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钟和韩国 李钟和:启动韩国的新增长引擎

2017-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过去半个世纪,韩国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让它登上全球第八大贸易国的宝座,并取得2万6000美元的人均收入.然而,韩国近年的经济却举步维艰,国

过去半个世纪,韩国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典范。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让它登上全球第八大贸易国的宝座,并取得2万6000美元的人均收入。然而,韩国近年的经济却举步维艰,国内生产总值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仅为3.6%——远不如1965年至2005年间的8.1%。而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韩国经济的增长率将进一步下滑,在未来10年降至约2.5%。

但预测并非不可改变。一个培育更多元化增长源泉,和减少对出口和大型企业过度依赖的全新经济战略,可以让韩国重振其经济并保持强劲增长。

过去50年,韩国的经济表现主要归功于良好的基本面,包括高储蓄率、雄厚的人力资本、健全的制度和审慎的财政和货币管理政策。贸易开放提供了廉价的进口中间产品,更大的市场和先进的技术,并因此促进了韩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以绩效为基础的激励措施,也让韩国在全球市场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

问题是这些政策导致韩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出口占韩国2013年国民总收入的56%左右(2002年是34%,1970年仅为15%)。结果,韩国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外部需求变化的冲击,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期间便凸显了这事实。

韩国与中国的关系清楚地显示了它所面临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它在韩国出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大幅飙升,在2001年到2013年间实现了翻番,从12%增加到24%。但中国经济最近开始放缓,预计未来几年的增长将远不及过去30年。

此外,中国目前大力鼓励在技术上更为先进的行业,如电子、资讯科技、汽车、半导体、造船业和高端钢铁制品,让韩国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国致力提升自身增长模式,加上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长期停滞,引发了人们对韩国发展前景的严重关注。

让问题变得更复杂的,是韩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显著失衡。服务业虽然占就业人数的76%,但生产力低下限制了它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上,服务业人员人均附加值仍然仅有制造业的40%,而且1980年至2010年间的生产力年增长仅为2% ,远远落后于制造业的8.2%。

因此,韩国新增长战略的目标,应当是实现需求领域的再平衡,和供给领域的生产力增长。

在需求领域,韩国必须着手提高每家每户的开销。这就需要扭转中等收入家庭比率急剧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75.4%下降到今天的67.5%。超过半数的家庭月开销高于月收入,家庭负债因此迅速攀升,目前是可支配收入的160%,是经合组织国家中最高之一。把闲置企业储蓄向家庭转移,和削减低工资临时和兼职人员的数量,将能扩大内需并减少收入不平等。

旨在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减低私人教育支出的政策也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韩国应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投资。

在供应领域,以刺激生产力增长为目标的结构改革,可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医疗保健、教育、电信、商业流程管理、及法律和金融服务。放松产品管制条例和降低外国投资门槛,将加快竞争和科技创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