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续田中信 银行资管大佬马续田离职交行:赴中信银行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前,银行理财部门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产管理类机构,除了每年给客户创造三四千亿元财产性收入外,还给银行业贡献了超过千亿元的中间业务

当前,银行理财部门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产管理类机构,除了每年给客户创造三四千亿元财产性收入外,还给银行业贡献了超过千亿元的中间业务收入。但是,资产管理要真正成为引领银行经营革命的主力,还有很多基础工作必须完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定位和自身的转型。

第一,确立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主营业务的战略定位,大幅提升其利润贡献。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主营业务就是存贷汇,今后要增加到存贷汇理四大主营业务。其中“理”就是理财业务,即资产管理业务。各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势下,要明确把资产管理作为本行的战略性业务来抓,把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和利润指标列入全行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纳入分行行长综合经营考核的核心指标。

明确了主营业务的经营定位,理财中间业务收入对全行利润的贡献也会显著增加。

据统计,目前国内理财业务领先大行的理财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本行第一大中间业务收入品种。今后,只要沿着主营业务定位的发展,我国银行业理财中间业务收入的利润贡献度也一定会达到国际领先银行的水平。

第二,加快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源的步伐,参与统一资管市场的公平竞争。银行理财业务下一步的转型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能否在今后几年真正带动商业银行的经营革命。最近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理财必须回归资管本源,贯彻栅栏原则,打破刚性兑付这样一些转型方向。

各商业银行应该按照《通知》要求,加快理财业务转型。一是摆脱影子银行之名,打破刚性兑付。

银行理财业务必须要回归真正的资产管理本源,用市场化的资产管理投资理念开展业务。二是摆脱“非标”依赖症。三是找准转型定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不同股东背景、不同业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其资产管理业务在转型中的定位是有区别的,因此一定要找准定位。

国际资产管理行业的经验和业务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综合服务商模式、核心服务商模式和专业服务商模式。综合服务商模式涵盖广义的资产管理范围的全部业务:资产管理(狭义)、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三位一体的服务,这对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和客户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

国际上JP摩根、德意志银行、瑞银和瑞士信贷等都采用综合服务商模式。核心服务商模式则是在三种具体业务中取两种,比如“财富管理 资产管理”,像汇丰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就是这类模式;或者“投资银行 资产管理”的模式,例如贝莱德、高盛等。

专业服务商模式则纯粹在狭义的资产管理细分领域,专门从事投资理财的资产管理服务,比如国际上流行的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国内的公募基金行业等。

对我国大型银行来说,要争取成为综合服务商。也只有成为综合服务商,才能真正完成引领中国银行业经营革命的使命。

第三,抓紧理财事业部制改革,激发体制机制创新活力。银行理财参与统一资管市场的竞争,如果仍然采取传统银行内部业务部门的体制设置,延续银行类似大锅饭的薪酬体制,长期看将难以立足。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如果没有一套适应市场化要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全员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面对完全市场化的信托、基金、券商和保险等市场化同业的竞争,银行将处于全面被动地位。

《通知》确立的理财事业部制改革方向,应该说为银行理财的长远竞争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事业部制的核心是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要给予理财事业部充分的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实行事业部制后,对理财专业队伍要实行“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人事薪酬制度,才能真正激发活力,参与市场平等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