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书宏合肥工业大学 我的母校合肥工业大学

2017-10-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呵呵,本人是合肥工大毕业的,对于前面大家所说的中国矿大.苏大等不了解,仅就我在合肥工大的四年来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个人对合肥工大各个方面的看法吧

呵呵,本人是合肥工大毕业的,对于前面大家所说的中国矿大、苏大等不了解,仅就我在合肥工大的四年来与大家交流一下我个人对合肥工大各个方面的看法吧,仅供楼主参考: 1、本人为河南考生,2001年高考碰上河南第一批实行3 X(即3 大综合,语文、数学、外语 理化生政史地),真是难为了我们那届考生啊,什么东西都要学的)。

俺的成绩不高,就考了467,仅比重点线453高出了14分(当年总分600分,好象当年河南省状元考了529似乎),当时我第一志愿报考了山东大学、第二志愿报考了吉林大学,第三志愿报考了合肥工业大学,我的班主任看了我的志愿填报情况,对我说你怎么越填越高(现在想想可能他们那年代的人对于合肥工大有很高的认知度,因为合肥工大最辉煌的就是六、七十年代了)?班主任建议我更改志愿,但因我当时有个表哥就在合肥工大,他告诉我现在由于工大没有赶上九十年代的高校大发展潮流,有点衰败,每年的成绩不没有那么高的(当然机械、汽车、计算机、电气等强势专业除外)。

于是我仍然按照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顺序进行了志愿填报,在专业选择上,由于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搞的如火如荼,再加上我当时的生物学的很不错,就无一类外在在三所高校的专业选择上填写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等专业。

2、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很遗憾,与山东大学分数线相差6分。本来我的分数是够上吉林大学的(当年吉大分数线似乎就是重点线,我同班同学比我低了10分去了吉大),但由于我将其放在了第二志愿,没有接到其录取通知书。

很意外,但也是在意料之中,我接到合肥工大的录取通知书(在此,我很感激合肥工大,因为在前两个批次志愿落空之后我几乎绝望了,但当时我不想复读,所以对家人说我宁愿读个专科也不会回去复读,就在此时收到工大的录取通知书实在是很令人激动啊),拿到录取通知书,看到上面的专业不是我所报考的生物类专业,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当时对于这个专业一无所知,家人还找了好几个读过大学的人帮忙问了问,还是搞不清楚究竟是搞什么的,只知道大概跟水泥什么的有点关系吧。

我想,随便什么的,怎么也是个本科呢,就没有再多想什么了。 3、2001年9月入学报道的时候是爸爸陪着来的,由于是生平第一次跨入大学校门,那是相当的兴奋,感觉校园里的一草一物都是那么的好(当时是在屯溪路工大主校区报道的,校园里很多高大的树木,由于是夏日,大树提供了很多阴凉的地方,感觉工大真好)。

就这样在工大开始了4年的生活,第一年,大家都是初次到大学,学习都很卖力,俺当年成绩也排在前列,好象是第11名,当时据说每年奖学金是发每班前12名的(好象特等1名4000元,1等2名2000元,2等3名1000元,3等6名600元似乎),心里特别高兴,但不知道为什么学校拖了很久都没有发,而且最终学工部一纸公告,只发每班前6名,第6-12名发单项奖每人100元(单项奖)就是什么优秀干部奖、卫生公益奖什么的。

为此,当时郁闷了好久呢,毕竟一下子少了500元啊。当时想,学校怎么可以这样呢?随便克扣奖学金?(呵呵,现在想想估计当时学校也是资金紧缺吧) 4、或许是奖学金的诱惑力下降了,或者是入学1年后对周围环境熟悉了,进入大二之后很多人就不那么努力了,我也一样。

这个时候大家要么出去上网、要么待在宿舍里围着一台电脑看电视剧(当时02年电脑还比较少,进入03、04年的时候就一下子多起来了,男生那边几乎人手一台),记得当年那个寻秦记,全班20多个男生就那么围在一起看,没日没夜的看,晚上一直看到12点,白天一下课立马冲回宿舍看,整整1周终于看完了。

这里提一点,在经常性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们这个班上32人,仅有6个是第一志愿过来的,其他全部都是第2、3志愿来的(其中不乏考北大、哈工大、中科大落榜的),由此可见合肥工大的学生质量都是相当不错的。

5、进入大三之后,同学们就开始分化了,一类是打算直接工作的,一类是打算考研究生的。

打算直接工作的那种自然就开始了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除了偶尔上上课,其他时间就在在外面兼职的,有做家教的,有做促销员的,也有写程序的,还有做代理商的(直接与外面多家公司签协议在工大校园内代理销售相关产品),很多同学从这些兼职工作中不仅赚到了自己平生第一笔钱,而且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工大勤工助学中心,这个中心从学校外部联系了不少兼职岗位,并开创性的在学校举办了多次大学生兼职招聘会,那些前来招聘的单位规模质量、参加招聘会的应聘者数量绝不亚于社会上一般性的人才招聘会。

另外一类打算考研究生的则开始了猪狗不如的生活,每天5、6点就起床,晚上12点甚至更晚才回来,绝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自习室。

在这里特别佩服工大学生的学风,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你若想上自习必须早点过去,否则就找不到座位了,我虽然不打算考研究生,但为了几次专业课考试,也曾经去上自习,但很遗憾从主楼1楼走到6楼,再走下来,找了近1个小时,楞是没有找到一个位置。

一气之下不找了,回宿舍自习去。可惜回到宿舍之后,看不上十分钟就忍不住要开电脑。正因为如此,我的大三大四的很多课程成绩都很不如意,甚至还挂了一门。

(在此建议各位还在读书在XDJM,上自习就是要到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宿舍那是睡觉娱乐的地方,不适合自习的,也建议学校能多建几个楼供大家自习啊) 6、四年是个不短的时间,但在人生长河中却是短暂的。

很快进入了大四,鉴于我本人是打算直接工作了,机缘巧合的进入了合肥工大的就业指导中心做学生助理。这个就业中心编制就5、6人,但却负担着每年合肥工大1000多的研究生、5000多的本科生以及上千高职生的就业工作,为了更好的为广大毕业生服务,就业中心设立了学生助理、信息员等岗位,每年在全校范围内招收12名学生助理12名信息员协助处理毕业生就业事宜。

每年7月份,学生们都已经毕业离校,大家可能以为就业中心的老师该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但在工大并非如此,每年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了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准备。

暑假期间他们分做几个分队,分别奔赴东北、华东、华南等地,一方面走访各个企业,了解往届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这个就好象是企业生产了产品卖出去之后而进行的回访一样,很能增加企业对于学校的认知度),另一方面他们了解企业下一年的需求情况,以便根据企业的需求来指导毕业班学生大四的学习、实习重点。

7、合肥工大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咱了解不多,仅就本科生的情况做个简单分析,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一强的人考上研究生(考上的基本都是名校,因为那是他们高中时代的梦想,4年前没有实现,他们想再去尝试,以我们班为例,05年毕业总共32人,有14人考上研究生,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个、浙江大学1个、西安交大2个、上海交大1个、同济大学1个、华东师大1个、东南大学1个、上海大学2个、合肥工大4个,13人全部为公费),大概一半的人会直接工作,剩下的个别同学要么当年考研失败继续考、要么自己有门路进行创业。

下面说下那写直接工作的同学们,一般都是大四上学期就要准备简历进行投递了,我是当年国庆后参加了第一个公司的招聘会,该招聘会一举签下了4个人(包括我,但我一直很奇怪,因为至始至终未向该公司投递简历而仅仅与招聘主管座谈了一次去了解了该公司的详细情况),由于种种原因我放弃了该公司,我的另外3个同学则选择了签约,这样他们就成了我们班第一批成功卖出的人。

后来的2个月里陆陆续续的班上准备找工作的人都卖出去了,我是于当年12月3日与现在的公司签约的,算是比较晚的了。而当年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招聘会是于12月15日拉开帷幕的,由于在就业中心工作的缘故,我得以了解到参加招聘的企业的情况。

应该来说,要招聘我们专业的单位还是不少的,但可惜很多都是空手而回,因为当时班上打算工作的人都已经成功卖出。选择工作的同学有很多在工作之后都表现出相当强的能力,在这里我不得不要提一下我的一个女同学,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一点特别的地方,唯一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是英语特别好,国家六级好象考了95分,工作之后从事外贸工作,仅仅才2年不到时间,他们公司的外贸销售额就翻了几番,或许是受益于近2年的大环境吧,但对她个人来讲,目前已经作为所在公司外贸部总经理的身份出现了,去年她所在部门的销售额好象是400W美圆。

谈到她实在令人汗颜啊。 8、其他的咱们不关心,单就就业来说,如果你对未来的薪资要求不是很高的话,合肥工大的确是首选,当然你如果想要很高的薪水的话也是可以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

2004年网易总裁丁磊亲自前来工大招聘,就以高薪招走了当时在工大小有名气的丁XX。

个人揣测,近年合肥工大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应该在2K左右,其中有月薪7、8K甚至过万的,也有低于1K的。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最后说一句,我很幸运在合肥工大学习生活了4年,如果上天还能够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的话,我想我还会选择合肥工大的,这次不会把他放第三志愿,而是放第一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