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药的功效与作用】中药赤芍药的功效与作用_赤芍药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赤芍药吗?赤芍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赤芍药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赤芍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Chì Sháo Yào [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赤芍药吗?赤芍药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赤芍药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赤芍药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Chì Sháo Yào

【别名】木芍药(崔豹《古今注》),红芍药(《圣济总录》),赤芍(《药品化义》),臭牡丹根(《青海药材》)。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原形态】

①芍药(《诗经》),详白芍药条。

②草芍药(崔豹《古今注》),又名:山芍药、卵叶芍药、参幌子、野芍药。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根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有分枝,外皮棕红色。茎直立,光滑无毛。2回3出复叶,互生,长达25厘米;顶生小叶片最大,倒卵形或阔卵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长达13.5厘米,宽4.6~4.8厘米,侧生小叶片稍小,椭圆状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阔楔形或偏斜形;叶柄长14厘米。花单生于茎顶;萼片3~5,淡绿色或淡红色;花瓣通常6~8,倒卵形,先端钝,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通常为3,离生,无毛。蓇葖果长圆形,表面粗糙,成熟时开裂。种子近球形,蓝黑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长在阔叶林下及山沟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安徽等地。

③川赤芍,又名:毛果赤芍。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圆柱形,单一或分歧,外皮灰褐色。茎圆柱形,有时略带紫色,光滑无毛,有纵棱。2回3出羽状复叶,互生;具柄;小叶片再2~4深裂,深裂片再裂成细小裂片,稀有不裂者,最终裂片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尖或锐尖,宽6~18毫米,上面绿色。花顶生,通常每茎着生2~3朵,有时仅一花发育,直径6~9厘米,红色;萼片5,绿色,卵形;花瓣通常7枚,广倒卵形,边缘不整齐,先端常凹缺;雄蕊多数,花丝淡黄色或淡红色,花药黄色。蓇葖果2~5,密被黄色细绒毛。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山坡丛林下、草坡上。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山西、甘肃、新疆、青海等地。

【生境分布】主产内蒙占、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所产的赤芍药,以芍药的根为主,部分为草芍药的根。西南一带所产的赤芍药,以川赤芍的根为主。上述商品中,以内蒙古多伦所产的质量最佳,特称为多伦赤芍。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两端粗细近于相等,稍弯曲,长10~36厘米,径约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纵皱纹,手搓之则外皮易脱落,显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层窄,呈类粉红色,中央髓部小,木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以根条粗长,外皮易脱落,皱纹粗而深,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化学成份】

芍药的根含芍药甙。

草芍药的根含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糖、淀粉、粘液质、蛋白质等。另含苯甲酸约0.92%。

芍药属植物大都含芍药甙,根中含量1.8~7.3%,全在根皮部分;叶中含量1~1.1%。参见白芍药条。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

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

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血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②《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③《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①治妇人气血不和,心胸烦闷,不思饮食,四肢少力,头目昏眩,身体疼痛:牡丹皮、白茯苓、赤芍药、吴白芷、甘草各一两,柴胡三两(去芦)。上六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姜、枣,煎至七分,温服,食后临卧各-服。(《博济方》赤芍药散)

②治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香附子、赤芍药。上等分,为末,盐一捻,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服,食前。(《圣惠方》如神散)

③治衄血不止:赤芍药为末,水服二钱匕。(《事林广记》)

④治赤痢多腹痛不可忍:赤芍药二两,黄柏二两(以蜜拌合涂炙令尽,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淡浆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亦芍药散)

⑤治血痢腹痛:赤芍药、黄柏(去粗皮,炙)、地榆各一两。上三味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浆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芍药汤)

⑥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博济方》)

⑦治急性乳腺炎:赤芍一至二两,生甘草二钱。水煎服。如发热加黄芩,另用白蔹根、食盐少许捣敷患处。(《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酸苦,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④《本草衍义》:味涩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