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郭文景 “哈佛女孩”背后还有“哈佛女孩的父母”

2018-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郭文景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郭文景还被宣称家境一般曾兼职赚钱,随后就被网友扒出家境优越,父

近日,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郭文景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郭文景还被宣称家境一般曾兼职赚钱,随后就被网友扒出家境优越,父母均为MIT的高材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良好熏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纵观郭同学的成长历程:精通编程、热爱芭蕾、学习帆船、会弹钢琴,就会发现这位典型的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背后还有着“别人家的父母”。

哈佛首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今年哈佛的一场演讲中提到:“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但决定一个人生活广度的因素除了自身性格还有所处的成长环境。当我们从不曾触及一个事物,体验一种经历,习得一种观念,我们很难富有创造性地设想出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维度,踩在伟人的肩膀上才更可能、更容易地去探求新的高度。

郭文景的父母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富有前瞻性地规划出孩子的发展图景,早早地攻克孩子在童年时暴露的薄弱之处。一年级时发现孩子不擅长运动,父母马上有针对性地积极弥补,加以锻炼;在孩子潜力最容易挖掘的时期,激发女儿对编程的兴趣,在其他孩子还没有听过编程的时候,郭文景就可以独立开发单机游戏。同样,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的陶哲轩在两岁时即被父母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并在作为数学和物理专业高材生的母亲的指导下几乎学完小学数学课程,毕业于香港大学的父母在陶哲轩的整个成长历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刚刚宣布捐献99�cebook股份的扎克伯格夫妇现在已经依照早教绘本给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讲述量子力学,但社会中还有那么多孩子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又要让他们如何去理解和应用。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疼爱子女的,想尽可能地给予下一代最好的,可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一些父母的短视使得他们意识不到孩子成长过程中埋藏的问题。父母的视野局限使得一些迎面而来的机会就这样擦肩而过,被父母彻底忽视掉。

或许,我们真正应该羡慕的不是郭文景父母所能提供给她的丰厚的物质条件,而是精英父母所具有的先进而长远的教育理念和无形中营造的家庭氛围,这些因素使得孩子在自己的影响下比同龄一代更早地接触到真正的知识。中国的土豪和暴发户们同样不缺少金钱,比郭文景的父母更挥金如土,他们中的许多人深知自己因为缺少知识,走了不少弯路,担心孩子将来吃没文化的亏,因此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花费毫不吝啬,但是相关数据调查发现这些人群的孩子并没有轻而易举地成长为社会精英。物质条件是可以被轻易衡量的,但是家庭教育确是无形的。须知家庭氛围在孩子智力开育、思维模式、性格养成和习惯培育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些父母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供你吃、供你穿,没让你饿着冻着,你怎么就不如×××家的孩子!”须知家庭的存在不只是抚养下一代那么简单,家庭教育还包括更深入多维的培育。MichaelJ.Sandel在哈佛大学教授的本科通识课程《正义》中讲过一句话深入人心:“即使一些人付出多大的努力,拥有何种奋斗精神,即使是努力本身,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幸运的家庭环境。无论是你还是我们,都不敢妄自邀功。”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和对外界成熟认识的催化剂,自身的层次影响着孩子的眼界和品质。而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可以借鉴但很难被重复和还原。我们从不否定榜样的力量,但是郭文景的成功是一个特殊性的例子,不具有普适性,更无法被彻底复制粘贴。作为父母在脱口而出“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之前,请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别人家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