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纲揭秘西游记 李安纲:《西游记》的真谛(一)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古人在写小说和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到底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玩"."滑稽" 呢?还是要"文以载道"?因为古人的文学传统就是"文以载道".

中国古人在写小说和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到底是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玩”、“滑稽” 呢?还是要“文以载道”?因为古人的文学传统就是“文以载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所以一定有其“志”和“道”。

通过我们的研究,元明清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每一部都有自己所承载的“道”,而这个“道”往往是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家们很少涉及的。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甚至化身为作者,然后才能弄懂作者到底懂什么,想表达什么,有什么阅历,对于文化知道多少,体验多深,境界多高,

明白了这一点,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会跟作者有亲近的感觉,受益也自多多。几十年来,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我的导师们,包括高健、罗元贞、靳极苍、姚奠中、程千帆、卞孝萱、霍松林、李德顺等先生,都一再强调我们要读好一部书。

这部书应该怎么读呢?先不要挑人的糟粕,不要戴着眼镜去看书。因为现在人读书,包括专家读书,都有一个特点或者毛病,就是先挑人的毛病,叫做“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老抱着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居高临下的气势,怎么可能进入作者给我们塑造出来的美妙境界,与之发生共鸣和震撼呢?这本身就与作品造成了隔膜,使我们的学者与传统割裂。

那么,《西游记》这部名著应该如何去读呢?美猴王的传说,流传在古今中外;《西游记》的故事,感染着男女老少。正因为其中的美妙无穷,所以吸引了古今中外的数以千万计的男女老少。正是人们的喜欢,使得众多的学者参与其情节与形象的加工与创造,后出转精,日臻完善。

“诗无达诂”,“形象大于思维”。有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孙悟空。不同的读者,心中的《西游记》自然也各不相同。这就是《西游记》的魅力,也是美猴王形象的审美意义所在。究其根源,是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可以自由填补的想象空间,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

尽管读者或者文学批评家们可以演绎出千万个版本的《西游记》、亿万个模式的孙悟空,但无论如何,在最后写定者的眼里,只有一个孙悟空,只有一个《西游记》。

可赞叹的,是《西游记》近乎完美的宇宙、人生、生命的运行模式;可遗憾的,是读者的心中的形象远远小于了作者的思维。作为文学批评家,我们有责任去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感受程度,真正领悟《西游记》这部千古名著所带给我们的审美妙乐。

奇怪的 是,在上个世纪初,就有那么一批人,自己得益于传统文化,得益于汉字、汉语、汉文化,成了名、立了业,却就是要让别人毁汉字、汉语、汉文化。这就使人想起过去的帝王,自己靠着谶纬之术得了天下,却害怕别人也用谶纬之术得天下,所以上台之后一定先要消灭术士。

无独有偶,这些后人嘴里嚷着革命、笔下拆毁长城,却不是让天下人成为精神贵族和具有高尚觉悟的人,而是要人成为没有文化、不识汉字、不懂汉语、成不了名、立不了业的痞子和流氓。如此一来,他们作为文化贵族和文学大师的地位便稳如泰山,而广大的读者只能对他们顶礼膜拜、百般供养。

风气之下,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其余都被焚之一炬。实在被抹不掉的,便加以改头换面,肆意扭曲,《西游记》便在此列。它的一切美妙,都被淡化和丑化;所有与儒、道、佛、易、医、金丹大道、生命学问有关的人生智慧,都被阉割殆尽,只剩下了一个“滑稽”、“幽默”、 “好玩”而已。

他们不允许中国有一部旷世绝伦的文化载体,因为只有外国洋人那里才有辉煌的文明。中国人的眼中已经没有“圣人”和《圣经》了,提到“圣人” 便不再是孔子,而成了西方的耶稣;提到圣经则不再是《论语》,而成了基督教的“Bible”。西方八国联军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文明,但却几乎毁在了那些自称是大师且数典欺祖、忘祖的人的手里!

时至廿一世纪,文化正待复兴。四大名著之中,《西游记》被歪曲得最利害,说明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完整,所以最需要整理、挖掘、研究,从而使广大读者真正感受到小说所给我们带来的,远过于所谓的“滑稽”、“好玩”的审美体验。

首先,我们不同意通常的说法,认为“传统”就是过去,一提起“传统文化”,人们总是将其与落后联系在一起。其实,根据造词法,“传统”应该是动宾结构的 名词,“传”是动词, “统”则是名词。一个独立的事物是不能够称为“统”的,从空间上说,不同的部分如东西南北中被总合在一起,就是“统”;从时间上说,不同的阶段如过去、现 在和未来被整合在一起,就是“统”。

也就是说,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传”的过程而形成了一个“统”,“统” 是割不断的。

一个宗族或者国家的传统,一定是包含着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当一个“统” 被终结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宗族或者国家灭亡的日子。谁把“传统”只定义为过去,其实就是想消灭这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现在和未来。

《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自然属于中华民族,也包括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总结、抽象了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传统,将其演绎开拓,为华夏民族后代的生存和壮大指明了一条大道。

吴承恩绝对不是《西游记》作者

在学术上没有是与不是,没有准不准。只准你说是,不准我说不是,这是不可能的。学说与学科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各种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前提下,才会造就学科的繁荣昌盛。

吴承恩绝对不是《西游记》作者的理由有五个方面,同时要说他是作者也必须先解决这五个问题。

第一点,从《西游记》诞生,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作者的署名一直是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截至目前,道门之中仍然奉丘真人为作者,绝不承认吴承恩。只是到了鲁迅、胡适的手上,才将吴承恩的名字标了上去。而把吴承恩拉上去惟一的一条所谓证据,就是《淮安府志·淮贤文目》的一条记载:

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囗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这里明明讲的是“淮贤文目”,即淮安贤人文章的目录。《射阳集》是个诗、文集子,自可列入“文目”之下;《春秋列传序》是一篇几百字的序言,而且收在《射阳集》第二卷第一篇;那么紧列其后的《西游记》会是什么性质的呢?三岁小孩也应该知道那是一篇文章啊!怎么能够看成是一部洋洋八十万言的百回本小说呢?

什么时候你能把《淮安府志》的这条记载由《淮贤文目》下挪到同书的《淮人书目》下,那就可以算做是铁证了。因此,作为一个大学者和一言九鼎的文化大师,鲁、胡二氏这样做,对吴承恩的故乡或者“花果山”确实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对于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却是失之草 率,甚且“别有用心”!

二十年来,我一直不明白鲁迅、胡适为什么执著地要让吴承恩做《西游记》小说的作者,近两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时代的潮流就是消灭传统文化!钱玄同1918年4月在给陈独秀的信《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发表为《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说:

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 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陈独秀在《答书》中说道:

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胡适在《跋语》中说道:

独秀先生主张“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的办法,我极赞成。

鲁迅先生则在《关于新文字的答问》一文中提出: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瞿秋白则提出“汉字落后论”,痛骂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瞿秋白文集》二,第690页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前,《西游记》一直是证道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却被鲁迅、胡适等人给它彻底打翻,说它只是幽默、滑稽、好玩而已。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非要拿出一个不懂道教、佛学,只会幽默、滑稽、开玩笑的吴承恩来做作者呢?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把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全部打倒,硬把中国人的心灵史、文化史、思想史贬得狗屁不如,毫无价值,成为只有儿童能够读的童话、神话、儿童读物。

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废孔学、灭道教并且消灭汉字。

这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要把吴承恩定做《西游记》的作者,必须解决“文目”与“书目”的问题,否则必须把吴承恩从《西游记》的作者地位拉下来。

第二个问题,让吴承恩做《西游记》小说的作者,合不合他自己的意愿。他写过一篇《禹鼎志序》,说自己:

余幼年即好奇闻。……迨于既壮,旁求曲致,几贮满胸中矣。尝爱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摹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懒未暇也。转懒转忘,胸中之贮者消尽。独此十数事,磊块尚存;日与懒战,幸而胜焉。于是,吾书始成。因窃自笑,斯盖怪求余,非余求怪也。

他所搜集的“奇闻”,是与牛僧孺的《玄怪录》、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相类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且想写这么一部书,即《禹鼎志》,而不是如百回本《西游记》一样的白话小说。即使如此,十几则故事也不过万把字,却让他绞尽脑汁,“日与懒战”,说是“怪求余”,而不是自己的创作。

这足以说明他自己都没有说写 过《西游记》小说,而我们却非要逼着他说: “你就是写过《西游记》,谁说你没有写过《西游记》呢?”我们如果尊重吴承恩先生的意愿,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第三个问题,是“杂记”。鲁迅、胡适之所以认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淮安府志·近代文苑》上说:

吴承恩,……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淮安当地人吴玉搢、阮葵生以及鲁迅、胡适等,都认为《西游记》即“杂记”之一。《西游记》洋洋八十万言,却成了“杂记”之一,那么“杂记”之二、之三、 之四又是什么呢?《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吗?所谓“杂记”,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记载了三五百字的鬼怪故事《禹鼎志》,一个就是一种。

“杂记”到底是什么?刘知几的《史通·杂述》早有定义:

史氏流别,其流十焉。……八曰杂记,祖台之《志怪》、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刘敬叔《异苑》,此之谓杂记者也。

这才是“杂记”。鲁迅先生这么大的学者,连“杂记”的定义都搞不懂,是不可思议的,除非他别有用心。

第四个问题,就是有人一再强调吴承恩是“八公之徒”。明代最早关于《西游记》作者的记载,是陈元之的《西游记序》:

若必以庄雅之言求之,则几乎遗《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

这里提出三个推测,其实是一个出处。“天潢”即“天皇”,“何侯王”即某位侯王,“国” 即领地;“八公之徒”,即如淮南王刘安的八位神仙老师;“出王自制”,即这位王爷自己所创作。吴承恩与“王爷”是无分了,但是不是“八公之徒”呢?

淮南王刘安善养士,好儒学方术。据葛洪《神仙传》载:有八公诣门,皆须眉皓齿,门吏白王,八公皆变为童子。王迎,烧百和香,八童子复为老人,授王丹经。药成,雷被、伍被共诬安谋反。八公谓安曰:“可以去矣。”安登山,白日升天。人传,去时余药器,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也。尤其是这“八公”的本领,《太平广记》卷八《刘安》条引《神仙传》有详细记载:

吾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招致蛟龙,使役鬼神;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隐蔽六军,白日为暝;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禽兽草木,万物立成,移山驻流,行宫易室;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飞腾流珠,乘云驾龙,浮于太清之上。

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就有“八公捣炼,淮南调和”的说法,王充的《论衡·道虚篇》就讲过《八 公之传》的书。请问与这“八公”的神通相比,吴承恩能够配上哪一条呢?要想让吴承恩合乎这“八公之徒”的名称,除非把他说成神仙。可持论者却都要首先否定作者的神仙、道士身分,即使如他们说的吴承恩曾经做过“荆府纪善”的官职,那也只是王子的一个儒学老师,怎么能够配上王师、神仙身分的“八公”称号呢?

以上四个问题解决不了,吴承恩作《西游记》就不成立。当然,我也希望吴承恩是作者,希望肯定派们能够找出证据来说服我,说服我们大家,说服吴承恩自己。

“美猴王”的出处在《易经·坤文言》

“美猴王”的出身,不是胡适主张的印度哈努曼,不是鲁迅主张的中国巫枝祁,也是哈努曼,也是巫枝祁,更在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坤文言》中的六句话: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尤其是“美在其中”四字。这位石猴进入水帘洞中,遂把“石”字儿隐去了,称做“美猴王”。“水帘洞”为心洞,为心为中;石猴为阳为“一”,因为“大圣” 就是“一”,可他没有弟弟。杨二郎被称作“二”,但却没有哥哥。

杨二郎的部下是“梅山六弟”、“一千二百草头神”,这“杨”、“梅”、“草头”全是生火放 炮之物,意在完成丹道修炼中的“火逼金行”、“金丹入顶”,所以才叫做“二郎显圣真君”,“显”的是孙悟空这个“大圣”。大圣是一~为阳,二郎是二为阴, 这《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果然孙悟空与杨二郎打仗的时候,道祖太上老君就出现了,代表道的“太极圈”就会滴溜溜打中孙悟空的天灵盖,正是 惟宽禅师说的:

劝君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可见,《西游记》中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有来历和出处。

当“一”进入“中”字,就成了“申”,在十二生肖中配猴。于是,“美在其中”便成了 “美猴”。至于“王”字,则出自《礼记·礼运篇》的“王中心无为也”。当大众都在抢夺石碗、石桌、石凳的时候,他却“端坐”无为,正是《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安神祖窍翕聚先天》说的:

夫曰“王中心”者,盖以一点之仁,主此心中之“中”,而命之曰“王”,所谓“天君” 者是也。

拙文《美猴王探源》已经揭示了这一点,转载在《新华文摘》1993年第3期上,《西游记奥义书·美猴王的家世》也讲清楚了。

孙悟空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

《西游记》写“心猿牢拴”、“意马收缰”、“金蝉脱壳”三句话,孙悟空是“心猿”,二字在小说中出现过33次。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有首诗赞美“美猴王”: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拴莫外寻。

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说得很清楚了,孙悟空就是心,就是你我众生的心。

既然是心,自然会有心理活动,那就是七十二般变化。七十二般变化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楞严经》谓人的“心相”有六十种,最后一种是“猿猴心”;道教经典《云笈七签·混元皇帝圣纪》云:

一念法身,七十二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三界特尊。

说明法身也是七十二相,七十二种心理特点。

心理活动就会形成念头,筋斗云就是念头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而东土西天也是十万八千里。唐僧要走十四年,孙悟空却是一个念头即到。可见,一念善就在天堂,一念恶就堕地狱;一念迷即在东土,一念觉即登极乐。六祖慧能《法宝坛经·决疑品》: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十直,到如弹指,便亲弥陀。

可见,十万八千乃是你我心中的十恶八邪,所以孙悟空一路消灭之妖魔鬼怪都是我们心中的私心杂念。佛魔之间,也是一念,所以在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服熊罴怪》中:

尔时菩萨乃以广大慈悲,无边法力,亿万化身,以心会意,以意会身,恍惚之间,变作凌虚仙子。……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

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行者心下顿悟,转身却就变做一粒仙丹。

可见,佛魔仅仅是一念之间。这么简单。这是他的第二大本领。

还有第三大法宝,就是他的那根“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什么是“如意”呢?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小之则如绣花之针,藏纳于耳,大小随心,变化如意呢?那是“元气”,所以《孟子·公孙丑上》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弥纶于宇宙之内。

之所以要“一万三千五百 斤”,是因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诸真圣胎神用诀·海蟾真人胎息诀》云:“凡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常常口鼻中泄 了真气。”为了不让真气泄露,两头才用金箍将其箍起。这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就代表的是元气的流布。

由此可见,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是心理活动,十万八千里筋斗云是意念跳跃,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既是心灵主张,又是元气流布。这心、意、气三者完美的结合,便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是《西游记》作者对人类心灵学史、文化学史、人类学史、意识学史、思想史的最大贡献。

截至目前,世界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还没有一个人、一个学派能够把人类的心灵意识提高到心、意、气三者圆融的高度来认识。很有可能,这将是人类认识自身、自心的一大突破。其意义的确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