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靠谱的育儿经 你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吗

2017-1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家长时而开玩笑,时而假装答应却又不给他想要的东西,尽管这样的逗趣行为换来了一时的欢乐,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伤害,同时也辜负了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如果家长想要拿宝宝寻开心,不妨换个做法.比如宝宝央求很久想要吃你手上的蛋糕,你可以设个小关卡,让他先为你唱首歌,这样既能够“延迟满足”,也能得到你想要的欢乐.在宝宝唱完歌以后一定要履行你的承诺,把蛋糕给他吃哦. “熊孩子”被界定为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特别是在走亲戚的时候,一些孩子特别的人来疯,总是在别人家里捣乱,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不但没有阻止

家长时而开玩笑,时而假装答应却又不给他想要的东西,尽管这样的逗趣行为换来了一时的欢乐,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伤害,同时也辜负了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如果家长想要拿宝宝寻开心,不妨换个做法。

比如宝宝央求很久想要吃你手上的蛋糕,你可以设个小关卡,让他先为你唱首歌,这样既能够“延迟满足”,也能得到你想要的欢乐。在宝宝唱完歌以后一定要履行你的承诺,把蛋糕给他吃哦。

“熊孩子”被界定为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特别是在走亲戚的时候,一些孩子特别的人来疯,总是在别人家里捣乱,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不但没有阻止孩子的捣乱,反而一脸慈爱地让孩子“注意安全”,这让主人情何以堪!

家庭中建立一定的规则,全部家庭成员共同遵守,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能跑来跑去,不能乱翻别人的抽屉等等。规矩对宝宝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他得到安全感。 

父母的纵容与过度满足让宝宝自我意识膨胀,特别是在宝宝2岁左右自我中心的发展,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宝宝的行为,宝宝很容易会变得骄纵、不顾他人感受。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有危机感了。

不是说要严厉禁止宝宝捣蛋,也不是批评斥责宝宝的错误,只需让宝宝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在一定原则上教育宝宝调皮捣蛋有度。

网友调侃中国宝宝最大的敌人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些家长总是很喜欢拿自己的宝宝跟别人家的比较,其实总是拿别人家孩子说事,既得不到你想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让宝宝“很受伤”。

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和自己比,例如拿孩子这次行为和上次的做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为自己孩子点滴的进步给予更多赞赏和鼓励,相信你的孩子会逐渐优秀起来。 

家长想要更乖、更懂事,可以换一种激励方式让宝宝在自信中找到进步的动力。比如远处的有个哥哥把地上的水瓶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家长就可以适时地利用这个情景,鼓励孩子“那个哥哥主动地爱护环境,很棒,相信宝宝也能够做到,并且做得更好!”

我们绝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鼓励的重要性,而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家长就更少了。要想真正把孩子培养成自信的人,家长就必须学会正确地鼓励孩子。像这样既能够表扬别人家的孩子为宝宝树立了榜样,又能避免造成宝宝的自卑或抵触心理。

不少为人父母的人回想起过去的经历,总是会觉得有些遗憾,比如没有学成的钢琴,没有考上的大学或是没有实现的画家梦等等。于是不少人在慨叹的同时,就将这个未能实现的梦想“托付”给自己的下一代去实现。你有没有关心过你的孩子这样累不累,爱不爱这些所谓的兴趣特长?

你是不是也有想过让孩子能够承担起你无法完成的梦想?培养宝宝兴趣爱好,甚至发展出一两个特长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不是从宝宝自身出发,而是依照着父母的计划,硬生生地将你们的梦想塞给孩子去完成,那不是真正的“我希望你好”。 

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他在自由的空间中成长、发展。不要说怕孩子不懂规划未来,不要急于包办孩子的生活,家长只需以身作则,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的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多鼓励、支持、爱护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给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关注,渐渐地孩子在自信和自由中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尊重孩子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