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王力宏 王力宏李志都把南京唱成了歌

2018-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一则热帖盘点写南京的歌,令南京人惊呼,原来众多音乐人都写过关于南京的爆款歌曲,南京何时起成了音乐记忆中的"网红".以往大家习惯了<喝馄饨>里的"马台街的老王馄饨摊"才是南京,如今王力宏与朱小磊唱的"1998年金陵饭店里热乎乎的皮肚面",也是南京.南京南京王力宏 王力宏李志都把南京唱成了歌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南京说唱"的热闹远去,风格更加多元说起写南京的歌,最早人们会想起朱明瑛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唱

最近,一则热帖盘点写南京的歌,令南京人惊呼,原来众多音乐人都写过关于南京的爆款歌曲,南京何时起成了音乐记忆中的“网红”。以往大家习惯了《喝馄饨》里的“马台街的老王馄饨摊”才是南京,如今王力宏与朱小磊唱的“1998年金陵饭店里热乎乎的皮肚面”,也是南京。

南京南京王力宏 王力宏李志都把南京唱成了歌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

“南京说唱”的热闹远去,风格更加多元

说起写南京的歌,最早人们会想起朱明瑛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莫愁啊莫愁》,“莫愁湖边走,春光满枝头;花儿含羞笑,碧水也温柔;莫愁女前留个影。江山秀美人风流,啊莫愁啊莫愁,喔劝君莫忧愁”。由朱明瑛首唱至今,早已成为流行的经典,不仅是国内,它还是许多外国团体访华演出的曲目之一。

南京南京王力宏 王力宏李志都把南京唱成了歌

对年轻人来说,说起写南京的歌,耳边大概会想起饶舌热闹的“喝馄饨”。2005年6月,一首《喝馄饨》掀起南京说唱音乐狂潮,大街小巷无处不在传唱“阿要辣油啊”。南京饶舌团体把真正来源于生活的素材,用前卫的说唱音乐表现出来。

如今令南京人意想不到的是,风格完全变了,粗粝的南京方言说唱变得更为国际化,风格多元,也被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所接受。关于南京的爆款被王力宏与本土音乐人朱小磊合作的《南京,南京》所取代,南京民谣新生代力量翁大涵之前也凭借一首《盼兮》,将秦淮河水、乌衣巷铁心桥唱到听者心头,被选为代表南京的“主题曲”。

有外地人笑说,你们南京人为什么管漂亮姑娘叫‘盼兮(潘西)’?”这下搞清楚了,原来是《诗经》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典故。

“以前为了点击率找共鸣,也会刻意迎合搞笑市场,但这次合作很深情也很唯美。”从2006年的《江湖》、到2012年的《南京style》、再到2015年的南京话说唱《潘西来了》,朱小磊的创作歌曲一次次风靡网络,但之前跟王力宏合作“唱南京”更为不同。

“随着南京这座城市突破地域局限,引发更多聚焦的同时,真没想到跟王力宏这样的明星艺人合作,也成为现实。”朱小磊说,自己原来的风格比较诙谐,节奏感强,更燃一些,《南京,南京》风格完全不同。其实,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中,从技术流、歌手到音乐风格,都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迁。”

打开南京“故事盒”,外地人唱出南京人心声

在采访中,朱小磊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听《南京,南京》的很多竟然是外地人。他也问记者,“你发现没?随着城市的国际化,地域的局限越来越模糊,一个南京人,可能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住了。但一个外地人,也可能在南京住了很多年,却唱出了南京人的心声。”

说到南京,现在很多人会想起李志的歌。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但李志对于南京的热爱、积极主动的拥抱融入、深入细微的体会表达,都体现在他作品的每个音符段落。

在很多南京音乐中,南京的许多地名和路名被传唱,甚至成为南京的“音乐名片”。比如好妹妹乐队将南京誉为自己“出发的城市”,《石鼓路的匆匆往往》里有南京的雨,“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写一个人和一座城的际遇,一个离开南京的游子对于精神故乡的追忆。

翁大涵的《一盒南京》中,除了南京人熟悉的南京牌香烟,还有总在鼓楼卖报的老太太。《梦都大街》中“散场的演唱会人们不停休,彼此依偎在梦都大街的路口”,这样的场景一定会令去奥体看过演唱会的南京人感觉很亲切。

来自江苏泰兴的翁大涵告诉记者,《盼兮》是自己写得最久的一首歌,也是自己决定写的最后一首关于南京的歌。这首歌就好比关于南京记忆的“故事盒”。“我曾经把南京比作一个盒子,小时候是礼物盒,长大了是故事盒,所以有了《一盒南京》那一张专辑。

儿时特别向往南京,定格印象就是坐着没有护栏的紫金山索道,手里攥紧雨花石;长大后来南京上学、工作,慢慢发现这座城市的故事太多,无论是我亲身经历还是闻及他人。在《盼兮》这首歌里,几乎每一段都是一段经历,一个地名就是一段故事。”“百家湖畔,我住在百家湖,夜里经常去百家湖写歌,我就看着湖边的房子灯慢慢熄灭,所以总有人说着晚安。”

南京音乐要走出去,也受启发要打破局限

打动人心的歌词和音乐,必是植根于熟悉的生活。南京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6)班学生自编自演的原创毕业歌,一群终日与外语打交道的十七八岁高三生,写下《北京东路的日子》,“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去。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触动人的心弦。

朱小磊说,“在南京生活了这么久,我常常会宏观去看所处的家乡。”过去自己习惯了在南京方言方面寻找共情点,用诙谐澎湃的方式去展现。可能十年前,大家也不会想到民谣也可以写南京。

朱小磊对记者表示,这次与王力宏的合作也给自己带来更大启发,唱给南京的歌,不断打破地域局限,很多类型都可以尝试。南京音乐要走出去,还需要集体修炼。本土音乐人的概念被拓宽,越来越多的人写下在南京生活的故事,这是好事。

回望自己从业余爱好者到职业音乐人发展的经历,许多南京音乐人也感叹,不仅录音棚变得高大上,技术层面进步了,这个创作群体也不断被外来音乐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带来更多全新的尝试,也改变着“南京味道”。有的人到来,有的人离去,在那些写南京的歌曲中,充分证明,南京是一座充满吸引力,又多元包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