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什么病严重吗 有何症状及治疗方法

2018-06-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骨刺又名骨疣,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要适当卧床休息是必要的,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坚持

骨刺又名骨疣,因为它既非完全由骨构成,也不尖锐如刺。在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要适当卧床休息是必要的,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下床活动,坚持功能锻炼。因为骨质增生患者在疼痛严重时,要以医药救治为主,康复为辅。

由于药物有副作用,所以不宜长期服用。在慢性期和稳定期,应该以理疗和适当活动为主。对顽固性骨疣,可给予免疫治疗或液氮冷冻治疗。由于病痛折磨,久而久之,全身许多系统的功能都有了变化,所以在康复医疗的过程中,要治疗全身,使全身系统的功能都得到调动、恢复和增强。

一般骨刺的治疗放比较常用的是理疗,疗效也比较好,愈后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之类的。但如果患者病情属于严重类型的,应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那一起看看吧!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而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理疗: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容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而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杀菌、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脱敏、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能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其它可采用红外线、微波、激光、蜡疗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治疗骨刺这种疾病,是以风寒湿邪重、或寒邪等,为治疗目的。有的也用针灸及推拿方法,一般适合那些患者,疗效果如何,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是因风寒湿邪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药,风邪胜者为行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可选宣痹达经汤。寒邪胜者为痛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可以选乌头汤。湿邪胜者为着痹,治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可以选薏苡仁汤加减。

而推拿按摩治疗骨刺疾病还是不错,手法可归纳为解除软组织紧张与痉挛手法,止痛手法,松解粘连手法,增加髌骨活动度手法,消除膝关节肿胀手法等,可明显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或针灸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是治疗基本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

如果膝盖骨刺患者出现的症状不是很严重时,可以采用止痛药、消炎药物,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但这些只有起到患者作用而已,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骨疣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斯匹灵、普拿疼等,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

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而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因此仅仅使用止痛药物是达不到治疗效果,但中医治疗已成为膝关节骨刺的治疗方向。

膝盖骨刺患者如果在一般治疗及康复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还不是无法改善时,或是关节比较严重的患者,这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那我们一起看看吧!

当药物治疗或是康复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症状时,就必须进 一步施以手术治疗。初期可以进行后减压手术,将压迫神经的骨刺移除,这些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切除术。

中期可以接受脊椎内固定手术,以内固定气固定脊椎骨,再加上自体骨移植,以达到骨融合的目的。此外,可以利用椎体护架,同时也可达到神经减压及脊椎矫正效果。对於长期退化的脊椎,在作手术修复时,可以重整变形的脊椎,降低病变处的负荷。如果是关节已经全面性遭到破坏时,就须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会患上足跟骨刺大部分是老年人最常患的疾病之一,会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通常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抗炎类的药物,或针灸推拿等,疗效也比较好。那一起看看足跟骨刺治疗方法吧!

足跟骨刺是老年人的多发疾病之一,多数人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引起滑囊无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长了骨刺但并不一定要开刀才能治好脚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围的滑囊发炎便能防治脚痛。可以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针刀、中药、针灸、按摩、偏方等治疗。

但腓肠肌弹性伸缩练习和夜晚夹板,通常能有效去除疼痛,应被鼓励。而贴橡皮膏类似于矫正器,可以减轻足底筋膜张力和骨膜牵拉性疼痛,口服非类固醇抗炎药为首选。可以取透骨草500克,醋1500克。用醋泡透骨草半小时,然加热泡脚,每次半小时左右。每天一次,连泡一个月,即可收到效果。另外足跟内注射局部麻醉药通常也有效。

会引起足跟骨刺的病因也比较多,所以在平时尤其是女性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或久站等。或是损伤之类,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一起看看吧。

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导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是诱因。

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跖筋膜炎: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一般患骨刺的患者会出现三个阶段不用的症状,有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在这三个期间所出现的症状都个不一,所以平时有何不适时,应要引起重视!

初期:一般在行走、慢跑、上下楼梯、久立、下蹲、跑步时疼痛或是伴有麻木,关节弹响,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休息后缓解,但中老年人多伴有晨僵现象出现。

中期:当天气寒冷或潮湿时疼痛会出现加重的情况,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膝关节疼痛麻木僵硬,稍活动后反而好转,此时应引起注意。

后期:膝关节肿胀,关节积液,晨僵及久坐后有胶着现象,关节伸屈功能障碍,跛行,功能受限,伸屈活动有弹响声,在下台阶、久立时膝关节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缩现象,膝其中关节前内侧条索样肿块伴伸膝障碍,膝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关节周围伴有骨质疏松与骨质硬化。

大部分骨刺患者所引起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是以年龄因素有关,或关节损伤、软骨基质改变等。这些都可以引起刺骨的发生,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年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病理改变包括膝关节软骨破坏和膝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骨赘形成是一种修复性的表现。

软骨基质改变:老年人软骨基质中的蛋白多糖含量减少,胶原纤维增加,软骨弹性减低,容易受损伤而发生异常改变。

膝关节滑液改变:研究表明,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关节滑液成分发生改变,透明质酸含量减少,使其润滑、缓冲等功能减弱而造成关节软骨破坏。

关节损伤因素:膝关节内骨折、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等原因可造成膝关节软骨损伤。

膝关节不稳定:如膝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松弛造成的膝关节不稳定,继发关节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