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影评: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

2018-04-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武林外传>电影版应当是内地第一部剧集走红以后登上大银幕的剧场版作品,这种在西方稀松平常的影视合流方式,终于被与时俱进的中国文艺界成功复制了.从观影效果来看,尚敬成为内地第一位亿元处女导演问题不大,毕竟,电影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从搞笑方式上来看,<武林外传>其实就是无厘头式的,从剧集开始,我就认定<武林外传>的喜剧路数与星爷完全一致,什么拼贴.解构.戏仿.穿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均与港式无厘头如出一辙,要说区别,也就是语言换了菜系――撒尿鱼丸变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武林外传》电影版应当是内地第一部剧集走红以后登上大银幕的剧场版作品,这种在西方稀松平常的影视合流方式,终于被与时俱进的中国文艺界成功复制了。从观影效果来看,尚敬成为内地第一位亿元处女导演问题不大,毕竟,电影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

从搞笑方式上来看,《武林外传》其实就是无厘头式的,从剧集开始,我就认定《武林外传》的喜剧路数与星爷完全一致,什么拼贴、解构、戏仿、穿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均与港式无厘头如出一辙,要说区别,也就是语言换了菜系――撒尿鱼丸变成了四喜丸子(在电影中,闫妮的陕言、倪虹洁的沪语、沙溢的东北腔和裴志诚的河南话无疑构成了一道方言拼盘)。模仿电视购物节目、突然大唱卡拉OK,则分别让我想起《食神》和《大话西游》――当然,家英叔的《Only You》后无来者。同样,原剧集中强烈的现实隐喻也贯穿到了电影里,房地产再次被抬到了风口浪尖,官商勾结炒作房地产泡沫的故事是无数底层观众心中的怨念,年下拿这帮想象中的敌人解解气,当然符合观众心理学的要求。此外,在电影版中,导演明显强调了视觉奇观的营造,毕竟是大银幕,动作戏分大大加强,“排山倒海”和“葵花点穴手”在剧集里无非是搞笑的包袱,但在电影里,都是拿真金白银的特效砸出来的(顺带说一句,片头倪虹洁飞檐走壁水上漂的那场威亚戏略显穿梆,替身的身材发福了)。

但是――华丽的“但是”再次现身――《武林外传》电影版,也仅仅是保持了电视剧的一贯水准而已。我不是否定电视剧的价值(特别是美剧),不过让我在黑漆抹乌的电影院里坐上90分钟,仅仅是国产电视剧的水准?还拿鼎盛期的星爷说事:在无厘头的外表下,一定会有个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而且,电影毕竟是电影,电视剧六人行群P不要紧,电影还是要线索人物都相对集中才行,群戏不好拍,要么像《十月围城》那样串糖葫芦,要么像《建国大业》一样春晚化――可惜,《武林外传》中的人物组合像没煮熟的猪血丸子一样散掉了,大嘴毫无戏剧功能,秀才成了纯报幕的,大反派姬无力则如我所料般成了最抢戏的人物。而另一个反派裴志诚在前半段的表现更是拉风,所有的戏剧矛盾几乎都是由他而起:开发房地产、招来姬无力、被潘公公追杀,而且跟小三还有场恋爱《传奇》,是个十分立体的人物(国产电影里反派比正方更立体已经是通病了,《赵氏孤儿》里的屠岸贾、《让子弹飞》里汤师爷都是证据)。不过裴志诚的出现和消失都有点不合逻辑:刚开场被郭芙蓉“排”飞窗外装死,一来与剧情无关,二来也不合他的官方身份;最后裴志诚自缢则太仓促,明显准备不足。至于最后一场打Boss,实在是有些令人失望。本来我期待着看一场《九品芝麻官》式的公堂过审好戏――包袱套包袱、悬念转悬念,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意思,什么朝廷黑手、地方县令(午马的表演很精彩,我乐翻了)、六扇门帮派,再加上七侠镇的一干人马,绞成一团,可以出人意料的地方太多了。结果,就布置了一屋子莫名其妙的机关,再打得纷纷吐血,最后也不用智力设局,硬桥硬马杀将过去,这就算结了。可能是尚导演刻意追求武侠片效果?――我注意到本片的某些场景特别突出了血腥的成分。

话说回来,跟最近公映的几部大片比,《武林外传》便丝毫不落下风了,并不单指国产片,还包括《创 战纪》和《青蜂侠》。

如果您年下想去看部电影找找乐子,我强烈推荐《武林外传》(不过未成年人不宜),其实,现在能达到国产电视剧、特别是国产优秀电视剧质量的国产电影不多。

知足长乐。

娱乐化:老饭新炒

电视版《武林外传》被称为中国的第一部武侠类“情境喜剧”(情境喜剧是美国电视里的重要类型剧,如《六人行》、《生活大爆炸》等,编剧宁财神也曾说过《武林外传》是中国武侠版的“六人行”),编导将故事背景、情景设置等进行了中国化,如第六集“杨蕙兰比武招郎君”的故事,在中国的武侠文化里屡见不鲜。

电视版的珠玉在前,电影版基本上保留着电视剧的娱乐风格,如影片穿插的动画场面,以比较夸张的方式带出剧情,而这本身与电影的真人演绎的方式看似不太协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体现出《武林外传》本身的娱乐性。更何况,电影里的佟掌柜、郭芙蓉、白秀才、小六等人物的性格形象与设置,也保持着电视版的喜剧性,如佟掌柜的“我滴神额”、郭芙蓉的“排山倒海掌”等,无不延续着电视版的喜剧性。

而且,影片在这些娱乐性里融入了不少普世性的、感人的因素,如小六对无双的“临终遗言”的那番话,特别是“无双,其实,这么些年你一直在我这,你愿意做我七舅老爷三外甥女的儿媳妇么?”这句,放在影片里的情境之下既有喜剧性又有感人的效果。

现实性:房子的苦恼

导演尚敬曾在创作谈阐述本片“后现代狂欢趣味和紧贴现实的主流价值观表达将融为一体。所谓:貌似古代,神在现代,借古说今,寓教于乐。这是《武林外传》的精髓”。电视版《武林外传》是将现实生活里的情义等融合在古装武侠剧里,而电影版进一步的涉及到了婚后的房子问题——房子问题也是现实生活里很多青年男男女女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影片里的一幕,房价在房地产商与不明真相的镇民的不断哄抬下,不断的增长,而一块原本不值钱的土地在转眼间瞬即翻番,镇民们纷相排队以图买到一套房子,郭芙蓉则在转手卖给佟掌柜的过程里赚取差价……近几年国民生活里的房价问题被戏谑的通过夸张的表演与场境表现出来,何况还有“小三”、电视广告等现实生活里的常见问题。

当年电影研究者蔡洪声在《香港的喜剧电影》一文里认为电影在香港同时具有“社会阅读模式”与“娱乐模式”,前者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使得观众对社会现实获得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后者则强调为观众提供消遣功能。而无疑,尚敬导演的电影版《武林外传》也是这样一部同时具有两种模式的武侠喜剧片,在笑里认识、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但不管生活的现实如何艰难,最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集合电视剧原班人马打造的。昨日该片在南京新街口影城试片,收获了不少笑声。阔别五年,“同福客栈”里发生了不少新鲜事,闫妮饰演的佟掌柜与沙溢饰演的白展堂、姚晨饰演的郭芙蓉与喻恩泰饰演的吕秀才,两对欢喜冤家都结成百年好合,郭芙蓉已有孕在身。生活在同福客栈里的两家人与整个七侠镇这回都为房子发起了狂。看片结束后,观众普遍表示认可:影版《武林外传》虽然某些桥段难免似曾相识,但搞笑“不低级”、“不恶搞”、“不恶俗”、“不山寨”。同时,虽然是古装喜剧,但电影版《武林外传》讲的是现代人的喜怒哀乐,“讽刺现实”比较给力。佟掌柜开骂开发商那一段,实在是让人感觉痛快淋漓。

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大多都和房子有关,《武林外传》把买楼、炒房等现实移植到古代,《开心万岁》反映的是香港的蜗居生活,《房不剩房》中李念再次和房奴结缘,就连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3》中,灰太狼也遭遇了“强拆”。电影里出现如此多的“房事”,《武林外传》编剧宁财神认为,“房子是这个民族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困境,大家都来关注这个,很正常”,电影关注这个,也是让观众从银幕上获得一些宣泄和启发。电影中,郭芙蓉和吕秀才花五十两银子只买到一个牛棚,白展堂也天天缠着老婆要买房。起初不屑买房的佟掌柜在全镇人都为房子疯狂的气氛中,终于也一头栽入房市。在片中她以颇为内行的语气分析道:房价太高,老百姓的钱都拿去买房,没钱消费,经济就会低迷,公司都会裁员,老百姓就会失业,更加没钱买房,房价虚高和经济低迷恶性循环,最后就会造成大崩盘。这一系列情节看得观众“心有戚戚”。片中有一段佟掌柜痛骂开发商的戏份,影迷大呼痛快,导演尚敬笑言,这段戏份,闫妮的台词是完整保留下来的,他也借佟掌柜之口出了口大家心中的“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