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顾晓松的老婆 南通本土培养的首位院士顾晓松:只是学术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2017-06-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南通本土培养的首位院士顾晓松:只是学术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要闻"我当选院士是南通大学与南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成果,感谢我的团队成员们30多年的协作奉献,感谢南通大学给予我们团队的支持.我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只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学校和集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份荣誉其实并不属于我个人,要感谢南通市委.市政府与南通人民长期以来给予我的呵护和支持,感谢家人给予我的支持和支撑.我将在更高的平台上,立足南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为南通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南通本土培养的首位院士顾晓松:只是学术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要闻

“我当选院士是南通大学与南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成果,感谢我的团队成员们30多年的协作奉献,感谢南通大学给予我们团队的支持。

我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只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学校和集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份荣誉其实并不属于我个人,要感谢南通市委、市政府与南通人民长期以来给予我的呵护和支持,感谢家人给予我的支持和支撑。

我将在更高的平台上,立足南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为南通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核心提示:

昨日新鲜出炉的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中,一个熟悉的名字令南通人倍感自豪。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榜上有名,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学部院士,成为南通本土培养的首位院士。本报记者昨天连线顾晓松教授时,他与广大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共勉,以创新来提升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事业的发展。

20年埋头耕耘结硕果:摘获最高学术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据悉,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最终选举产生了70名新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7人。

南通大学提供的信息显示,顾晓松教授长期致力于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863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技术与临床应用转化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

在Brain、Biomaterials、Nucleic Acids Research、Progress in Neurobiology、Cell Reports、Journal of Cell 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Stem Cell等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115篇,并获多项中国及国际发明专利,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顾晓松教授所带领的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为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作为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所领导的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在软硬件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开放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该实验室是以南通大学为依托单位组建的科技创新基地,以神经再生为研究重点,围绕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中医中药与神经再生三个方向进行研究。近年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9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97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项目64项。

顾晓松的系列研究工作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研究与转化走在国际前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提出的学术观点“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构建”,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顾晓松发明的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操作肢体功能明显恢复。

他还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攻克世界难题:让缺损的神经“长”起来

人们一直梦想人体的组织、器官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在工厂内大批量生产,一旦体内的组织、器官出现问题,可以用“新的零件”更换。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与功能重建,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临床医学研究面临的一大难题与挑战。

为攻克这一难题,顾晓松和他的团队在组织工程化神经研究领域艰苦奋斗。他立足南通,立足母校,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顾晓松的研究小组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壳聚糖开发神经移植物的团队之一,并第一个将这种移植物带到了临床,壳聚糖这一材料通常来源于虾壳或蟹壳。

当时,世界上其他的研究团队都在致力于研发以壳聚糖为材料的神经移植物。但顾晓松的方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控制壳聚糖神经导管的生物降解速度——这一特性对于修复长度、位置和直径各异的神经缺损极其重要。

顾晓松也是转化这一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的第一人,他的团队研究了生物可降解的人工神经移植物。这个移植物,历经申报中国发明专利、申报国际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然后做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研究,终于获得成功。

这一成果在国内外率先应用于临床修复人神经干缺损,疗效优良,为临床神经缺损的病人提供了诊断和治疗技术,解决了病人神经损伤后的残疾、医疗和康复运用,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国际前沿。

虽然拥有众多的头衔和社会职务,顾晓松还是最乐意听到学生亲切地喊他“顾老师”。作为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所有熟悉他的同仁、学生都知道,他的心里有个梦,就是让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顶级的研究室。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多年来,顾晓松教授身体力行,从不放弃,带领着这一批优秀的队员,披荆斩棘,在科研的道路上艰难跋涉,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神经再生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多技术协同配合。有时候,一个实验需要几个课题组、20多人同时来做,只要稍有疏忽,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的结果;有些课题与研究方向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坚持,才能在国际上形成鲜明特色, 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难以坚持。

新晋院士感言:学术路上又一个新的起点

正在南京出差的顾晓松教授,昨天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收获了满满的祝贺。和之前许多次面对荣誉一样,他的语调出奇的平静。“我当选院士是南通大学与南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成果,感谢我的团队成员们30多年的协作奉献,感谢南通大学给予我们团队的支持。

”电话那头,顾晓松停顿了下,用特别诚挚的语气向记者袒露心声,“我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只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学校和集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份荣誉其实并不属于我个人,要感谢南通市委、市政府与南通人民长期以来给予我的呵护和支持,感谢家人给予我的支持和支撑。

”在顾晓松看来,当选院士并不是学术路上的终点,而是又一个新的起点。“我将在更高的平台上,立足南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以创新创业为载体,为南通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消息传开,南通大学的校园里沸腾了。莘莘学子们在得知顾晓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喜讯后兴奋不已,纷纷到校园主页、微博上留言,在微信里转载点赞。2015级研究生临床专硕1班学生陶雯身为班长,更是在第一时间和全班同学分享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她说:“顾老师是我们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科研尖兵,具有榜样的力量,他的言行激励着全校师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者,江苏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研究人员杨凤华对自己能够处于这样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培养环境中感到幸运。他说,从顾晓松教授身上体会到了“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而这也恰恰是青年学者需要加强的,惟有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吃得起苦、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张开双臂共同拥抱“科学的春天”。

“当选院士是科技界、学术界对顾晓松教授多年来不懈探索和杰出成就的高度认可,我代表全校师生,向顾晓松教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他献身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表示由衷敬意。”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说,顾晓松教授本人经过多年努力,带领着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解决千百年来困扰神经科学的难题,为通大科研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是通大的光荣,也充分印证了通大是成就人才、成就事业的沃土。”成长春表示,学校将营造更好的环境,为每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成长春认为,从20年前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之一到如今光荣当选院士,顾晓松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南通大学注重科研立校的发展曲线高度吻合,充分展示了通大厚积薄发的人才培养理念。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通大1947级校友梅自强和1948级校友姚穆,中国科学院院士、通大1948级校友保铮、1985届毕业生段树民、1987届毕业生陈义汉等一批杰出校友,都是从南通大学这一方具有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土里走出。

他们始终秉承先校长张謇提出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理念,用坚韧与执着诠释着南通大学生生不息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为国家和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长春表示:“

以顾晓松新晋院士为契机,南通大学将继续推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高度重视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确保学科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