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刘国本 [财富精英]走向世界的“骆驼” ——访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公司董事长刘国本(图)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湖北日报记者杨伟鸣 实习生熊星星 通讯员卢晓燕 李小波 付少辉面对未来,刘国本充满信心.通讯员付少辉摄一个当初只有19万元启动资金的街道小厂,在23年的时间里不

湖北日报记者杨伟鸣 实习生熊星星 通讯员卢晓燕 李小波 付少辉

面对未来,刘国本充满信心。通讯员付少辉摄

一个当初只有19万元启动资金的街道小厂,在23年的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产品不仅走出了湖北,还跨过了国界,走向了世界,成为我国第二大汽车蓄电池生产基地。

这家企业就是名满全国的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掌门人就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刘国本。

当记者正惊叹“骆驼”的快速发展时,刘国本却感叹道:“我们发展还是慢了。”

追求五项权力,推进企业机制创新

“骆驼”的前身是1980年创办于谷城县石花镇的一个乡镇集体企业。创业之初,骆驼人充分利用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经过艰苦奋斗,在10年间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

可是,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骆驼”作为乡镇企业的机制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1989年到1992年,“骆驼”在3年时间里陷入了一个停滞期。

现在看来很平常的企业自主决策、经营、分配、用工、机构设置这五项权力,当时对于“骆驼”来说,还是“镜花水月”。

企业如果再不改革,最后只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颇具远见的刘国本开始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机制创新。

1993年,“骆驼”实行“股份合作制”。

1994年,“骆驼”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骆驼”实施“集体买断经营权”的改革举措,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1999年,“骆驼”又实行了“动态股权制”改革。全年分配岗位股430万股,吸纳员工股200多万股。

2001年,以刘国本为首的一批关键人一举买断公司70%的产权,公司集体股权全部落实到自然人身上,集体股从此退出企业,“骆驼”完全实现了“民有民营”。

尽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不服输的刘国本硬是一步一步挺过来了。尽管到目前也许没有完全实现这“五项自主”,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已在“骆驼”初步建立起来。

求贤若渴,激发人才活力

企业竞争、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骆驼”诞生于偏僻的乡镇,因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吸引人才难度很大。

创业伊始,刘国本就多方寻才。尽管多次碰壁,他仍不气馁。凭着他的执着和诚意,先后引进了一些离退休专家。

1997年,刘国本斥资400万元,建起“人才楼”,为引进的人才免费提供两室一厅的套房。

2000年,刘国本提议专门设立了377万股的“人才激励股”,对引进的高级人才每人配送5万股,本科生每人配送3万股,专科生每人配送1万股。

目前,“骆驼”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大学生。公司拥有86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就有9名。

优厚的条件,加上刘国本重用人才、厚待人才,给员工创造了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骆驼”也受益匪浅。目前,“骆驼”的新产品中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刘国本说,人才就是“骆驼”走向世界的底气。

三次美国之行,催生全新企业文化

要将“骆驼”打造成为世界级蓄电池生产厂家,刘国本认为先进的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提出了“企业为我、我为企业、永远思考、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

在过去的企业发展中,他认为这种企业文化功不可没。正是它,把企业与职工紧密地联系起来。

可三次美国之行,却改变了刘国本的许多想法,也催生了全新的企业文化。

1993年,他首次到美国,站在别人的生产线前,他感到美国人的技术的确领先不少。

1995年,第二次赴美。他感受到老美管理的先进,整个厂没有一个闲人,人少效率高。骆驼公司由4个小伙子干的活,在这里只用一个姑娘干就行了。

1998年,他第三次赴美,又有全新的感受。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可工人们仍然是一丝不苟地工作,将机器刷洗干净。这一幕,深深地定格在刘国本的脑海里。他想,这些工人并不是干给谁看的,这是他们的自觉行为。只要努力干事,肯定是有回报的。

回国后,刘国本不停地思索,最后提出了全新的“骆驼”企业文化:“做事认真、老实本分、永远思考、不断创新”。而这恰好是骆驼昂首阔步、奋力前行、不知疲倦的形象写照。

在公司的显要位置,刘国本竖起了一座巨大的骆驼雕塑。他要让全体“骆驼”人在“骆驼”精神的指引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