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观剧|话剧《窦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上游观剧|话剧《窦娥》: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2017-1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先锋实验话剧<窦娥>丁一滕导演作品2017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首演重庆国泰中心4月20-21日演出在传统文化语境里,解读关汉卿名作<窦娥冤>总绕不过封建压迫与反抗的主题.被侮辱和伤害的窦娥代表了封建社会很大一批底层妇女形象,她们默默承受着不公正人生,窒息却发不了声,必须等到死亡这种极端时刻来临,才可能发出撼天动地的呐喊,被人听见. 原著里,窦娥泣血指天发出三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皆一一应验,不但震惊了几百年前的读者和观众,也穿越时间的长河影响至今,以至于"窦娥

先锋实验话剧《窦娥》丁一滕导演作品2017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首演重庆国泰中心4月20-21日演出在传统文化语境里,解读关汉卿名作《窦娥冤》总绕不过封建压迫与反抗的主题。被侮辱和伤害的窦娥代表了封建社会很大一批底层妇女形象,她们默默承受着不公正人生,窒息却发不了声,必须等到死亡这种极端时刻来临,才可能发出撼天动地的呐喊,被人听见。

原著里,窦娥泣血指天发出三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亢旱三年皆一一应验,不但震惊了几百年前的读者和观众,也穿越时间的长河影响至今,以至于“窦娥冤”也成了现代汉语里最为普遍使用的典故之一。可见窦娥的千古奇冤,多么深入人心。倘若延续“伸冤”的传统主题演绎,难免陷入陈词滥调,少了很多意趣。于是90后话剧新秀丁一滕脑洞大开,带来了一版全新的《窦娥》。他曾在著名的丹麦欧丁剧团学习工作,接受西方先锋戏剧熏陶多年,创作中自然引入许多前沿戏剧手法,与传统题材实现嫁接。一开场便令人印象深刻。黑暗中一束光打在窦娥惨白的脸上,气氛阴森可怖,一段诡异的视频投影在舞台后方高悬的幕布,运用拍恐怖片一样的镜头简单讲述窦娥身世,再让剧中蔡婆、张二驴等角色一个个从舞台中央的棺材中爬出来,自叙身世……简直毛骨悚然。惨淡的氛围随着剧情推进有所纾解,悲剧中安排了不少笑点,大概这也是想告诉观众,搞笑也是悲剧的另一种表达。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整部作品的哲学色彩。比如尾声部分窦娥喊话工作人员播放vcr、演员突破第四堵墙来到观众席撒糖等,虽然好玩,却也难免突兀,与上半场相比有些违和,显得头重脚轻。

自导自演,90后丁一滕是个很有想法的新锐导演。他在采访时说,自己反串窦娥是希望模糊性别状态,用一种超日常的舞台美学去诠释窦娥这个具有某种刚性能量的悲剧角色。这个点子来自他在欧丁剧团的经历,他很坦然被解读为某种噱头,有种隐晦的诗意之美。
事实上,这部作品里窦娥的孤独比冤屈本身更令人唏嘘。正如丁一滕自己说,“我觉得原著里窦娥还不够孤独,她还有同伴,蔡婆一直都在他这一边。但我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视角看,窦娥会是非常孤独的,这种孤独不仅是她只身一人,而且是她自我的封闭,她始终拒绝这个世界。”
如果没有搞笑的结尾,整部作品或许更能得到升华。落幕前窦娥独白里引用了加缪《局外人》的句子:“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依然是幸福的。”字字泣血,听者动容,于是很容易想起里尔克的诗:“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