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阳华为 陈向阳:治一治“名为学者 实为学匪”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山西省委专项巡视组在反馈长治医学院巡视情况时指出:长治医学院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违反规定提拔使用干部的问题;机构多,职数设置混乱,超职数配备干部;个别领导名

近日山西省委专项巡视组在反馈长治医学院巡视情况时指出:长治医学院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违反规定提拔使用干部的问题;机构多,职数设置混乱,超职数配备干部;个别领导名为学者,实为学匪。其实,关于“学者”与“学匪”的新闻,近来已经披露不少,已经成为高校腐败和学术腐败的一个缩影。

一个“匪”字,确实令人触目惊心。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匪”,“强盗”也;“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也。虽然,巡视组对这个“名为学者,实为学匪”的具体细节没有向公众披露,但绝不会无的放矢。

“学匪”当是一种现象,是在一种相当宽泛的意义上就学术文化界和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与学术弊端而言。具体体现在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

说到底,“学匪”,也是一种学术腐败,即在学术领域中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众利益,破坏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匪”现象的蔓延严重败坏了我们的学术风气,既危害社会,也危害个人。

更严重的问题是作为高校领导干部,何以会“名为学者,实为学匪”?根子还是在于权力乱作为,把手中的权力变成了胡作非为的工具,就如同持有凶器的匪徒。“上行下效”,试想,一所高校或者其他单位,倘若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染上了“匪气”,有了“匪行”,甚至成了“匪”,那么这个单位的学术环境还会健康正常吗?会不会出现一些“非领导职务”的“名为学者,实为学匪”呢?发生学术腐败还会奇怪吗?

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的高校腐败案件,可以发现落马高校官员多为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院长),“一把手带头变坏”的现象,说明高校领导干部的腐败风险一点也不比党政机关领导低。山西省委专项巡视组抓住“个别领导”的“学匪”问题,相信有进一步的查处措施。这是抓住了重拳治理“名为学者,实为学匪”这一人民群众痛恨现象的关键。

“学匪”也罢,“学术腐败”也罢,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何以一些地方的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甚至个别单位越来越严重?从山西省委专项巡视组这次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发生这些问题的“共性”原因,那就是“管党治党责任缺失,‘两个责任’严重不落实;互相帮衬,互通款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松弛”等等。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处在大发展时期,摊子越铺越大,掌握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俨然成为一个“小社会”。而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是党委和行政一把手,统揽学校这个“小社会”全局,牢牢控制着资金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当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时,就可以让他们肆意“任性”用权,将集体领导变为个人专断。这样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个别高校领导干部“名为学者,实为学匪”,最终堕落为腐败分子,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丧失了党性原则,迷失了前进方向,变成了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信奉物质至上、金钱第一,最终抵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高校以及学术界领导干部勤政廉洁了,何愁“学匪”问题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