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玲和郑裕彤 郑裕彤剑指华人新首富 基金称是郑家的东西就敬而远之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1月28日中午,被香港人称为"彤叔"的郑裕彤出现在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周大福") IPO推介会的会场.这家已有65年历史的老牌

11月28日中午,被香港人称为“彤叔”的郑裕彤出现在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周大福”) IPO推介会的会场。这家已有65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将于12月15日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市值最大的华人珠宝零售公司,86岁的郑裕彤也将借此挑战李嘉

诚的香港首富地位。

周大福此次将发行10.5%的新股,集资额最高为220亿港元,其上市后市值预计可达2400亿港元,超过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00001.HK),后者12月2日的市值约为2122亿港元。

郑裕彤的个人财富也将直逼李嘉诚。若周大福以18港元左右的中位数定价,郑裕彤家族的身家将一夜之间暴涨1332亿港元(约合172亿美元),加上旗下另外17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郑裕彤将超越新鸿基郭氏兄弟和恒基兆业老板李兆基,剑指李嘉诚的香港首富交椅。

2011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李嘉诚以240亿美元的身家名列香港第一,比他年长3岁的郑裕彤旗下则拥90亿资产,排香港第四位。

作为助推郑裕彤财富飙升的主力引擎,周大福依托内地的消费市场快速扩张,门店数量和销售额连年攀升,其创富能力明显超过更为偏重基础设施资产的李嘉诚。

今年内地新上榜的富豪中,受惠消费升级的行业领军者最为抢眼,京东商城刘强东、劲霸男装洪肇明等成为财富新贵。富豪榜单的更迭,或可一窥全球产业变迁及中国增长动力转移的趋势。

周大福上市

周大福香港IPO的新股推介会当天,郑裕彤穿着一双黑色休闲鞋,整齐的西装稍显随意。他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我今天很开心,周大福上市算是完成我一个心愿。不过我不舍得卖旧股……”

在香港韬光养晦多年后,郑裕彤终将周大福推向大陆市场。自1998年在内地开设第一家金铺起,周大福以“试水”的心态稳步开新店。郑裕彤看好内地消费市场的爆发,于2003年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次年开始急速扩张,此后每年开设约100家店。

去年第三季度至今年上半年,周大福开新店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内地店铺数由1000家猛增至1417家,相当于每天都有1.5家周大福“诞生”。

周大福上市聘请的Frost & Sul-livan第三方咨询报告中,预计2010至2015年内地珠宝市场消费复合增长率可达38.6%,即不足两年可翻番。而各保荐人给出的周大福盈利预测更为“牛气”,最乐观的瑞银指复合增长可达64%,连预测数字最保守的汇丰也给出了42%的增长估计。

霸菱中国基金高级基金经理方伟昌对本报表示,内地消费,特别是高端消费肯定是长期投资主题,因为消费占GDP总量的比例还太小,增长潜力大,而且中国人储蓄率很高,消费模式肯定会慢慢转变。他认为,现在销售数据那么强劲,没什么需要特别担心的。

推介会上,郑氏爷孙三代异口同声向媒体称上市是为了“加强监管及公司管治”,郑裕彤对“上市是否为分身家”的询问,否定语气极为坚决。

但投资者对此并非全盘买账。一位基金人士向本报表示:“这种体面话只是作秀罢了,它还是很缺钱的。周大福的增长模式是不断地开新店,前期费用和存货激增对现金流造成的压力有目共睹。考虑到未来三年营运资金都是负数,现在是融资的紧要关头,不然一家超级赚钱的现金牛,彤叔怎么会舍得让外人分享?”

周大福的上市,被外界认为是郑裕彤退休前的“全垒打”:借中国概念和奢侈品消费热潮吸引投资者,同时金价飙高助力一推,周大福择此有利时机上市,高价沽售的底气看上去很足。

周大福10月份首次在市场亮相时,曾喊出30倍预测市盈率的“天价”估值,无奈市况不佳,投资者认购反应寥寥,承销团在正式路演时把市盈率降至21倍,集资额亦从45亿美元萎缩至40亿美元,上演了一幕资本市场的“周大福8折促销”。

郑裕彤财技

表面上看,珠宝零售龙头周大福上市受到热捧,但其实对郑家“避而远之”的港股投资者不占少数。

周大福路演前一个月,郑家旗下最早的两家老牌上市公司新世界发展(0017.HK)及新世界中国(0917.HK)宣布以“海啸价”供股(Rights Is-sue),价格较市价低34%,折让幅度之大近年罕有。一位对冲基金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波动的时候还融资156亿,用途是收购现在不被看好的香港地产,这种消息出来投资者第一反应肯定是冲去借股票卖空。”

10月19日消息宣布当日,新世界发展和新世界中国跌幅分别达18%和25%。

事实上,郑家的地产旗舰新世界发展资产净值超过1300亿元,但市值长年在400亿元以下徘徊。其股价一蹶不振的原因,被认为与郑家“管理层折让”不无关系。

据统计,1996年至今新世界发展已供股融资6次,但盈利并无明显起色,股价表现更是令人失望。一位香港基金经理表示,“周大福业务本身其实不错,但郑家是一个很大的折让因素。我接触到的投资者,特别是注重企业管治的欧洲人,都非常反感郑家。有些吃过亏的基金一听是郑家的东西,就敬而远之,有点‘玩不过你,就不和你玩’的味道。”

在周大福高调招股推销的同时,或可把目光投向处在增发困境中的新世界小股东。若把新世界配股集资纳入考虑,便不难看出郑裕彤的精明算盘:左手以三折价格购回新世界土地资产,右手趁消费热潮以逾10倍市账率将价值1元的周大福资产用10元卖给投资者。低买高卖,是生意之道,但若用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财富挪移”,且两招财技相隔仅两个月,对管理层的素养和意图,投资者心里会自有评判。

新旧首富

除中国消费股市吃香外,周大福经营的金饰生意在全球经济动荡下,成为一种另类的投资选择。现已披露的周大福集资用途中,50%的资金将用于原材料采购和新店扩张,可见管理层对黄金等原材料上涨的预期较高。

此次,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较为少见地参与认购新股,且投资周大福金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其投资伙伴罗杰斯(Jim Rogers)向本报表示,不评价索罗斯的投资举动,但强调:“我一直以来都建议大家要持有黄金,我本人也不会卖掉手中的黄金,因为长期来看,其价值会达到2400美元每盎司”。截至昨日收盘,现货金价报1745美元,一年内已累涨30%。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如果不是内地消费能力的近年大幅提高,周大福想必很难高速增长。搭上了内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很大程度上是郑裕彤剑指华人新首富的原因。

无独有偶,今年内地新上榜的富豪中,受惠消费升级的行业最为抢眼,包括服装、零售、珠宝等。其中九牧王的林聪颖、京东商城的刘强东、赫基国际集团的徐宇、劲霸男装的洪肇明、新一佳超市的李彬兰等财富新贵,旗下资产在排行榜上的名次大多有上升,甚至有的上升幅度达100多名。他们的财富路径无一例外地经历,或即将经历连锁扩张、上市集资这两大关键步骤。业界预计明年的富豪榜中会出现更多受益于消费升级的新面孔。

而李嘉诚由砖头、港口、电网和水厂铺建的财富帝国,增长爆发力远不及郑裕彤的中国消费布局。

细数李嘉诚近20年来的产业布局,处处都有他对经济形势判断的烙印。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贸易蓬勃发展,李嘉诚购下英国货柜码头,其后与内地公司合资组盐田港。继1994年买下英国最大的电讯公司Orange后,对英国有情意结的李嘉诚,其后转战公共设施,2004和2005年分别购入剑桥水务公司和英国燃气管道业务,且近年最大手笔的投资,亦是放在了英国发电厂的收购上。

金融海啸后,李嘉诚并没有受到内地“四万亿”大礼包的刺激,反而加速到欧美扩张,除英国外,近年来李嘉诚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及泰国频频出击收购电力项目。时至今日,非洲人打电话、澳洲人用电,甚至英女王每日用水都是李嘉诚的生意。

除地产黄金增长期已过外,公用设施防守性佳,无论经济是否好景,都可以有稳定盈利和现金流。换句话说,李嘉诚的资产已步入成熟期。据福布斯统计,2009年至今年李嘉诚财富分别为162亿、210亿和240亿美元,增速跑输恒生指数。

若论李嘉诚的投资败笔,或归咎于电信业务。对新技术颇有兴趣的李嘉诚,2000年始锐意投资3G市场,但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正比。对此,市场的共识为,若投入3G的逾250亿巨款用于其他项目,李嘉诚现时的身家或可翻倍。如果投资于内地消费,现在首富的位置,怎会堪虞?

李嘉诚旗下资产中,唯一和消费沾上边的,是香港的超市和药房连锁店,对内地消费涉足不深。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其实是中国首个外资零售商,旗下的百佳超市早于1984年即登陆深圳,但27年间百佳扩张步伐极为缓慢,现时全国也不过20余家,且主战场限制在广东省。

香港皇后大道中2号,为李嘉诚的长江集团中心。从周大福第一家金铺出发,步行甚至用不到10分钟。现任华人首富李嘉诚多年来稳扎稳打,鲜少用财技膨胀财富,是否过于保守?明年3月,2012年的福布斯富豪榜应可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