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与小凤仙的照片 蔡锷与侠妓小凤仙的真实照片

2017-1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关小凤仙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她出生自浙江钱塘;15岁便名震京师,成为名妓;与蔡锷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掩护蔡锷逃出北京;出卖字画捐资欢迎北伐军;结识梅兰芳以及最

有关小凤仙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她出生自浙江钱塘;15岁便名震京师,成为名妓;与蔡锷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掩护蔡锷逃出北京;出卖字画捐资欢迎北伐军;结识梅兰芳以及最终病逝沈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小凤仙堪为当今“小姐”之楷模!

小凤仙(1900年8月-1976年),原名朱筱凤,母亲是偏房。一位姓张的奶妈抚养她,所以她后来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

1911年,武昌起义后张奶妈带她逃往上海,因衣食无着就将她暂时押给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以卖唱为生,取艺名“小凤仙”。

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革命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同年,小凤仙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北京,后被卖到北京八大胡同“陕西巷云吉班”,“流寓袁哑,堕入妓籍,隶属陕西巷云和班,相貌乏过中姿”“粗通翰墨,喜缀歌词,又生成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

以其才貌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名妓。逢场摆酒现开销,浪掷金钱媚阿娇;欲壑难填跳槽口,情天易补割靴腰。

茶围欲为梳妆打,竹杠多为借补敲;伙计持来红纸片,是谁催出过班条。

1915年,前任云南都督蔡锷将军被袁世凯羁留于北京,居高位,实闲职,并遭受种种监视,为避袁世凯耳目,故作韬晦之计,常到八大胡同妓院走动,在“云吉班”结识了小凤仙。英雄美人,十分恩爱,成为知音。蔡将军知道了小凤仙的身世后,十分同情。

一次,张奶妈从江西来到北京,找到胡老板与小凤仙。蔡锷出钱替小凤仙赎了身。小凤仙回到奶妈身边,仍在云吉班做生意,并与蔡锷感情更深。蔡教她识字看书,并常给她讲些《三国》、《水浒》的故事与做人、为政的道理,后来也给她透露些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事情,使小凤仙的思想认识大为提高。

1915年(民国四年)11月中旬,在袁世凯称帝前夕,小凤仙遂选择了“云吉班”中有人摆酒做生日的一天,安排蔡锷在房中饮酒,并把窗纱去掉,拉开窗帘,使监视蔡锷的人可洞观室内。大衣皮帽也挂在衣架上。待到开向天津的火车将要启程,蔡氏不取衣帽,假装去洗手间,趁院中人多杂乱之际,离开“云吉班”,直奔火车站。

此时,仆人把窗帘放下,监视蔡氏的人以为他如厕即会归来,也看不见室内情况,并未介意。蔡锷到火车站后,立即用其老师梁启超事先命人代购的火车票,登车到天津住进日本医院。此后,蔡锷龙归沧海,终于在云南举起反袁义旗。随着护国讨袁斗争的胜利发展,小凤仙的“侠妓”名声也传遍了全国。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

1916年11月8日,蔡锷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消息传到北京,小凤仙悲痛欲绝。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特地请大名士易宗夔代撰了一副挽联送去致祭。这是中国近代的一副名联。其词如下: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

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据说,当北京官方与民间各界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穿蓝布大褂,亲自前往致哀。当她随民众步入灵堂向蔡锷遗像鞠躬时,被北京大学堂的学生发现。小凤仙察觉后随即快步走出中央公园,学生们追踪寻访,竟不可得。此后,小凤仙遂从八大胡同消失,隐姓埋名,无影无踪……

小凤仙自蔡锷将军去世后,遂离开八大胡同,隐姓更名。她先嫁给东北军的一位师长,从北京移居沈阳。后来可能是那位师长死了,她遂改嫁给一位姓陈的厨师,住家于沈阳市皇姑区寿泉街三胡同的一座平房里。因为她丈夫姓陈,四周邻居们都称她“陈娘”,但对她不平凡的身世一无所知。

人们看到陈娘长得很漂亮,白皮肤,大眼睛,瓜子脸,个头儿至少在1.6米以上,依稀可见她年轻时沉鱼落雁般美丽的姿容。至于她的实际年龄,她本人从不提及,长相又很年轻,无人能猜得准。她没有工作,靠丈夫的收入养家度日,生活很是拮据。

两口子没有子女。她居住的房间是狭小的北厢房,室内面积只有10平方米左右。但室内几乎没有家具,因而并不显得十分拥挤。家里唯一像点样的摆设,就是那只天天上弦的小闹钟。陈娘也没有什么讲究的穿戴,只是平平常常的衣服,但洗得干干净净,穿起来显得与众不同。她的惟一爱好就是喝酒,几乎每餐都要饮两盅白酒,饮得很慢很慢。她的最大乐趣,就是去听戏,听得有滋有味,如醉如痴……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沈阳。这年小凤仙已48岁,她的丈夫在东北人民政府的总务处工作——厨师。小凤仙先是进一家被服厂做工,以后到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出收部一位叫张建中的人家做保姆。生活仍较拮据。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正在进行中,已经成为京剧艺术大师的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小凤仙给梅兰芳写信——“梅先生,若寓沈阳很久,如有通信地址,望企百忙中公余之暇,来信一告。我现在东北统计局出收部张建中处做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是为至盼。”

而此前,小凤仙与梅兰芳的相识也不过是神交而已。据说,1926年秋,年轻的梅兰芳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地摊上买了一幅有题字“出于污泥而不染,绿叶碧水映红斑”的《水墨荷花》画,卖画的摊主是一位年约30岁的俊秀女人,据说此人就是小凤仙。梅兰芳虽然买了她的画,却不认得其人。

数日后,梅兰芳与一位戏曲教练观画时发现此画署名“凤仙”后,颇为感叹,他详细询问梅兰芳见到的那位女摊主的年龄、相貌,认为这幅字画很可能就出自小凤仙之手。于是,第二天梅兰芳便和钟教练一起去买字画的地方寻访小凤仙,可惜一连几日未见。不久后有报纸说“小凤仙出卖字画捐资欢迎北伐军……”梅兰芳看后,更是敬佩不已。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

梅兰芳及夫人与小凤仙一见如故,半生坎坷而又长期埋名匿迹的小凤仙说了自己幼年的不幸家世和沦落青楼为妓的悲惨境遇,梅夫人不禁潸然垂泪。

小凤仙应梅兰芳恳请,讲述了她当年在北京结识蔡锷将军并掩护他从天津脱险的经过,叙述了自己离别蔡锷后的婚姻波折。望着小凤仙,梅兰芳忍不住潸然泪下:“我今天才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相见恨晚!”。告别时,梅兰芳知道小凤仙生活困难,就安慰她说:“关于你的生活,我跟交际处商量一下,人民政府一定会照顾你的。”当天,梅宴请了小凤仙,离别时还送给她一笔钱。

梅兰芳把小凤仙托他解决生活问题的事,托付给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李桂森处长,经李桂森处长介绍,小凤仙被分配到一家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于1951年6月23日正式上班工作。为此,她十分高兴,于6月28日特地写信给梅兰芳表示感谢。

信中写道:“别后转眼之间两月多。当梅先生启程时,捧读大札,即按所指去李处长处请示,以梅先生之帮助,现已蒙李处长之介绍,在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于星期一(二十三)正式上班。我的前途光明是梅先生之援助,始有今天。决依领导指示,遵守工作,以报答大恩……”

1951年6月28日,梅兰芳接到信后,再未与小凤仙联系,并遵小凤仙嘱,对其身世与行踪守口如瓶,仅将此事告知其秘书许姬传与近代史专家荣孟源。数年以后,荣孟源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分子”,梅兰芳则在1961年病故……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大陆正处在“文革”动乱之中,小凤仙已是70多岁了,丈夫已死,孤苦伶仃。她曾被好心的邻居、沈阳低压开关厂女工刘长青接到家中住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她心情开朗,常常眉开眼笑。只是有一次,她听到收音机里播放戏曲,内容是当年蔡锷与小凤仙的往事,她面容痛楚,泣涕涟涟。

刘长青见状,急忙握住她的手,细问缘由。在一声声关切的询问之下,这位被称作“陈娘”的慈祥老人才情不自禁地口吐真言:“那戏中之人就是我!”她向刘长青讲了自己的身世,并再三叮咛,千万不可外传。

1976年,小凤仙终于走完了自己曲折的人生道路,以76岁之龄病故。她是栽倒在自家平房旁的公共厕所里,是突发性的脑溢血。人们把她抬进医院急诊室,抢救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