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福建武夷山旅游景点大全

2018-0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九曲溪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所以叫九曲溪,是因为这条溪弯弯曲曲的,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段,分为九曲.一曲就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武夷山前,睛川一带.它的景色畅旷豁达,附近有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过了一曲后右折,从浴香潭北上,就是二曲.二曲是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与大王峰隔溪相对伫立在溪水旁.这段主要景点有:玉女峰.仙榜岩.仙馆岩等.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湾环,就是三曲.三曲南崖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三曲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等.由卧龙潭,

九曲溪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之所以叫九曲溪,是因为这条溪弯弯曲曲的,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段,分为九曲。一曲就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武夷山前,睛川一带。它的景色畅旷豁达,附近有大王峰、幔亭峰、狮子峰和观音岩。过了一曲后右折,从浴香潭北上,就是二曲。二曲是一段幽深险峭的峡谷,玉女峰就在二曲西侧,与大王峰隔溪相对伫立在溪水旁。这段主要景点有:玉女峰、仙榜岩、仙馆岩等。经雷磕滩,溪水折而向南,形成一人湾环,就是三曲。三曲南崖的小藏峰有闻名于世的“架壑船棺”。三曲主要景点有:小藏峰、仙游岩、升日峰等。

由卧龙潭,向北至古锥滩的这段,为四曲。四曲胜景是隔溪对峙地两座巍巍巨岩,“四曲”也是《西游记》拍摄小白龙出世的地方,四曲景点有:大藏峰、仙钓台、御茶园、小九曲等。从题诗岩、小九曲北上至平林渡口的这段为五曲。五曲是九曲中最为开阔的地方,这里有林木葱郁的平林洲,主要景点有:云窝、武夷精舍、茶洞、隐屏峰等。

由五曲经北至老鸦滩为六曲。六曲是九曲溪中最短的一曲,但其景色又为最胜,主要景点有:天游峰、晒布岩、仙掌峰、响声岩。经老鸦滩,至百花庄附近的獭控滩,是七曲。七曲的北岸有武夷山风景区最高峰——三仰峰,除外还有景点天壶峰、琅岩等。芙蓉滩东西为八曲。八曲里面怪石争奇斗巧,有上水狮石、下水龟石等石景 。从幛岩附近的浅滩至齐云峰下的星村镇,就是九曲,九曲尽头是星村,主要景点有:齐云峰、白云岩、双狮戏球石等。它们整体形成九曲清溪绕青峰的美妙景观,一般游览的主要方式是九曲溪漂流,乘坐竹筏泛溪观赏山景。

天游峰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中的六曲溪北面,地处景区中心位置。它十分的有名气,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之称。天游峰几乎是每个游览武夷山水的人都会造访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更多角度的欣赏九曲溪环绕着武夷山的壮观景象。

天游峰适合早晨游览,尤其是雨后的清晨,因为这个时候看到云海的几率会比较大。它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当有云海的时候,在天游峰,仿佛置身于仙境,遨游于天宫,故名“天游”。天游峰有上、下之分,一览亭左方为上天游;下了崎岖丘,沿胡麻涧一带,为下天游。上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是一座绝好的武夷山水观赏台,从这里凭栏四望,武夷山山水尽收眼底。

一般游客喜欢前行至茶洞处攀爬正道,上下约1个半小时左右。喜欢挑战的也可以考虑从接笋峰的小路上天游,道路更为陡峭,也更为费时费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决定是否需要攀顶,爬不动的爬到半山亭即可原路返回,半山亭后的路就开始陡峭了。攀顶后无需原路折返,山后有数条道路皆可走,森林清幽,别有一番风味。沿路涧旁的石壁上,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走到山下九曲溪旁时,别忘了回望天游山下的晒布岩,这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大的岩石。

虎啸岩位于二曲溪南,在玉女峰和一线天的中间,是武夷山的南线知名景点之一,“虎溪灵洞”4个大字高勒于岩上。“虎啸”之说,来自岩上的一个巨洞,传说风穿过洞口,便发出怒吼,如同虎啸,所以叫做虎啸岩。

虎啸岩一般都和一线天放一起游玩,从一线天出来后就是虎啸岩。它是整个武夷山景区中唯一可与天游峰的陡峭惊险程度一较高下的地方,但登高后的美景也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虎啸岩的景点有好汉坡,听名字就可想而知的难走。确实,走上去会有点累,岩阶旁边就是悬崖,台阶又比较窄,在人多的时候不太好停下休息,需要一直往前。虎啸岩的终点是定命桥,但这不是最高点,离定命桥不远有一处观景台,是虎啸岩眺望山川视野最好的地方,可以看到武夷三十六峰的面貌。另外,说到虎啸岩一般都会想到著名的虎啸八景,不妨寻找一下,不过现在已经很难找全了。下虎啸处还有景点天成禅院,就位于虎啸岩的崖下,深山藏古寺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可以一同游览。

大红袍景区的名字源于景区内的大红袍母树,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它生长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龙窠中,目前的大红袍母树仅剩几株,极为名贵。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牛栏坑、永乐禅寺、大红袍、三花峰、磊石岩、马头岩、悟源洞、杜辖岩。主要是看武夷山最大的寺庙天心永乐禅寺及被传为神茶的大红袍。

看大红袍母树是要走一段路的,一路走进去,左面山崖,右面都是茶园。一垄一垄的,各品种都有,但均为岩茶,大红袍是其中的一种。可以了解下武夷岩茶的来历和品种,长些知识,还是不错的。母树是在岩壁上的,现在已经不产茶了,之前的产量也十分稀少,据说仅供中央的。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主席送了他四两,而大红袍母树一年产量才十两!如果想买些普通的大红袍茶叶,可以在旁边休息区购买,这里的大红袍茶叶袋很受欢迎,生意很好的,还有号称用大红袍茶叶煮的茶叶蛋。

除了大红袍母树,景区另外个值得看的点是永乐禅寺,寺院永乐禅寺的建筑十分宏伟,寺庙沿中轴线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堂、禅堂、客堂、香客楼等建筑。楼阁巍峨,在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深幽典雅,可以随意逛逛。

青龙大瀑布位于武夷山九曲溪的上游,瀑布周围的森木十分茂密,森林群落近乎原始,所以空气非常的好。中亚热带的生物物种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峡谷游道两边挂牌的珍稀观赏树种就有100多种,来此可以看到许多平时比较难见的珍稀树种。

最主要的景点就是瀑布本身,青龙大瀑布由三级大瀑布群组合而成,深谷绝壁上,一条大瀑布犹如青龙从峡谷间呼啸而出,气势宏伟壮观。它长200多米,落差120多米,最宽处40余米,呈阶梯状。一道道水波飞流而下,直泻深谷,真切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无法抗拒的魅力。到了地方后,需要过个小桥,这个小桥也算这里的一个景点,叫做“一步桥”,原因就是桥很短,可一步跨越,跨过这一步即进入青龙大瀑布景区。其他景区景点有石乳青冈、灵蛇炼石、青蜥望水、乱石粼波、通天桥、翠玉朦胧、十八重山等。都是指这里的各种自然景象。

在石头上的树叫青冈,灵蛇炼石是指弯弯曲曲的树根像蛇一样缠绕在岩石上。通天桥是进入岩生群落前的一座桥。过桥后就是原始森林区,能看到岩生植物群落、滕生植物群落。翠玉朦胧是指在瀑布底下,溪水平缓的地段会形成潭,潭水碧绿,就像天然的翠玉。青龙大瀑布的正方有一重重高山,即为十八重山。远离人群、看瀑布,亲近自然,爬爬山,呼吸新鲜空气,就是来此的主要目的。

一线天又称一字天,位于武夷山群峰南端之二曲溪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里。该处有一座巨岩,宛若城廓,名甫灵岩。岩倾斜而出,覆盖三个毗邻的山洞,其顶有裂隙100余丈,宽不及1米。探身洞中,仰观崖顶裂隙,可见天光一线奇景,此即“一线天”。

三洞名伏羲、灵岩、风洞,前后通连,由一线天兜进的风,转从风洞而出,迅疾不停,到此顿觉凉爽。灵岩洞终年滴水,汇成一壑清泉,叫圣水。洞南有一座巍岩,名楼阁,传说中谓之神仙楼阁,岩壁题刻颇多。另有兰岩、石门诸胜。

此间主要景点有:楼阁岩和蓝岩(天心明月)、石门岩(石门飞泉)等。在一线天的天崖缝中,时常有罕见的哺乳动物白蝙蝠,洞边有竹中奇珍四方竹。右边是伏羲洞,中间为风洞,左为灵岩洞。一线天洞内非常黑,最好自己带手电筒,门口有租,价格约为5元/次。进洞前一定要带上帽子,否则可能接到“蝙蝠粪”。另外身材胖的人请量力而行。

武夷宫景区是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又称“武夷宫”,景区位于九曲溪筏游的终点晴川,前临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构林立,为游客集中辐辏之处。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胜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宫院。初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宋扩建至300多间,为宋代六大名观之一,后毁于历年战火。现存两口龙井和万年宫、三清殿。

三清殿现在是国际兰亭学院所在地,殿内有四块珍贵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龚一清和现代郭沫若游武夷的诗题。万年宫现在是朱熹纪念馆,宫内有两株千年桂树,相传是南唐保大二年(944年)李良佐建观时所栽。以后枯死一株,到了宋代,朱熹补种了一株。两株桂树龙盘蛇曲,被称为“桂花王”。

武夷宫位于一曲大王峰下,步行或打的都十分方便。游览时间一般为1-2小时,通常是乘竹筏上岸后到武夷宫景区游览,九曲竹筏漂流与武夷宫正好半日行程。

武夷山水帘洞位于章堂涧之北。有一线小飞瀑自霞滨岩顶飞泻而下,称为小水帘洞,拾级而上,即抵水帘洞。洞顶危岩斜覆,洞穴深藏于收敛的岩腰之内。洞口斜向大敞,洞顶凉爽遮阳。两股飞泉倾泻自百余米的斜覆岩顶,宛若两条游龙喷射龙涎,飘洒山间。

从山北桂林路口的芙蓉岩进入慧苑坑,再从售票亭边的斜岭折而右上,就能来到水帘洞。或从大红袍处沿山而上也可。水帘洞也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度和宽度均超百米;水帘洞的水帘,最宽时足有4米左右。

水帘洞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宽各一百多米。洞门前终年流淌的两股清泉,从一百多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如悬挂的两幅珠帘。水帘洞内,轩爽敞亮,可容数百人。岩壁上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活源”两字最为著名。洞口外磴道的右侧,是碧绿沉翠的浴龙池。

峰顶古木参天,有天鉴池、投龙洞、仙鹤岩、升真观遗址诸胜。峰高数百仞,形如巨大纱帽,俗称纱帽岩。南壁直立裂罅,宽尺许,原有重叠架设木梯和岩壁踏脚石孔可攀,现已新建钢筋水泥扶栏和阶梯。

它雄踞九曲溪口北面,是进入九曲溪的第一峰。大王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

大王峰四周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这是一条直上直下的裂罅,宽仅尺许,中凿石级,可拾级盘旋而上。裂罅越高越窄,有的地方登临者需侧身缩腹,手足并用而过。明代徐霞客称其为武夷三大险径之一。峰腰有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有天鉴池,池水极清沏,虽旱不竭。池上流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从这里再升一梯,有升真观故址。从观左拾级而上,则为通天台。再往上登数十步,便到了大王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