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保镖》登沪 剧中多达400套的服饰也让人目不暇接

2017-08-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保镖 6月30日晚,音乐剧<保镖>首度踏足中国,在上海文化广场拉开了中国13城近5个月的巡演序幕.值得一提,<保镖>是美国"一代歌后"惠特妮·休斯顿初登银幕的处女作.这部问世于1992年的电影,甫一上映便以跨种族.跨阶级的爱情引发热议.2012年2月,因药物过量导致心脏病发,惠特妮在好莱坞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溺水身亡,年仅48岁.为了缅怀这位天后,2012年12月,英国伦敦阿德尔菲剧院将<保镖>搬上了音乐剧舞台. 该剧制作人大卫·伊恩强调,正在中国巡

保镖

6月30日晚,音乐剧《保镖》首度踏足中国,在上海文化广场拉开了中国13城近5个月的巡演序幕。值得一提,《保镖》是美国“一代歌后”惠特妮·休斯顿初登银幕的处女作。这部问世于1992年的电影,甫一上映便以跨种族、跨阶级的爱情引发热议。2012年2月,因药物过量导致心脏病发,惠特妮在好莱坞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溺水身亡,年仅48岁。为了缅怀这位天后,2012年12月,英国伦敦阿德尔菲剧院将《保镖》搬上了音乐剧舞台。

该剧制作人大卫·伊恩强调,正在中国巡演的《保镖》不管是演员阵容还是舞美设计,和伦敦西区版如出一辙,并未为中国观众做特别的设计,“你在伦敦西区看是什么样,在中国就是什么样。”而除了闪耀的舞美,剧中多达400套的服饰也让人目不暇接。不少人感慨,蕾切尔的换装速度就像“变魔法”。单是上半场,她就要换12套衣服,好在衣服上设计了一些小机关,她最快的一套换装时间只要15-20秒,速度堪比F1赛车换轮胎。谈及为何搬演《保镖》,伊恩说,“这部电影既有浪漫元素,又有惊悚成分,女主角蕾切尔是位超级巨星,性格迷人又独立,都是极好的音乐剧素材。”相较于电影,伊恩介绍,音乐剧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里只有五六首歌曲,但这些歌不足以撑起一部音乐剧,为此,制作团队从惠特尼的金曲里挑了一批新曲加进去,部分用于女主角蕾切尔的演唱会,部分用于表现她纷繁复杂的心情。最终,剧中歌曲共计34首,将电影改编与致敬融为一体,如何让这些歌曲融合得恰到好处,是他们改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保镖

除此之外,要为蕾切尔找到一个合适的扮演者,难度也不小。伊恩这样列出了条件,“她必须有非常好的嗓音条件,剧中的歌曲耳熟能详,如果唱得比原唱差,这部音乐剧就毁了;另外,大家对剧情很熟悉,演员的表演如果不过关,也会影响到剧的质量;再者,这一角色有不少舞蹈成分,演员还要会跳舞。唱功、表演、舞蹈,她对演员的要求是三合一的。”在上述三点上,英国黑人女演员卡罗尔·斯坦内特都符合了制作方对蕾切尔的想象。在她特铿锵豪迈的歌声中,惠特妮仿佛在舞台上“复活”了。不管是音色、声线还是气息的使用,卡罗尔都极为贴近惠特尼本人。

早在1992年电影上映时,卡罗尔便看过了《保镖》,但她真正与音乐剧《保镖》结缘,是在2014年。卡罗尔回忆,当年面试时,她一口气唱了《I Will Always Love You》《I Have Nothing》《I'm Every Woman》三首惠特尼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很顺利地拿到了制作方的录取通知。人尽皆知的电影、耳熟能详的歌曲、歌后惠特尼,都为这部音乐剧累积了高知名度和高关注度,然而接到这个角色时,卡罗尔笑说,她没什么压力,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荣耀,“我不怕被比较,只想展现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音乐剧基于电影改编,但还是加入了很多新元素,比如舞美、原创的歌曲和舞蹈,这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作品。”卡罗尔这样比较音乐剧和电影的不同。

那么多场演下来,如何保持对这个角色的热情?卡罗尔解释,自己已经在音乐剧产业里历练了11年,每周几乎都有8场演出,演出对她来说最日常不过的工作,但对走进剧场的观众来说,这很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观剧体验,“我希望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永远把观众放在第一位——这根弦会一直绷在我的脑海里,不会因为唱了很多遍就随便唱唱。”至于如何演出新鲜感,她笑说,“我会把自己每天的情绪投入到角色中,可能某天我心情不好,当天的蕾切尔就比较生气,某天我很累,蕾切尔就比较疲倦。角色也是演员的一种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