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女生 单眼皮、胖女生也可以“美”千年

2019-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朝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唐.周昉<调琴啜茗图>横75.3厘米 高 28 厘米,现藏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单眼皮女生 单眼皮.胖女生也可以"美"千年此图又名<弹琴仕女图>,贵妇们似乎已预感到花季过后面临的将是凋零.调琴和啜茗的妇人肩上的披纱滑落下来,显示出她们慵懒寂寞和睡意惺忪的颓唐之态.唐朝经济繁荣,人们

唐朝女性“以肥胖为美”的说法,相沿已久,流传至广。经过一番考证之后,断言唐朝人审美的确是以肥胖为美的,并且指出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若干原因……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横75.3厘米 高 28 厘米,现藏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单眼皮女生 单眼皮、胖女生也可以“美”千年

此图又名《弹琴仕女图》,贵妇们似乎已预感到花季过后面临的将是凋零。调琴和啜茗的妇人肩上的披纱滑落下来,显示出她们慵懒寂寞和睡意惺忪的颓唐之态。

唐朝经济繁荣,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唐朝文化开放,兼容并包,心宽体胖;唐朝皇族身上的鲜卑血统,使他们天生喜爱健硕体魄的女性。头头是道,言之凿凿。

单眼皮女生 单眼皮、胖女生也可以“美”千年

唐寅 牡丹仕女图 上海博物馆藏

那么,这个所谓的胖是真的胖呢还是比较丰满?其实,唐代以胖为美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整体而言,也并不是特别胖,只是十分丰满而已。

我们不是胖,只是十分丰满!

初唐时期,大家还是喜欢苗条的,来看阎立本的《步辇图》,抬着李世民的这九位宫女,哪个也说不上胖吧,其实还都挺苗条的呢。

单眼皮女生 单眼皮、胖女生也可以“美”千年

局部

我们再来看看中唐、晚唐时期的审美。进入中唐,社会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贵族阶层普遍奢靡,也使得审美逐渐开始了细微的变化。看看周昉《簪花仕女图》:

几位画得比较大的是贵妇人,比宫女们高贵,可能比起来胖一些,但是也还远没到“肥胖”的地步啊。看起来胖一些,也是头与身体比例的因素造成的。盘发 簪花使得这些贵妇的头看起来很大,与身体的比例接近婴儿的头身比。婴儿嘛,不就都看起来比较“月 半”吗?

什么?脸大?脸大就是胖吗?

你让我们这些脸大的情何以堪。脸大,不过是丢脸丢得慢而已,跟“胖”这个词儿毫无关系啊喂!

敦煌莫高窟第321窟西壁两身双飞天:脸大、胸大、臂如白藕,但远远称不上胖啊……

又发展,到《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是杨贵妃三姐,图中最前扮男装者):

整体来看,图中女性人物,也比之前初唐的画作丰满了,但是侍女们还是挺清瘦的,尤其画面最远端的那位全身穿红者。抱孩子的奶妈和虢国夫人嘛,胖多了。

继续发展,到敦煌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中唐),中唐后期的世俗人物,嗯,普遍开始胖胖的了。

到了晚唐,社会开始急剧动荡,贵族生活水平也开始逐渐下降,并且由于战争需要,审美又重新向清瘦、矫健滑落。敦煌莫高窟第12窟《婚庆图》,画中人物重新回到了丰满健美的身材。

“单眼皮”才叫美,就是这么自信!

从《诗经》的“美目盼兮”到《红楼梦》的“眼颦秋水”,古人也从不吝啬对美女眼睛的描绘。唐朝出现在仕女图中的女性均已单眼皮“示人”,仕女图中人人都有细长的凤眼和单眼皮,这是因为当时美人就长那样。

中国人尚古,在画中将美人画成单眼皮是一种必要。秦俑也是清一色的单眼皮。唐代以后的双眼皮增多,可能和西域胡人(属高加索人种)的混入和南方开发有关。

为什么对单眼皮那么偏好?

道理很简单:为人画像,必须忠于事实,但绘制仕女图却无此限制,只要依照约定成俗的审美观,就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人历代的审美观并非一成不变。如唐人崇尚秾艳丰肥,明、清崇尚纤弱轻柔,但唯一不变的是:对细长凤眼和单眼皮的偏好。

在绘画中,从现存最古的一幅人物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起一直到清末民初,甚至到抗战以前,对单眼皮和细长凤眼的偏好从来没有变过。

仕女图中千篇一律的单眼皮,在晋朝和唐朝可能出于写实。当举目所见,无论男女无不是单眼皮时,形诸丹青自然不可能出现双眼皮,这就像西方画家不会将西方人画成单眼皮的道理是一样的。

然而,宋朝以后,将美人画成单眼皮却成为一种程序。程序的形成,或出于陈陈相因,或出于长期以北方为文化中心所形成的审美观的制约。

总之,在中国人的审美观未被西方的审美观凌越之前,中国人对于美人的认定是有自己的标准的。这种中国人的自家标准,大约在抗战前后被彻底摧毁。

月份牌画肇始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是一种参用西画技法的仕女图广告画。早期月份牌画所画的美女,体态较为纤弱,眼型以细长凤眼、单眼皮居多。到了后期,体态普遍较为健美,眼型则以双眼皮、大眼睛居多。转变的轨迹清晰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