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那些你不愿再看第二遍的虐心佳作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题材被很多导演都制成了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而本篇小编要讲的并不是这一部,而是这部<浩劫>.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纳粹大屠杀,描述该段历史的影片数不胜数.那为什么本片导演还要拍摄这本纪录片呢?德国纳粹其实后来一直不承认他们当年屠杀了犹太人,因为我们找不到客观证据证明这件事的存在.德国人为了销毁所有证据,采取了绝对死亡的方式,即先在毒气室毒死犹太人,然后把尸体送入焚化炉焚化,最后用铲车将骨灰推入河中,未留下丝毫痕迹.而后人一直希望找到客观证据,但没有发现.

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题材被很多导演都制成了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而本篇小编要讲的并不是这一部,而是这部《浩劫》。

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到纳粹大屠杀,描述该段历史的影片数不胜数。那为什么本片导演还要拍摄这本纪录片呢?德国纳粹其实后来一直不承认他们当年屠杀了犹太人,因为我们找不到客观证据证明这件事的存在。德国人为了销毁所有证据,采取了绝对死亡的方式,即先在毒气室毒死犹太人,然后把尸体送入焚化炉焚化,最后用铲车将骨灰推入河中,未留下丝毫痕迹。而后人一直希望找到客观证据,但没有发现。克劳德?朗兹曼导演拍摄本片是为了证明屠杀确实存在。

本片是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影片长达九个半小时。导演克劳德?朗兹曼用了11年的时间拍摄,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来完成这部关于德国纳粹在二战中进行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纪录片。记录片从波兰的海乌姆诺开始,这个位于波兰以北50英里、靠着纳雷河的地区,曾经居住着大量的犹太人。二战期间在那里,大约有四千万犹太居民惨遭灭绝,海乌姆诺于是成为波兰第一个使用毒气毁灭犹太人的地方。导演来到当年事件的发生之地,寻访了往事的亲历者,这其中有当时仅仅幸存下来的两个犹太人,以及当时的一些纳粹分子。

这是一部非常有性格的电影,独特的实验性元素大大增强了电影暴力内涵的张力。

两个酷似绅士的年轻人,进入到一个三口家庭,强制以参加“游戏”的名义逐一将这个无辜的家庭杀害。这样的故事简单陈旧,可并不需担心无人问津,因为它已很聪明地抓住观众的心理弱点。

这是《钢琴别恋》导演的现代人性三部曲之一,讲述两个年轻人破门入侵一户家庭,将那家的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人尽情凌辱折磨,最后再残忍杀害。影片的开头,正如我们常见的电影开头那样,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开车到湖边准备去别墅度假,父亲与年幼的儿子在河边装配他们的帆船,主妇在厨房忙着做饭,这时候一个长着可爱胖脸的邻家青年上门借鸡蛋,结局竟然为他们带来了一次毛骨悚然的恐怖假期。年轻人温文尔雅,而在整部电影里他和他的同伙都保持着这种温文尔雅,在“笨手笨脚”一次又一次打翻鸡蛋,并把女主人的手机碰到水里之后,他们依然非常客气地坚持要借鸡蛋。

影片一部宗教意味十分浓厚的恐怖片,压抑的气氛和血腥残酷的凌虐场景让人过目难忘。影片中用残忍直白的镜头语言详细的记录下了诸如毒打,剥皮等等惨无人道的酷刑,此时备受折磨的不仅仅是片中的女主角,观众的心灵彷佛也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

露西(Mylène Jampano? 饰)童年时被一神秘组织绑架,在那一年的黑暗岁月里,她饱受折磨。最终她趁守卫不注意逃脱,在孤儿院结识了新的朋友安娜(Morjana Alaoui 饰)。然而露西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她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全身赤裸、伤痕累累的恐怖女人对她进行恐吓与追杀。露西就在恐慌与悲痛中度过了童年。

15年后,经过一番追查,露西和安娜查到了当年的行凶者之一。露西将对方一家杀害,却仍无法摆脱童年的梦魇,最终在歇斯底里中自杀身亡。悲伤的安娜很快被那个神秘组织抓到,她将如朋友一样,被迫成为传说中的殉道者……

英文名字是《Requiem for a Dream》,它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译名,类似《迷上瘾》、《梦的挽歌》等等。也许你不曾留意过,但是曾在一个无知却被反复转载的十大禁片帖子上面见过它,你甚至会以为这里面真有什么为世俗或者大众所不能容忍的情节画面,报着一种猎奇心理去苦求过。

哈里-戈德法布(贾里德-莱托饰)和马里恩-西尔弗(珍妮弗-康奈利饰)是一对情人,他们生活在布鲁克林,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经营小本生意同时相亲相爱共度一生。然而现实中两人都是瘾君子,无法抑制的毒瘾使他们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哈里甚至不得不一次次将母亲的电视机卖掉去换取毒品。哈里的母亲萨拉-戈德法布(艾伦-伯斯泰因饰)是个电视迷,这也就是她为什么要把被偷卖掉的电视又重新赎回来的原因。一天,她幸运地接到了她钟爱的电视专栏打来的电话,她被通知选中参加演播,这令她兴奋不已。由于她最喜爱的一件红色衣服穿不上身,于是她找到医生去开药减肥,不曾想却很快地有了药瘾。片中另一个角色蒂龙(马龙-瓦延斯饰)是哈里的好朋友,他也是个吸毒上瘾者。

《撒旦探戈》绝对是一部只有偏执狂才能拍摄出来的影片,它具备一切偏执狂艺术家作品里的所有特点,极端的个性风格、极致的表现手法、极度的个人野心。 如果说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擅长表现长镜头的诗意,罗伯特?布列松有着最干净最为简洁的美学风格,约翰?卡萨维茨对于场面调度以及特写镜头中人脸的刻画具有与身俱来的才气与天赐般的灵气,那么,贝拉?塔尔则是三人的集合,既是延续者又是集大成者。

这是贝拉?塔尔最具野心的作品,改编自克拉斯纳霍凯小说,结构新颖,分成12章,叙事如同探戈舞步,紧紧围绕着一些关键的场景,但每次视角不同。开场戏是一家集体农场遭遇困境,引发工资方面的争执和背信弃义。一个领袖型人物的出现使得剧情进入更广阔的空间。

这片子真的要自己去看,尽管我对共产主义国家拍出来的东西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但仅就该片来说,真的是太邪恶了,我不知道真实的德国人是不是如此的残酷,从犹太人的遭遇来看是有可能的,但我还是很难更不愿去相信人可以禽兽到如此地步,我宁愿这些都不是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白俄罗斯被敌人侵占,大量群众受到了敌人的蹂躏。十万个白俄罗斯人被德寇活活地烧死,几百个个白俄罗斯村庄化成了灰烬。影片讲述的是被焚烧的一个村庄别列霍夫村。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农村少年,他从地底下挖出了一枝枪,才得以参加了游击队。他经历了最可怕的考验与不可思义磨难……14岁苏联小孩弗洛亚在战死苏联士兵身上取得一把枪,之后加入了白俄罗斯的地下游击队,抵抗入侵的德军部队。其后因为没有赶上大部队,他回到家乡,亲眼目睹了乡民和家人遭到屠杀的情景,于是只有流浪他乡,但依然看到满目疮痍,幼小心灵遭受到彻底的摧残。

我原本以为电影只是电影而已,再真实的故事也是对现实的夸张和戏剧化。但看了许许多多如上的新闻故事后,我就不再这么想了,反而觉得,是电影把现实艺术化了。就像这部影片。

著名性格演员加里?奥德曼的导演处女作,以他自己在伦敦街区的成长经历为蓝本。雷蒙及妻子Val和她的兄弟比利居住在工人阶级伦敦地区。另两位家庭成员是Val和比利的母亲珍妮特和祖母Kath。比利是一个瘾君子……

一部可以成为经典的Cult电影,影片开场的犯罪现场重现让我有点小惊奇,只是我觉得这里还有发挥的余地,渲染还少些许力度!接下来的叙事风格让我想到了艾伦帕克的《天使心》和十诫中的《杀人短片》。

亨利热衷于杀人,他把杀人当成一种艺术,在相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杀死不同的人。他把房子租给了一个叫奥蒂斯的人,当奥蒂斯的姐姐来访的时候,亨利的杀人冲动又开始萌动了。

和《梦之安魂曲》(又译《迷上瘾》)一样,又是一部让我不知道爲什麽被禁的片子,真的感觉没什麽,未够色,亦未够腥,或许只是因为虐吧……可是吧还不如《感官世界》虐。

重治丧妻七年,一直过着独身生活,直至在电影征选女主角试镜会中,被24岁麻美娴静性格吸引。麻症状的若即若离,但重治仍是鼓起勇气求爱。还向她许下一生只爱她的承诺,麻美再三提醒他,要爱她不能再别人。重治轻言答允,却不知纯美少女的心肠隐着黑暗的秘密,叫亲近她的男人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