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冲简历 彭冲子女忆:父亲没写过回忆录 称评价留给历史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彭冲有四个儿子,几乎都是在南京开始当兵.上学.工作的,尽管如今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南京,但江苏已经成为他们不折不扣的"根".其中,彭冲大儿子在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盐城

彭冲有四个儿子,几乎都是在南京开始当兵、上学、工作的,尽管如今有的在北京、有的在南京,但江苏已经成为他们不折不扣的“根”。其中,彭冲大儿子在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盐城一户老百姓家中,到解放后才领回来。二儿子许海容一直在南京工作和生活,曾任南京市质监局局长。

不过,彭老的儿子们都像父亲一样低调。记者昨日与许海容取得联系时,他正在北京的家中忙着接待纷纷前来吊唁的中央级领导和亲朋好友,在对记者表示谢意后他说,父亲是一个很谦和、很低调的人,“很多评价留给历史吧!”

迄今为止,彭冲几乎从没写过或邀请别人为自己写过完整的回忆录。“父亲生前谈及自己曾表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做了应该做的事。”许海容说。

永怀追忆

他豁达大度,和蔼可亲

“几十年来,永远是那个彭老!”半个世纪的相交,朱通华最难忘的,是彭冲的豁达大度,“他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极有亲和力。”

一些当年与彭冲一起工作的人谈起他,评价通常都很一致:儒雅、整洁、潇洒、豁达、宽厚、深沉、博大。而这些,也为彭冲在群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

而对施正东来说,心中还有个更深的感念。那就是,文革时,是彭冲收留了他。虽然担任彭冲秘书是1990年至1991年的事,但其实在40多年前,他就与彭冲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1965年施正东入伍当了兵,在南京的坦克部队里开坦克,排长姓许,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彭冲的大儿子,彭冲原名许铁如。

1969年,因为父母的问题,施正东被“清除”出部队,父母还没放出来,兄弟姐妹都下放到农村去了,21岁的他,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这时,彭冲刚刚被解放出来几个月,听儿子说了他的情况,就让他住到自己家来了。“就在高云岭。”施正东记得很清楚,彭冲一见到他就说:小施,许多问题历史会做出评价来的,你还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国家有政策,会安置你们的。

他在这里住了一两个月,之后安置进了老家盐城的机械厂工作。一次,彭冲去盐城视察,竟然在大马路上又遇见了。施正东激动地冲过去,“彭书记,我是小施。”彭冲开心地哈哈一笑,“小调皮,我怎么会不认识你啊。怎么样?现在还好吧?”之后,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还是那句老话,相信历史会做出公正的结论。”

“像我这样的孩子,他都不怕麻烦,愿意收留我。”施正东说,文革时彭冲保护的人远不止他一个。

他多才多艺,爱好广泛

如今,走在南京街头和一些单位,不乏彭冲的墨宝,例如他题写了“南京棋院”,在静海寺题写了“勿忘国耻”……朱通华告诉记者,他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不但对书画,对戏剧也比较爱好,并且十分注重对传统艺术的发扬和保护。

施正东是个地道的文化人,曾经担任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的他,爱书爱画爱茶爱运动……这些爱好,受彭冲影响很大。在彭冲的鼓励下,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施正东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到省级机关工作。上世纪90年代,当时彭冲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需要写一批东西。要找一个熟悉历史情况、文字功底又过硬的人。在他大儿子的推荐下,彭冲想起了施正东,亲自打电话到江苏省政府,借调他到身边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里,施正东住进了中南海,与彭老爷子朝夕相处,每天在他指导下写文章,闲时就陪他谈天说地。“他有几大爱好。”施正东回忆,第一,爱读书,除了书房,就连卧室的四面墙壁上全都是书,而且涉猎广泛,还爱读古书;第二,爱写字,书法很漂亮;第三,爱喝茶,因为是福建漳州人,从小就爱喝乌龙茶;第四,爱运动,跳交际舞、游泳、打网球,都很喜欢,可惜后来晚年中风,腿脚不灵,散步就成了最主要的运动。

他铮铮硬骨,坚韧不拔

熟悉彭老的人都知道,在他儒雅的外表下,有着一份坚韧不拔的气魄。文革期间,许多领导干部、老革命都遭到了冲击。时任江苏省省委副书记的彭冲被批斗得最厉害。1966年8月至1968年2月期间,他被南京大学造反派揪去批斗达200多次,吃了许多苦头。好几次,施正东跟着许排长回家,都没见到他,一问,被关押了。尽管那段日子十分灰暗,但彭冲始终坚韧不拔,抵制“四人帮”的倒行逆施。

彭冲简历

1915年生于福建漳州,193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过学生运动领袖,领导过地下革命工作,历经了战火硝烟的考验。建国后他主政南京、江苏、上海等地,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因病于2010年10月18日12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冲与江苏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副队长、新四军高淳办事处主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独立团政委兼江苏泰州县委书记、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泰州独立团政委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南京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二政委等。主政南京、江苏前后约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