌召开会议研究入缅作战,多次召见戴安澜给予指示,可见他对这次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是十分重视的,并且也寄予很大希望。

3月4日戴安澜由腊戌启程,率领部队向梅苗行进,想到这次出国远征作战,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行军途中作七绝两首: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戴安澜对随从们说:“缅人云,武侯南征北返,缅人留之,武侯慰之云,我还重来。缅人询以重来之期,武侯指缅中不开花之草云,此草开花,余重来矣。

自武侯回国后,迄今所指之草并未开花,去岁忽然开花,而缅人亦知王师应到达矣。”说完大家畅怀大笑。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在英军的运输下,二○○师部队整建制于3月7日夜到达同古。而对于中国远征军其他部队的运输,英军就停顿下来。3月6日,先期刚达同古的戴安澜在与印缅军第一师师长史考特(Scott)会见时,戴安澜询以敌情及敌之战法,对方的回答是不明了,不知道。

戴感到今后在缅对日的战斗,非由中国军队负起全责不可。在以后的几天里,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到同古,戴安澜陪同他考察同古城的防务,并与英军的联络官马丁共同商讨联合作战事宜。

但是英军在得知仰光失守后,于3月17日下午即向戴安澜通报,该师于当夜撤出同古。这时一切布置尚未完成,攻守大计,尚未决定,对英军撤出的做法,戴安澜毫无准备,感到十分困难,但他仍然沉着布置,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远征军总部命令二○○师死守孤城同古,而援军尚在一千公里以外,为了恪尽职责,戴安澜准备战死同古,并写下遗书,在给妻子王荷馨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同时,他又指示所属各部: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营各级亦是如此。全师上下,虽面临日寇的围攻,但在师长的带领和鼓舞下同仇敌忾,斗志旺盛,从3月18日至3月29日,打退日寇无数次的进攻。

在同古之役中,日军想方设法要打破中国军队的防守,除正面强攻、空中轰炸而外,他们将在中国作战时俘虏的中国士兵送到台湾训练后,驱赶到缅甸作战的战场,冲锋时让这些军俘在前,并高呼:“枪口向上,莫打自己人”,妄想以此来动摇中国军队的阵地。

在这些军俘中还有在昆仑关战役中被俘的五九八团士兵,日军让他们化装后到同古城内,刺探军情,被戴安澜发现逮捕,将他们一网打尽,粉碎了日军的种种阴谋。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日寇采取了惨无人道违反日内瓦公约的卑鄙手段,向守城的中国军防施放毒气弹,但这一切都未能动摇二○○师全体将士的阵地。

3月28日夜,日军以步骑炮兵偷袭二○○师在色当河东岸的指挥所,戴安澜立即组织指挥所全部人员抗击,他亲手握轻机枪在色当河东岸岸边向渡河偷袭的日军扫射,战斗至为激烈。

五九九团、五九八团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派部队支援,经过一夜鏖战,将日军击退。十天的战斗,敌五十五师团日寇被远征军消灭五千多人,中国军队仅损失一千多人。

但援军迟迟不到,而弹药也将消耗殆尽,此时,日军第五十六师团正赶往同古,在此情况下,二○○师不得不撤出同古。戴安澜在3月22日至4月1日合记的日记中写道:“三十日到达卡温江,三十一日到达三街衙,一日仍在三街衙收容,堂堂之同古战役遂告结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