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口服液图片 告诉你喝当归补血口服液需注意的事项

2018-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归补血口服液,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补养气血之功效.用于气血两虚症.当归补血,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补血之功效.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瘀阻者: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血虚阳浮者: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虚有热者. 本证多由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治疗以补气生血为主.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

当归补血口服液,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补养气血之功效。用于气血两虚症。当归补血,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补血之功效。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瘀阻者;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血虚阳浮者;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虚有热者。

本证多由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治疗以补气生血为主。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

当归补血口服液由当归、黄芪组成具有补养气血的功效,临床观察治疗轻度贫血有效果比率88.6%,中度贫血有效果比率92.3%,未见明显副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高血压患者慎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或经前、经期腹痛拒按,乳房胀痛者不宜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来源:

1、吴昆《医方考》卷3:“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2、《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治肌热,燥热,口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