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大卫赏析 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 赏析

2017-10-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伟大的雕刻家.建筑家.画家和诗人.<大卫>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像之一,你知道这尊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伟大的雕刻家、建筑家、画家和诗人。《大卫》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像之一,你知道这尊5米多高的巨型雕像是怎样雕成的吗?

早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有一块百年前传下来的大理石,坚硬巨大,没有人敢动它。曾经有两个雕刻家想尝试在上面雕刻,却都因难度太大,不得不放弃。1501年,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米开朗基罗接受了雕刻这块巨石的任务。在米开朗基罗看来,任何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雕刻家仅仅是去掉石头多余的部分,把真正的形象“引出”。

当时,正是教皇腐败,外族入侵,佛罗伦萨面临崩溃的年代。米开朗基罗心中渴望能有一个英雄出来拯救自己的祖国。于是,《圣经》中大卫的形象渐渐从他脑海里浮现出来。《圣经》中说:大卫还是个牧羊少年的时候,以色列人经常和非利士人交战。

非利士营中巨人哥利亚勇猛无敌,以色列人都很怕他,不敢和他交战。一日,大卫给以色列军中的三个哥哥送饭,恰逢哥利亚骂阵,听到哥利亚口出狂言笑骂不止,大卫气得浑身发抖,坚决要求出去迎战。

歌利亚看到只是一个牧羊少年,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就在歌利亚拿着钢刀恶狠狠地直冲过来的一瞬间,大卫使劲一拉早已准备好的投石器,石子正中歌利亚的脑门儿。巨人死了,以色列人乘胜追杀,获得了胜利。大卫的勇敢杀敌,受到了人民的爱戴,被拥立为以色列的国王。

在米开朗基罗之前,已经有不少雕刻家雕刻了《大卫》,如何能超越前人的艺术呢?米开朗基罗认为,“大卫”只是一个借用的符号,圣经故事也仅是一个隐喻,艺术彰显的应该是“人”的精神世界,大卫是直面强敌、勇敢无畏的精神象征。于是,大卫不再是《圣经》中的少年,而是一位全裸的雄健美男子。艺术家把大卫的表情定格在了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更具感染力。


大卫充满自信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还特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手上隆起的青筋与脖子处突起的肌腱,仿佛蕴涵着惊人的力量。健美的体魄、英俊的面容、平直而倔强的鼻子、坚定的双唇,使大卫成了正义、力量、愤怒的象征。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大卫》时还有一段小插曲:一天,佛罗伦萨行政长官前来观看《大卫》的雕刻进度,为了显示自己更高明,他指着《大卫》的鼻子说:“米开朗基罗,这尊雕像的鼻子太厚了!”

米开朗基罗立刻拿起刻刀和石粉爬上台架,装模做样地敲了几下,石粉从他手中慢慢散落,《大卫》的鼻子却一点没动。长官看见掉落的石粉满意地说:“嗯,现在的鼻子就显得更有生气了!”米开朗基罗却暗自好笑。他的幽默与智慧不仅给行政长官留了面子,还使得雕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504年《大卫》雕像完成时,米开朗基罗年仅29岁。由于雕像过于巨大, 40个强健的工人花了4天时间,才将其搬到佛罗伦萨市政厅前的广场上。在安放仪式那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广场,争取先睹为快。米开朗基罗也来到广场,他看到雕像上被人贴了许多纸条。

于是,他分开人群,爬上基座。顿时,这位坚强的年轻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见纸条上写着:“你给我们带来了自尊心!” “作为佛罗伦萨人,我们感到自豪。” “人类是最有力量的!”……佛罗伦萨人把《大卫》称为“巨人”,米开朗基罗也被冠以了“巨人”雕刻家的美名。 

《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它对人体的赞美,暗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人成为了一种有能力实现自身追求的高尚存在。《大卫》是表现英雄气魄的巅峰之作,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象征。
如今,《大卫》已经五百多岁了,他被安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成为雕塑史上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世界各地前去瞻仰他的人络绎不绝。

它还被复制成石膏像,供全世界学美术的学生临习。记得我学习素描的最后一课,就是画《大卫》石膏像。为了画好他,我经常熬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铅笔“沙沙”地磨在纸上的声音,看着大卫,恍惚间感觉到大卫复活了,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孤独、痛苦与愤怒,也感受到了500年前大师那种直面人生的英雄气魄。

米开朗基罗把一种精神刻进了石头里,500年后,当你深情地注视着大卫时,那种精神就会再一次被“引出”。他告诉我们,拯救自己不能靠神和任何人,要靠自己本身。

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大卫,在《圣经旧约》中是以色列的一个少年牧童,当非利士人侵犯以色列时,大卫到前线给哥哥们送饭。敌方的巨人哥利亚凶悍异常,以色列人正无法抵挡时,少年大卫用甩石机杀死哥利亚,挽救了整个民族。

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30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过去的艺术家们多半表现大卫割下敌人的巨头,已经取得胜利的情景。米开朗基罗表现的却是:大卫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甩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俯,怒目裂眦地直视前方,处于迎接战斗的状态。

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矛盾高潮到来之前的状态更富有吸引力。从思想效果上说,雕像充分体现了一种顽强、坚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米开朗基罗把大卫作为保卫共和制城市的一名青年战士的典型来塑造,这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

在艺术技巧上,艺术家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极为自然,同时对手的关节和大腿加上夸张加长,手和脚稍大,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正常的。面部表情也非常逼真,他双眉紧锁,目光炯炯,全神贯注,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这件作品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