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豹的妻子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小豹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02-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做好"四大"文章  迅速打开经济工作新局面——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 小 豹(2012年2月8日,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经济工作会议,

做好"四大"文章  迅速打开经济工作新局面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 小 豹

(2012年2月8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是希望以此为标志,开启我区经济工作的新篇章。一个地方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首位因素还是经济发展。对此,大家都应该很清楚。现在的问题是,就我区经济工作而言,面临着极为严峻而复杂的形势,已隐现出了不良的信号。

首先,我给大家通报三个情况:第一个情况,去年我们全区外资进资任务完成情况很不理想,与市里的要求缺口较大。第二个情况,今年1月份,我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2.

4%,是全市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县区,总量全市排名第8位,仅比排名第9位的青云谱区多49万元;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7%,与全市平均增幅持平,但总量与兄弟县区的差距持续拉大。第三个情况,去年昌东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被削减45家,工业增加值减少100多亿,导致其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在全省同类工业园区中急速下降,极有可能被退出全省十强工业园区,这意味着今后很多省里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就享受不到。

这些情况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经济工作中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

但也清楚表明,今年的经济形势已经把我们逼到了"墙角",没有退路,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知难而进,奋勇直前。否则,不仅仅是发展难以维系,很可能连我们"吃饭"都成问题。

刚才,会议组织了16个项目集中开工和16个项目集中签约,令人欣喜,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我们像深圳车仆这样的项目更多。同时,我们也期待其它项目推进的速度能够更快。今天会议还表彰了一批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祝贺之余,我们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保持干劲,在新的一年开创新的佳绩。

特别是今天印发的一系列文件,都是应对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些举措,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落实。

关于今年经济工作怎么抓,去年的区委四届四次全会已经做了总体部署,核心就是围绕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做文章。刚才,松殿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具体部署,我都同意。今天的会议,我只讲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做好大招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四大"文章,迅速打开经济工作新局面。

具体来讲,主要有六个问题。今天提出来,没有标准答案,请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认真研究,认真思考,在工作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一,关于区域发展的走向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顺应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就拿我区来说,最早是顺应形势发展乡镇企业,才壮大了一批镇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后来还是顺应形势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大建工业园区,才实现了初步的崛起;再后来,依然是顺应形势加快城市化,才形成了今天的都市新区格局。

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要延续这种发展的势头,还是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好发展的方向。

那么,今天我们面临的最关键的形势是什么?毫无疑问,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力助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加快实现"四大跨越、一个转型",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形势。

但更为紧迫的,是我们的产业布局如何摆布、二三产业如何互促、空间载体如何拓展等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也看到,少数地方发展思路不清、产业方向不明,云里雾里抓工作;个别领导还心存疑虑、心生困惑,左右摇摆。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就可能把我们的发展带入"死胡同"。尤其是当前,青山湖的发展还处在拼一拼就能冲上去、松一松肯定就会滑下来的紧要关头,等不得、慢不得、更耽误不得。所以,我们要坚持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南昌"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主攻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商贸物流、文化创意、信息电子等产业,在调结构中强实力,在优布局中促升级,不断构筑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要进一步在产业布局、项目准入、用地规划、产出效益等方面加强政策约束和资金引导,促使昌东工业区、民营科技园以及各村级产业园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产业集聚。要抓紧启动临江商务区、板溪环保产业园、瑶湖新城的建设,为我区加快发展拓展空间。这不仅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所在。

第二,关于招商引资的成效问题。我们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毫无疑问,依然是产业支撑不足,而产业不足的最大症结,还是招商引资需要进一步给力。总的来看,我们开放意识还不够强,招商氛围还不够浓,引资总量偏少、质量偏低,量和质仍处于较低层次状态,这些都是表现。

比如说,我们所完成的招商引资金额还仅仅停留在数字上,没有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没有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中。招商引资成效不足,说到底,还是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解放思想还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还没有真正触及到干部的灵魂和思想深处。

所以,我们要来一次大的"反思",反思我们在抓经济工作当中的问题和不足,反思我们在招商引资环节中的"走麦城"和"滑铁卢"。我们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承载什么,优势在哪里,才会事半功倍。

这里,我讲几个外地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比如说,成都市引进英特尔项目,它凭借的是其适合芯片封装测试的气候条件以及大量在硅谷就职的成都籍IT界人士;太原吸引富士康,依仗的是郭台铭的家乡情结、丰富的镁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了从最初投资1个小项目,到今天投资规模达到15亿美元。

那么对于现阶段的青山湖来说,既要招大引强,因为只有大项目才能推动大发展,但也要江河不拒细流,对于那些中小项目也不轻易拒绝,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是"两高一资"的项目,都要"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要树立"不论老板大小,来了就行"、"不论内资外资,都一视同仁"的理念。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要处理好区内企业和引进企业的关系,千万不能"讨好了女婿伤了儿子"。

我们搞招商引资,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一股子"到了黄河也不死心、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着劲。过去,我们正是靠发扬这种精神"背水一战",才把许多好项目争过来了,比如,我们的统一、娃哈哈、麦德龙等项目。

同时,我们要树立"吃亏是福"的理念,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要给足资源,让其得到好的发展。要明确考核导向,突出重点、突出绩效,奖要奖得让人心动,罚要罚得让人心痛。

就招商引资而言,我们要看到,实际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引进项目带来了契机。比如,去年我们引进的宁波长隆国泰,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人家不一定愿意来,因为我们是中部地区,无论是配套条件还是其他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都有所欠缺。

但遇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的紧迫感更强了,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打个通俗比方,这就像抓鱼,水清的时候摸不着,要"浑水摸鱼"。所以,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善于"小题大做",更要敢于"无中生有",精心策划引进一批大项目。

同时我们还要会算大账。对有些项目,局部不能平衡的,整体来平衡;短期不能平衡的,长期来平衡;静态不能平衡的,动态来平衡。

比如,今天我们开工的深圳车仆项目,坦率地说,我们也并没有给人家太多的优惠条件。但是因为该项目总经理王刚的家乡情结,以及我们的一片诚心打动了他。按照规划,车仆明年要在全国建立2000家连锁店,今后这2000家连锁店所销售产品的生产、研发、设计、物流配送以及相关配套等,对我们整个昌东工业区发展的拉动效应是非常大的。

而且这家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力争2013年在主板或者创业板上市,上市后所带来的产业裂变效应就会更加明显。像这种在产业链条中具有高度聚集效应的企业,我们要跟踪,要分析,要加大扶持力度,要提供最好的发展条件。

第三,关于项目推进的效率问题。项目引而不落,像飞机悬在空中,耗油不说,还让人担心,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我们区里这样的项目不少,有的项目开工5、6年,还在纸上谈兵;有的纯粹就是圈地,几百亩上千亩,一占就7、8年,导致现在我们有好项目、大项目,却找不到承载的土地。

另外,现在有的项目,谈好了,也很有合作诚意,但就是落不下来。为什么?因为受到载体、拆迁、审批手续等一系列制约。这反映了项目推进的效率问题。

对此,我们往往过多地从市里找客观原因,但我想更多的还是要找主观原因。这里讲两个区里的例子,去年6月份我们规委会同意批准的一个项目,拖到12月份还没有给企业办理,理由是要等我发话,简直荒唐!还有我们有个村级产业园的项目,区规委会也早就批准了,可镇里还打报告来!

这两个问题,反映的是我们的工作效率、责任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多找找自己的主观原因。我们必须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别的县区能做的,青山湖人也一定能做。

洛阳路立交工程拆迁不就是例子吗?六年动不了,在市里的高位推动下,不是也让我们给攻下来了吗?可见,事在人为!我想,在项目推进效率这个问题上,要突出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全区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项目从落地到见效,是一条闭合的链条,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散掉。

我们各个部门都是其中的一环。大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克服部门利益、团体利益、局部利益,遇事多通气、多商量,"划桨要朝着一个方向,而不要朝着两个方向原地转圈"。

我就听区工商注册局的同志讲,他们有很多项目注册信息,但不知道我们哪个镇有承载楼宇或空间?而且经常有人在前台"挖税",将总部迁走。这些,有关单位有去关心、对接过吗?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这反映的是缺乏协作的意识和有效的机制。二是多调度、常督导、严考核。项目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合肥引进京东方项目就前后30多次进京跑部、30多次市委书记亲自调度。当前,我区项目开工不足、手续办理和土地审批滞后、久推不动等仍然是突出问题。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要对所有项目逐一盘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特别是对今天集中签约、开工的深圳车仆、国奥城等32个项目,要尽最大力量加快推进,确保签约早开工、开工不停工、竣工即投产。

在此过程中,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要紧扣时间节点,真正担责。今天会上印发了有关督查问责办法,对问责的情形、问责方式、问责对象、问责程度都作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认真研究。今后,区督查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现场督查力度,找准问题,严肃问责,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第四,关于建设资金的筹措问题。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我重提,是想让大家换换思路来审视这个问题。还以刚才合肥引进京东方项目为例,当时论证的时候,京东方提出了融资175亿的构想,其中90亿元要由合肥市政府托底解决,占当时合肥财政总收入的近1/3。

一般的政府可能会知难而退,可合肥怎么解决的?合肥市政府大胆地创新金融投资平台,将其中的60亿由市政府的两个融资平台实行定向增发,争取国家支持5亿,省财政支持1亿,合肥市政府实际投入不足30亿。

总投资剩余的85亿由合肥市政府及京东方共同负责向银团贷款。算算下来,合肥市政府的30亿,通过得当运作,撬动了175亿元资金,解决了京东方项目巨额资金需求,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融资平台靠什么,怎么融?我想,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而不是眼睛总盯着市财政、区财政那点钱。一个真正成功的城市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如果不会运作资本,资源资产就不能生钱。与合肥相比,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观念的问题,一个是操作水平的问题。

而且更多的是观念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处处缺钱搞建设,今年我们的经济要保持13%-15%的增速,投入就必须达到28%的增速才能相匹配,也就是说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至少要达到400亿元。

另一方面各种资产和资源(尤其是政府控制的)仍然躺在那里睡大觉。这就是一个严重的悖论。我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这个国家、这个地区资源和资产的贫富优劣,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将有限的资源、资产转化为可以创造价值的活资本。

相反,落后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关键在于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条件把庞大的资源和资产转化为资本,他们经营的是僵化的资产。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想,对资本的运作,就是上帝给我们的这个支点。我们能不能撬动经济发展,关键看我们怎么运作资本。如果我们还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那我们的发展终究会落后于其它兄弟县区,青山湖区就会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怎么来撬动?谈一个小想法,供大家参考。如果,我们能把各种资产和资源转化为带来增值的活资本,实现沉睡资源的唤醒、闲置资源的激活、潜在资源的开发、优势资源的裂变,把活化的资本推向资本市场,以重组、裂变、组合、上市、发债等资本经营形式,使资产的能量像原子弹爆炸一样释放出来,别说我们今年400亿的建设资金需求,真要用活了,再翻一番也不是问题。

最近,市里也正在整合投融资平台,争取银行更多的资金支持,他们的方法,我们要跟踪学习好。

第五,关于经济工作规律的把握问题。经济工作表象纷繁复杂,如果不把握其中规律,必然是"雾里看花",不可避免的会闹出"水中捞月"的笑话。只有掌握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我想,抓经济工作至少要搞清和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既要加大投入,更要有效益意识。税收和就业是检验我们抓经济工作成效的标准。不能产生任何税收和就业的投入是无效投入,没有任何税收和就业的项目是虚假项目。今年1月份青山湖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全市唯一负增长的县区,这个严峻的事实反映了什么?反映了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项目可能并没有如我们计划的那样产生效益,我们的经济工作可能忙来忙去没忙在点子上,或者没抓住根子。

为此,要强化抓经济工作的效益意识,"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中",力求干同样的事,投入比别人少;同样的投入,干的事比别人多。

要完善和提升考核办法,从关注就业和培植税源的角度,更好地研究每一个项目的供地规模和效益问题,通过节约每一亩土地,不断地积少成多,用于引入更多更好的项目。

二是现实与预期的关系。我们抓经济工作要有税收和就业并不是指仅仅只看眼前、局部的,而是算大帐、算长远账、算发展帐。还举成都英特尔项目的例子,英特尔项目落户之初,提出要政府解决好用地、用工、报关、物流、税收等一系列问题,成都市政府都立刻做出回应,给予了最佳地段,给予了零地价,给予了税收"五免十减半"等优惠政策,还专门建立电子商务专科学校,解决用工问题,采用加工区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解决企业通关、物流等问题,为加强物流进出和高管往来,政府进行大额补贴,开通欧美—成都航线。

从当时看,成都市政府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但事实证明成都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给成都的发展带来的效益已经远远超越项目本身,带动了整个成都城市形象提升、产业集聚升级,带动了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深远的影响、显著的带动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处于产业链核心、具备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龙头项目,我们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应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界和胸襟。三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这是一个经济学的永恒话题。今天我来谈这个不是为了学术探讨,而是要向大家说一说我们到底怎么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我想用下面这四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企业发展我鼓励,企业困难我解决,企业发财我高兴,企业破产我惋惜"。

政府如何为企业服务?关键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一个宽松的平台,倡导一种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实践作结论的风气,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谋私利,我们可以宽容失误甚至失败,但决不允许不谋事、不干事;可以谅解偏差甚至偏离,但决不允许不发展、慢发展。

第六,关于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问题。俗话说: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在我看来,我们的同志抓经济工作都有一些很好的方式方法,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误区,我们也应该重视:一是喜欢就事论事,缺乏大局观;二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三是单打独斗,缺乏协同观念;四是抓工作零零碎碎,缺乏统筹能力。

要解决就事论事的问题,前提就是我们的干部要懂行。抓产业发展、抓项目建设,都是很具体的事,首先自己必须熟悉经济、了解产业,否则就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成为"热情的店小二",永远也成为不了"店老板"。

同时,必须主动把握大势,做好"结合"文章,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合肥近年来之所以发展迅猛,很重要的是得益于他们较好地把握大局大势,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合肥对中央和省里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都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做好"结合"文章,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比如,合肥市在金融危机中,对国家4万亿救市政策作出了超前判断,主动跟进、提前布局,从中分得了"一杯羹"。另外,合肥为开拓干部的视野,每年都组织市党政代表团赴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每一次重要会议都把合肥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去审视,更好地把握区域竞争的大势,进一步找准差距、明确方向,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追赶者"的心态和"倒计时"的状态。

这就是合肥近年来赶超发展的核心所在。所以,最近区委、区政府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可培养的年轻干部,到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地区去挂职锻炼。

要解决蜻蜓点水的问题,关键是要我们的干部要有负责担当精神。大的思路举措确定之后,关键要靠干部敢于负责、敢于突破,以很强的执行力去推动工作落实。

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拿着军令状出征,带着责任书干事,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一定要真抓真管真干,有一股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干劲。组织上也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持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实绩评价干部,支持敢于负责的干部,支持用心干事的干部。

对敢于对人民、对事业负责,敢于为了发展打破潜规则的干部要重用。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总有人向我反映,为什么有的干部他在原来的地方没有争议,到了新地方就有争议?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到了新的地方想开创新局面,想打破那些潜规则,结果引来一片哗然之声。

我们青山湖区,作为全省综合配套改革创新试点县区,要在干部使用的机制上创新。

同时,组织上要充分激发干部的潜能,采用"步步紧逼"的办法,把干部逼向基层、逼向一线、逼向发展主战场。下一步,要研究让各部委办局的领导干部直接到一线工作,让每一个干部都焕发出"我能我行我成功"的精气神。

要解决单打独斗的问题,首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能画地为牢、本位主义。我在这里强调先换思想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大家搞好共同协作。合肥京东方老总将项目放在合肥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合肥上至省市主要领导下至各级各部门始终一条心,步调一致。

要解决抓工作零零碎碎的问题,关键是在强化统筹的基础上,不搞平均主义,不机械地平均用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运用聚焦理念和方法,以政策、资源、服务的聚焦来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聚焦,以重点突破之功,夺取推动全局之效。  

谈上述六个问题,不是否定过去的成绩,而是希望大家看清楚现在青山湖区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找到我们的工作差距,我们不能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皇帝新衣的国王,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唯有直击症结,找准出路,青山湖区未来发展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