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竹石图介绍

2017-08-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郑板桥竹石图介绍郑板桥是清朝时侯的著名画家,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和其余几人的画作一起被称之为扬州画风.他的一生品质高洁,极为的喜爱画竹,代表作有在他晚年时候所作的<竹石图>.郑板桥作品·<竹石图>郑板桥竹石图如今被收藏于深圳的博物馆之中,画作一铺开向人们展现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只见画面之上一丛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翠绿色竹子生长于突兀嶙峋的高强石壁之上,向人们展示着他的顽强与坚韧.在竹石图的右上角题写着一首人们耳闻能详的五言诗,诗的内容为"咬定青山不

郑板桥竹石图介绍

郑板桥是清朝时侯的著名画家,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和其余几人的画作一起被称之为扬州画风。他的一生品质高洁,极为的喜爱画竹,代表作有在他晚年时候所作的《竹石图》。

郑板桥作品·《竹石图》

郑板桥竹石图如今被收藏于深圳的博物馆之中,画作一铺开向人们展现的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只见画面之上一丛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翠绿色竹子生长于突兀嶙峋的高强石壁之上,向人们展示着他的顽强与坚韧。在竹石图的右上角题写着一首人们耳闻能详的五言诗,诗的内容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可以说这样的一首诗再加上画作上的一丛竹,两者之间浑然的搭配,让画作有了不一样的气势。,在这首诗的后面还有着关于郑板桥的署名以及他的印章。从这些署名和印章我们可以知道这幅流传已久的作品是郑板桥在晚年的时候所画的。如今藏于深圳博物馆的这幅精品画作是出自与多年以前已经离开人世的有书画收藏爱好的商承祚老先生的捐赠,在经过权威的检测鉴定之后,认定为珍品佳作。在后来的时候这幅画作还被多位书画大家观摩,品论。

通过郑板桥竹石图我们即可看出他的坚贞傲骨,对于生活中困难的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可以说,虽然郑板桥先生画的是竹,但是他更注重的是竹子所代表的精神,不屈不挠,坚强不屈。

郑板桥的作品介绍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的一个,是有名的大文学家,并且他的文学成就是八怪之中最高的一个。他的一生作品丰富,在世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竹兰图》、《竹石图》、《清光留照图》等诸多的精品佳作都是出自郑板桥之手。并且郑板桥作品大多都是被收集在他的《板桥文集》里面。

郑板桥作品·《竹石图》

在诗歌方面,郑板桥作品有《咏雪》,这是一首使用数字而作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这首诗的流传程度极为的广泛。还记得在儿时这是一首步入学堂必学的古诗,整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首诗是郑板桥在看到美好的雪景之后有感而写,他的目的是赞叹雪景的美以及雪花的多和白。

在画作之上,郑板桥作品有《竹石图》、《竹兰图》等。《竹石图》是郑板桥在晚年的时候所作的,这幅图的主体是竹。很多人都知道,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与波折,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是让他更加的顽强。在《竹石图》中就展现着郑板桥这样的精神,一丛翠竹生于陡石峭壁之中,顽强的生长,并没有因环境的恶劣而沉败,反而是迎风而上,展现着一副生机勃勃。

除了以上的这些,郑板桥作品还有许多,都被收录在他的《板桥全集》里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郑板桥为什么会流传后世。

郑板桥吟诗赶小偷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名文人,自然是对偷鸡摸狗的事容不得,但是郑板桥吟诗赶小偷怎么一回事呢?

郑板桥吟诗赶小偷

民间说郑板桥由于开仓济民的得罪了上级,于是称病辞官回家了。在他辞官回家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是随身带着一条黄狗,一盆兰花。在一个夜晚,天气非常冷,月黑风高,还下着大雨,郑板桥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正好这时有小偷光顾家中。郑板桥想道:如果自己高声呼喊,万一小偷跟自己动手,恐怕自己无力对付。但是小偷都进家门了。假装睡着了,任凭他在自己家中肆意妄为,随便拿取,又很不甘心。于是他略一思考,翻了个身面朝里,低头闷声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这个时候,小偷已接近床边,听到这声音暗自吃惊。接着又听到:“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这下小偷心想:都这样了,不偷也罢。于是小偷转身出门,又听到里面传来声音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心里寻思着既然有恶犬,为何不翻墙而出。正准备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仔细一看,墙头果然有兰花一盆,于是他细心避开,脚刚落地,又听到里面说:“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

从郑板桥吟诗赶走小偷就能看出他首先来说为官很清廉,只带了一只狗,一盆花离开。人也很大度,遭遇小偷还提醒他屋外有狗。聪慧有智谋,有才华,出口成诗,这就是郑板桥吟诗赶小偷的故事。

清代画家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所以人称板桥先生。郑燮祖籍苏州,1736年进士。在郑板桥做官前后,他都是居住在扬州,以书画为生。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被后人世称“三绝”。他也是清代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那么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

郑板桥诗画

其实,从经历来看,郑板桥的童年算是坎坷的了。本来父亲给他取名燮,字克柔,是希望他一生和和顺顺。结果不料郑板桥三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还好有一位爱他的后母,但对他最好的却是他的乳母费氏,就是这一份伟大的母爱对他的人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在人物性格上,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呢?在很多历史资料中说板桥是一位怪人,不仅因为其身为“扬州八怪”之一,还因为他的画画的怪、文章写的怪、性情怪、行为怪。在他的“怪”中,含有几分幽默,又有几分真诚,同时板桥又颇有骂名。其实板桥为官时,深受百姓爱戴,因为他心系百姓,一身清廉,两袖清风。在早期时,板桥喜欢放言高论,品评人物,很多人认为他“狂傲”,但其实他是一个清廉洒脱,不媚权贵的人。也许是因为他的怪,他的一身正气,难免会有骂名。和许多文人一样,板桥随性而为,不拘小节,洒脱正直又坦率。

郑板桥原名是什么

郑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在1765年去世。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 ),燮在古代是协调、调和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为成熟。这个名字可能是家人希望郑板桥的出生能协调天地,或者期望粮食成熟。

郑板桥画照

郑板桥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前期卖画为生,中期为官,后期还是靠卖字画为生。板桥是他的号,是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人。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

郑板桥为官非常注重百姓,对百姓的疾苦非常关心,所以他为官不为财,不为利,只是踏踏实实的为老板姓办事,调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这也印证了郑板桥原名郑燮的含义。

郑板桥在为官上并不热衷,但是他为官绝对清廉自守。而为郑板桥带来巨大名声的,不是他作为清官,而是他作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就。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书画作品非常受人们的欢迎,经常有人上门求字求画,尤其是在他晚年更是如此,那时候郑板桥已经声名远播,所以找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郑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有自己的品格,并非常欣赏竹子的品格,他也经常用此来激励自己或展现自己的精神,因此在他的画作中竹子也成为最常出现的植物。郑燮还是一位有名的怪人,是当时的扬州八怪之一,但是他虽然性格怪异,却不能掩饰他的正直,所以才深受百姓的爱戴。

郑板桥如何爱子

郑板桥爱子说的是他疼爱他晚年才德的儿子小宝。郑板桥五十二岁的时候才有儿子,取名叫做小宝,就是像他的宝贝一样,他很喜欢小宝,但是没有过度溺爱他,而是好好地教育他,教他做人的道理。

郑板桥爱子图

郑板桥在外地做官,不方便带上小宝,就把小宝留在弟弟郑墨那里,由弟弟代为照顾,郑墨知道小宝对于哥哥意义非凡,就对小宝很好,小宝有时候会欺负附近的小孩,还称自己的父亲是大官。后来郑板桥知道这件事情,连忙写信给郑墨,说的是我不惑之年才得到小宝这个孩子,我很爱他,但是爱比教育更重要,意思就是请弟弟严加管教,不能放纵他。

后来小宝带在郑板桥身边亲自抚养,有年正好闹饥荒,家家都没有多余的粮食,小宝一直嚷着饿,小宝的妈妈就把一家人省下来的玉米窝头给了他,小宝很高兴拿在手里,还没来得及吃,在门口的时候看到有个小女孩也是饿得不行,看见他手里的窝头就两眼发光,小宝想都没想就把手里的窝头分些给她,郑板桥正好看到这一幕,非常高兴,表扬了小宝。

郑板桥临终的时候,叫小宝到床前,让小宝去做一个馒头给自己,等小宝做好馒头回来,他已经去世了。小宝放声大哭,突然看到父亲为他留下的字条,上面写的是做事的时候不要怕流汗,吃东西要吃自己的才能心安,自己的事情靠自己,靠天靠地靠其他人帮忙,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郑板桥爱子并不是一味的溺爱,他在宠爱和教育之间把握的非常好,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明智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