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要打破伤风针 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外科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的时候,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不就是玻璃扎了一下.肉里刺进一根小木刺,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殊不知,有些伤口看着虽小,若不谨慎处理,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因为一些特殊的小伤口必须要打破伤风的. 一.打破伤风针的三个基本条件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当伤口深到需要缝针,或是受到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如钉子.木头.刺等尖锐物质的刺伤.扎伤,出血了,这样的伤口又深又细,正是破伤风杆菌的温床.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

当外科医生建议打破伤风针的时候,很多人内心充满的是不理解。不就是玻璃扎了一下、肉里刺进一根小木刺,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嘛?殊不知,有些伤口看着虽小,若不谨慎处理,会给将来的你酿成大祸。因为一些特殊的小伤口必须要打破伤风的。

一、打破伤风针的三个基本条件

是否需要打破伤风的简单判断标准是:伤口的深度和导致伤口是什么物体。当伤口深到需要缝针,或是受到一些比较严重的外伤时,如钉子、木头、刺等尖锐物质的刺伤、扎伤,出血了,这样的伤口又深又细,正是破伤风杆菌的温床。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破伤风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破伤风更易于发生。

医生解释,感染破伤风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1、组织开放性损伤,创口较深。

2、受到外界破伤风梭菌侵入。

3、创口内有失活组织或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可见浅表创口通常不会出现破伤风感染。单纯表面擦伤,经过及时清创处理后,就没有必要再打破伤风针进行预防了。

二、人咬人也要打破伤风。

过度激动会让人暴露原始本能,这就出现了人咬人现象发生。很多人认为被人咬后无所谓,也没有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所以就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医生说,被人咬后是需要打破伤风疫苗,防止伤口感染。因为人咬人也属于动物咬伤,保险起见,被人咬伤后也要打狂犬病疫苗,防止伤口感染。被人咬伤不打破伤风疫苗会有什么结果?后果很严重。日前,南京一名中年男子曹先生就因为被自己的弟弟咬伤,伤口感染成骨髓炎,险些截肢。

人的口腔内细菌有1000多种,有阴性菌、阳性菌,也有厌氧菌,咬伤之后很容易蔓延,越是杂食动物,菌群越复杂。而人是肉和植物都吃的,所以在所有咬伤中,人的咬伤是最严重的,比其他动物咬伤都要严重。

三、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的针

严格的说,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针本质上一个是预防而另一个是治疗。受伤后打的是破伤风抗毒素,属于治疗药物。而破伤风疫苗,是为了预防免疫。将来万一受伤,如果体内破伤风抗体达到一定水平,足以保护的话,就没有必要再打破伤风类毒素或者抗毒素。但是,打过破伤风疫苗的人,体内的抗体经过一段时期,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为保险起见,医生会建议注射类毒素。确切地说,破伤风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只有受外伤才可能引起,由于致命率高而被列入计划免疫范围。

四、打破伤风针的时间表

医生通常推荐在24小时内患者打破伤风疫苗,原则是且越早越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伤患在24小时内没有打破伤风。为此不少人觉得超过24小时的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意义不大。

外科医生对此看法的态度是,破伤风杆菌感染潜伏期为3-21天,通常为7天。根据其发病机制,虽然痉挛毒素与神经受体结合不可逆,但在尚未出现症状的情况下,预防就是有效果的。所以,对即使是软组织损伤后很晚就诊的患者,进行破伤风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破伤风的预防措施包括主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被动免疫(破伤风抗毒血清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于清洁或者轻度污染创面,可仅注射破伤风毒素,而无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较严重污染的创面,则建议需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