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是什么? 揭秘其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8-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只有抗原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又被称为"澳抗".1963年,Blamberg在一名因患血友病而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只有抗原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又被称为“澳抗”。1963年,Blamberg在一名因患血友病而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特殊抗体。该抗体只能和当地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血清起反应,因而推断这些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当时便把这种抗原物质,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197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会议规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s B surface antigen)统一缩写为HBsAg。它的分子量为2.4×1000000,系由混合的多肽组成,含有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其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甲醛可使其灭活,将其加热到60℃10小时可降低其抗原性,100℃5分钟可完全灭活。

抗原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什么意思?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对乙肝病毒DNA起到保护作用。当人体发现乙肝表面抗原了,这只能说明人体内有乙肝病毒外壳,但是外壳里面有没有乙肝病毒DNA还要通过乙肝PCR检查来确定。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几种情况:

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1000,一般认为此时只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的表面外壳,不存在乙肝病毒DNA,不存在病毒复制和传染性,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

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DNA>1000,说明了体内存在完整的乙肝病毒,有复制性和传染性,传染性的强弱要根据乙肝病毒DNA的数量来决定。

因此,当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时,也不要惊慌,要结合PCR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乙肝潜伏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感染者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sAg阳性。一般在乙肝发病前2-3周已阳性,发病时达高峰,80%的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

2、体检或验血偶然发现HBsAg阳性,可能是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亦可能是感染后因症状轻微而未及时诊治,发现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但HBsAg阳性。故称为“健康的 带 毒者”需经常检查肝功能,如果血清转氨酶一直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3、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HBsAg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此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最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健康的人在查体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便以为自己得了乙肝,心情非常沮丧,而其周围的人也非常紧张,害怕自己被传染,尤其是未婚青年更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事实上,单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能断定其有无传染性的,而主要取决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如果病毒的复制很活跃,大量的病毒颗粒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人的血液就有很强的传染性。

治疗

检查

初度检出乙肝轮廓抗原阳性者应在1/2~2周后复查1 次,同时查血清丙氨酸氢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乙肝重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乙肝重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轮廓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转氨酶显明增高者成住院疗养。无转氨酶增高而其它指标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阳性时应请医师对自己的转归和传染性作出发轫评价。必要时应协作医师做肝活检,分析肝脏是否生活病理变化,有病理阳性发现者应按现症乙型肝炎管制。

查出乙肝轮廓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者,每3个月应复查1次。纯正乙肝轮廓抗原阳性无乙肝e抗原阳性,且无症状者,可6个月至1年复查1次。因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为肝炎的机遇比一般人高好几倍。

乙肝轮廓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妇女特地要留意经期卫生,谨防经血污染手和大凡生活用品,防卫赤手触摸他人的开放性伤口,不克不及当保育和饮食行业职员;已孕珠者如必定央求生养应请医师按期检验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象征。她们的新生儿最好拔取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预防注射,袒护好下一代。

乙肝轮廓抗原阳性者的食具、牙具、刮面刀、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等应与其他人隔离。要防卫唾液、血液和其它分泌物污染环境,感导他人。

纯正乙肝轮廓抗原阳性或兼有乙肝e抗体、乙肝重心抗体阳性者可以正常工作、研习、作事、人托,按期授与医学观察,但不克不及承受献血劳动。

怎么办

(1)搞清到底是不是乙肝。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复查,复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如果五项指标全部阴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也为阴性,可排外乙肝的可能,并可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五项指标中第一项指标表面抗原为阳性或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为阳性,可断定感染了乙肝病毒。

(2)搞清到底是病毒携带者还是肝炎发病状态。如果定期复查,长期肝功能检查均为正常(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含量及蛋白比例等)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属于病毒携带者,尚不属于发病状态。如果定期复查,肝功能检查均不正常(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异常等),已进入发病状态,成为真正的肝炎病人。

(3)到底该怎样治疗。对于肝炎发病状态,用药治疗有两个目的,一是恢复肝功能,一是抗病毒。传统的治疗方法无非是注射干扰素或服用核苷酸类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有很大的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而且停药后容易发生反弹,而治疗乙肝可以使用“低频肝病治疗仪”,那么低频肝病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

能否转阴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转归与乙肝病毒感染年龄、机体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70%~90%,而7岁以上感染,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则减少到7%~10%.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体内细胞、体液免疫不能对乙肝病毒进行免疫攻击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也增强,少数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以自然转阴,但由母婴传播的患者,每年自然转阴少于2%.

尚无单独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药物,应用干扰素等对慢性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使部分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也有5%~10%可能伴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没有人应用干扰素单独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有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自然转阴者进行随访发现,部分病人仍有HBV-DNA持续阳性,可见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或阴性也乙肝是否治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要针对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乙肝e抗原阳性进行治疗。

阳性转阴

乙肝表面抗原是由于乙肝病毒产生,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体内有乙肝病毒复制就会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因此,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后,说明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了,治愈乙肝了。

那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能转阴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是可能的,无论是通过抗病毒治疗,还是自身免疫清除,都有可能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当然这方面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很好的耐心。

人体的自身免疫对乙肝病毒本身就有清除作用,对于体内乙肝病毒很少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可缓慢的清除,慢性消灭体内的乙肝病毒,并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不过这类乙肝病毒携带者占的比例较少。

注意事项

1、首先认真检查,对传染性和转归做出评价,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该同时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

2、及时复查,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在1-2周后复查一次,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者,每3个月应该复查一次,单纯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乙肝E抗原阳性且无症状者可3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

3、防止传播,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妇女应该特别注意经期卫生,严防经血污染手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不免赤手触摸他人的开放性伤口,不能当保育和饮食行业人员,已怀孕者如一定要求生育应当请医生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其乙肝病毒标志物。新生儿应该采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注射乙肝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