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胀气偏方大全 分享治疗胃胀气的民间偏方

2017-07-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胃胀气怎么办?你是否有每次饭后会感到胃胀气不舒服,甚至有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呢?长期饮食不规律.狼吞虎咽.精神压力等都会引起胃胀气.胃胀气往往表现为饭后饱胀.嗳气.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便秘或便稀等. 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被肠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

胃胀气怎么办?你是否有每次饭后会感到胃胀气不舒服,甚至有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呢?长期饮食不规律、狼吞虎咽、精神压力等都会引起胃胀气。胃胀气往往表现为饭后饱胀、嗳气、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或便秘或便稀等。

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被肠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长期的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消化不良只是临床上的表现,需与早期胃癌、胰、胆、肝脏疾病相鉴别,所以消化不良患者应及早就医。

胃肠道胀气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常表现为嗳气、腹胀腹痛和失气(放屁)。

胃肠道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吃进去的食物,通过胃肠壁的肌肉蠕动,以及消化液中的消化酶、胆汁等参与完成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然而,胃肠道的“工作”并不总是都能顺利完成的,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经历。这些不适大多可自愈,但如果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这个时候应该及时就医。

1.脾胃虚弱型,表现为不思饮食、喜热喜揉按、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可采用:砂仁10克、陈皮6克、山药2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党参12克、白术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2.饮食积滞型,表现为不能按压,按压会加重不舒服症状,呃气恶心,打嗝后有腐臭味。可采用:焦山楂30克、炒枳壳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完,饭后服用;神曲15克,陈皮、香附各10克,鸡内金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炒枳实、厚朴各6克,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厚朴、苍术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山楂15克、莱菔子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3.情志郁结型,一般表现为心烦易怒、两胁作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柴胡、炒枳实各6克,白芍10克,甘草3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炒枳壳10克、炒白术12克、焦山楂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砂仁、栀子各6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川芎5克、香附10克、神曲15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

4.脾胃虚寒型:症状:胃腹满胀,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喜暖喜按,进热饮、热食则舒,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胖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迟。治疗:理中汤或厚姜半甘参汤。

5.湿热蕴结型:症状:胃腹胀满,恶心欲呕,心中烦闷,口渴不欲多饮,时时汗出,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疗:扶正调胃散十号方。

6.实热内结:腹满持续,或腹部硬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手足汗出,潮热谵语;脉沉实,或迟而有力,舌苔黄燥或焦裂起刺。治疗:大承气汤、扶正调胃散四号方。注意:有些急腹症(如肠梗阻)可见到本型症状,需要迅速看急诊或住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