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任教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2019-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学习了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这堂课后,我了解到许多之前自己从未见识过的教育名家,每位大家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思想,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教育思想不断流传下来,不仅是对历史的的记录,还激励我们也为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篇文章,我结合上课的内容和课外的资料,对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做了简单的总结.蔡元培先生任教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

在学习了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这堂课后,我了解到许多之前自己从未见识过的教育名家,每位大家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独特思想,他们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些教育思想不断流传下来,不仅是对历史的的记录,还激励我们也为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篇文章,我结合上课的内容和课外的资料,对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做了简单的总结。

蔡元培先生任教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

蔡元培先生任教思想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揭开4.12屠杀序幕。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蔡先生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接(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还留用了有业务专长但思想保守甚至反动的人,像积极拥护袁世凯但学术上与章太炎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