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楷的儿子 熊光楷上将:态度强硬的战略专家

2017-05-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熊光楷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作为一位国际战略专家,他对美国问题和台湾问题发表的谈话,曾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注意.这不仅因为熊光楷

 熊光楷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作为一位国际战略专家,他对美国问题和台湾问题发表的谈话,曾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注意。这不仅因为熊光楷长期担任中国军队与美国国防部的对话代表,主管中国军方的对外关系,还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的军方成员,更因为他是军事谋略专家,从国际战略的高度分析美国,研究台湾……

如果你们现在攻击我们,我们能够打回去。所以,别再提那些威胁。———熊光楷

一门四教授

熊光楷1939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冈上镇月池村,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知识分子。

熊光楷的祖父熊葆荪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商学院兼任教授。父亲熊大惠在江西读完初中后来到上海,在南洋中学读高中,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又考上赴美公费留学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曾任铁道管理学院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熊大惠在外贸学院担任教授。熊光楷的母亲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哥哥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光楷家一门四教授,可以说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1953年,熊光楷入延安中学读高中,1956年毕业,毕业时熊光楷本想考北京大学,打算报考数学力学系。以他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十拿九稳,而他却被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后改称解放军外语学院)提前录取,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提前录取”,改变了熊光楷的命运。

因一篇报道被解放军外语学际提前录取

作家叶永烈曾经问起熊光楷当年是怎么被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看中的,熊光楷拿出一张1956年5月14日《解放日报》的复印件,上面有一篇报道,题目是《延安中学开“三好”积极分子大会》。报道中说:

最近,本市延安中学举行了“三好”积极分子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三百一十八个“三好”积极分子和学校的党、行政、青年团和工会代表、教师代表。会上有十一个“三好”积极分子介绍了他们在学习方面、社会工作和锻炼身体方面获得的成绩和经验……高三乙班的熊光楷是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优良,上学期除语文是80分以上外,其他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他的身体强健。在最近举行的本校运动会上,他的1000米赛跑,获得全校第一名;1500米赛跑,获得了第二名,打破了上届比赛的学校最高纪录。由于他进行全面锻炼,他的已经测验了的项目都达到了劳卫制一级标准。

这篇报道,勾勒出熊光楷高三毕业时的“三好”学生形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熊光楷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所以担任了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这样拔尖的高中毕业生,理所当然被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拔”去。从此,熊光楷穿上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熊光楷在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英语,由于成绩优秀,以三年时间拿到了四年大学本科文凭。熊光楷195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7月毕业后被授予中尉军衔,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情报部资料室工作,很快被提升为上尉。

给叶剑英元帅当同声翻译

1960年9月,21岁的熊光楷被派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武官处工作,历任英文翻译、参谋、武官秘书,工作7年之后,熊光楷回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工作。

1971年9月13日,林彪葬身蒙古大漠之后,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叶剑英办公室的人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得知熊光楷的英语不错,于是在叶剑英看英语原版电影时,调熊光楷来做同声翻译。当时,熊光楷已回国4年,时值“文革”,他很少接触英语,突然接到这样的任务,不免有些忐忑。何况他事先没有看过叶剑英看的那些电影,若边看边译,容易出错,所以他出门时顺便带了一本《英汉词典》。

到了位于北京后海的叶剑英家里,熊光楷问了工作人员,才得知放的电影是《丘吉尔》。熊光楷赶紧从《英汉词典》中查丘吉尔的条目,了解丘吉尔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