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 康生捏造王实味冤案为何91年平反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8年开始,刘萤在长沙市郊云峰中学教书.1949年2月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了联络员.1949年8月,长沙解放了,他们的女儿和儿子分别念高中和初中,她们看到

1948年开始,刘萤在长沙市郊云峰中学教书。1949年2月参加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了联络员。1949年8月,长沙解放了,他们的女儿和儿子分别念高中和初中,她们看到解放军入城的队伍,禁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中国绝大部分地区解放了,刘萤和孩子们以为很快就可以看到爸爸了,特别是刘萤以为天天盼望全家团聚的日子就要到了,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全家的团聚已不可能了!

长沙解放后,刘萤一面工作一面到处打听王实味的下落,但毫无结果。这使她焦急万分,她曾写信给中组部询问王实味在哪里?得到问答是:“王实味在敌人进攻延安时,要求到敌后工作,得到组织批准,从此失去联系。”

后来,又有人说实味可能在东北,正好1950年4月,吉林省教育厅到湖南招聘教员,经十二兵团介绍,刘萤去了东北。到吉林省后分配到吉林市女中教书。1951年暑期刘萤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才得知王实味在延安整风时犯了错误,但没有人告诉她详情。

1954年春,刘萤被下放到蛟河一中工作,两年后,又从蛟河一中(县城)下放到蛟河二中(新站镇)工作,刘萤尽量不去想这一再调动的原因,甚至别人调工资她反而被降一级,她也不在乎。

在蛟河二中工作时,她的工作态度和成绩终于赢得当地政府、学校党支部、老师和学生们高度评价,可有时一想到实味下落不明,她心里像压上一块石头。她女儿再次写信到中组部询问父亲下落。这次回答是:“王实味到台湾去了。”她们还以为是派到台湾去做地下工作了呢?她怀疑中组部所说的情况是否可靠?左思右想,最后责怪自己:“应该相信组织”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全家团聚。

1962年,她已到了退休年龄,但学校应她要求又干了三年义务工作(后来学校要给她补发工资,她说捐图书室买毛主席著作吧),直到1965年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开始了真正的退休生活,户口迁到了长春,住在女儿家里。为了照顾孙子,1970年她又将户口转到吉林伊通县儿子家,1981年,她们又来到了湖北二汽与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起住在十堰。

直到1978年的一天,她和全家一起听中央电台广播,忽听到播音员说出了王实味的名字,她顿时紧张起来,屏住呼吸仔细听着:怎么说实味是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天哪!他竟被处决了!她顿时昏倒,待她清醒过来时,孩子们都守在她身边流泪。

她已经72岁了,岂能经得住如此巨大的打击,后来得知王实味的罪名:反党集团成员;国民党特务;还是反革命托派分子。她听后,万分气愤,凭着她对王实味为人极透彻的了解,她当即断然肯定这些罪名是强加在他头上的,纯属政治诬陷,这是千古奇冤,可何时能昭雪呢?

1979年冬,中央已在批两个“凡是”。她决定去北京为实味申诉,要求中央为王实味平反,于是她为王实味清白而奔走呼号!十多年来,她与女儿不断地给中央写申诉信,并多次到北京上访,她感到虽有党内外各方面人士的同情和支持,然而争取为实味平反的路毕竟是漫长而艰难的。

事情终于有了进展,1982年2月,中组部否定了“反党集团”的存在,1986年8月《毛泽东著作选读》出版,有关王实味注释改写“关于他是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一事,据查不能成立。”1991年2月,公安部下达给王实味彻底平反的决定,并以“同志”相称。刘萤终于得到了些许慰藉,但她的心里始终存有说不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