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点孔子 孔子赞成曾点到底为什么?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页 > 论语心解 孔子赞成曾点到底为什么?2011-06-26 19:03:48 本文行家:毕宝魁孔子像      朋友蔡琪说特别喜欢<论语•侍坐>章中曾皙的

首页 > 论语心解 孔子赞成曾点到底为什么?2011-06-26 19:03:48 本文行家:毕宝魁

孔子像      朋友蔡琪说特别喜欢《论语•侍坐》章中曾皙的话,要求我讲解一下,下面就这个问题阐释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参与,不同意见尽管提出,外面共同讨论共同提高。

     《论语•先进》最后一章是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几位弟子课后聊天,孔子问几个弟子的志向。子路、曾皙、冉有都各自谈自己的理想,只有曾皙一边弹琴一边当听客。

最后孔子点名让他表态,他才停止弹琴,把琴放在前面的几案上而发出“铿”的一生,还推托不想说,是孔子反复启发才说出自己的志向和愿望,他的愿望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说,在暮春时节,已经换上春天的衣服了。气候温暖之时,和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十几岁的少年,共同到沂水中去游泳,尽情畅游,然后到鲁国城郊祈祷祭祀的祭坛上休息一会儿,吹吹温煦的和风,然后大家唱着歌就回家了。

      这是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确实很惬意。应该说这种生活状态几乎谁都追求,顺其自然,天气暖和和了就到外面洗洗澡,到高处吹吹风,何其舒适潇洒。

古代衣服比较简单,一般人衣服都带里子,即有里面两层,冬天里面絮上丝绵便是冬衣,到春天把里面的丝绵掏出来就是夹衣,即曾皙说的春服。而经过一个冬天寒冷的煎熬,人们可以到外面尽情享受自然的空气与阳光,多么舒坦。

因此古代特别重视上巳节,后来变成三月三郊游的习俗,便是这种情况。著名的戏曲《杨八姐游春》便以这个节日为背景。所以曾皙的愿望有普遍性,所以孔子叹息赞美他。还有一层意思也要注意,曾皙是平民,不是贵族,因此对生活要求不高。

一般看,普通平民容易满足与快乐。温饱以上便可以快乐。而曾皙这种感受便具有平民性。 但这是日常生活并非需要什么人重用,也不是什么目标,其实与孔子提出的问题和要求的答案不一致。

这里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曾皙的回答是答非所问。前三个人回答的都对题,而曾皙回答的有点离题,如果是考试,曾皙的应该以离题论,但却得到孔子的高度肯定。这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因为是师生间随便的对话,外面也不必去追求什么微言大义。      平心而论,这里确实反映出孔子在追求理想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在极其劳累的时候轻松一下。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论语》孔子这种心情随处可见,这正是普通人都有的心态,孔子是普通人,这种心态的随时流露便是很好证明。不必神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