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久老婆 王平久:歌曲要反映老百姓心声 走到哪里都能被接受

2017-1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2日,文化名人王平久做客中国文明网.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文明网 王跃跃 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文明网在线访谈.我

9月2日,文化名人王平久做客中国文明网。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文明网 王跃跃 摄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文明网在线访谈。我现在在这里给大家提几首最近几年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歌,比如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欢迎你》,2009年建国60周年大庆的时候大家都听到的《国家》,以及在今年建党90周年之前听到的另外一首歌《民生》,这几首歌的共同点现在坐在我身边,也就是这几首歌的作词人王平久老师坐在我身边和大家聊聊他的艺术人生和一些感悟。

    王平久: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民生》这首歌推出来之后反响也是非常不错的,从您这方面得到的信息来看,有没有在《国家》的那首歌的那种回馈的热度?

    王平久:实际上《民生》这首歌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过《国家》这首歌,因为《国家》这首歌在老百姓心目中流传得确实很深了,无论是社区还是学校还是小孩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民生》还在推广的过程中。从现在歌曲推广的规律来看,一首歌从开始到深入人心没有两年是不可能的。 现在像以前一样一夜之间火一首歌不太可能。

    主持人:比如刚才举的例子《国家》或者是《北京欢迎你》一下子就红了,从推出到事件发生时间也就半年时间。

    王平久:我更正一下,《北京欢迎你》是我策划的,写词是林夕。但是《北京欢迎你》我们整整准备了四年的时间,不像大家所看到的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定位准,然后找人写词,最重要的是推广怎么去做,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志愿者们来得通过长期的储备才可以,感觉到这个歌一夜之间火了,实际上在推广过程中我们是从2008年4月30日发布出来的,真正到奥运会结束后才被大家关注。

    王平久:这个过程也是很长的,其实我们在做一首歌曲推广的过程中,在策划包括在写词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长线战斗的准备。尤其像这些主流歌曲如果你不能把握时代特征,如果不能让别人感觉到这个歌好听,不是老百姓心声的话很难得到推广。歌好以后最重要的是推广方法也要非常到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