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故事 宋朝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2018-07-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岳飞戎马一生,一生都在马背上过了.最终……让人颇为无奈.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让小编带你回顾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吧.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

岳飞戎马一生,一生都在马背上过了。最终……让人颇为无奈。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究竟从何而来,历史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让小编带你回顾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吧。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精忠报国的故事 宋朝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

精忠报国的故事 宋朝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

精忠报国的故事 宋朝名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

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历史上确有其事,很有可能源自岳母鼓励儿子上战场的意愿,但不是岳母亲手所刺。《宋史·岳飞传》有记载,当岳飞入狱之初,秦桧等密议让何铸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力陈抗金军功,爱国何罪之有?并当着何铸面"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浩然正气,令何铸汗颜词穷。

岳飞的母亲姚氏是一个农家妇女,识字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不可能亲手在岳飞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但极有可能的是,他母亲为了鼓励他放心去战场打仗,请人在岳飞背上刺的。

关于岳飞背部刺字还有一种说法,岳飞久怀报国之志,曾三次从军抗金杀敌。他于宣和四年(1122年年)19岁时第一次应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约是此时所为,因为北宋末年"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贯彻执行。所以岳飞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两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国家正规军完全靠募兵的时代。汉唐和元明清都是实行征兵制,所谓征兵就是一种兵役,只要是国家的公民,都要被强行服兵役。两宋的募兵制则是国家从老百姓中招募士兵,国家出钱雇佣他们。所以宋代的军队都是国家花钱养的雇佣兵,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游民、饥民和犯过法的人都可以应募入伍,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为了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控制,"刺字为兵"就成为了一种规范运作的制度,只要是应募入伍的士兵,都要刺字作为标记。赵匡胤认为应该把兵和民分开,兵民分开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也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据古书零星记载,一般是取"松烟墨",入管针(类似于管状针头)画字于身,直刺肌肤,涂以药酒即成。

宋代有两种军队需要刺字,一种是禁军,就是国家的作战部队;一种是厢军,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国家的大型公共工程,比如修桥补路等,都是由厢军来完成。禁军和厢军都有各自固定的番号,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士兵刺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各自所属部队的番号,不会是其他的内容。

这样使得士兵不能随心所欲地流动和逃跑。还有牢城兵,比如说水浒传里面的林冲,他犯罪之后被发配到沧州当兵,这种兵是带有徭役性质的,也会刺上诸如牢城第几指挥之类的标记。

从岳飞背部刺字的内容——"尽忠报国"来分析,不可能是他应募当兵的时候刺上去的。而且刺字的部位也不符合宋代的规定,宋代给士兵刺字叫做黥面,最开始刺在脸上,人为地把士兵和社会普通阶层分开,这对士兵是一种歧视。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社会,武将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文官尤其是进士出生的人,社会地位都很高的,武官都受到严重的社会歧视。因为当时就是一个尚文的时代,连军官都受到歧视,更不用说普通的士兵了。当然也不乏有开明的士大夫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种歧视士兵的做法并不太好,希望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后来有很多刺字就改刺在手臂、手心、手背或者是虎口上了。而且给士兵刺字的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或者犯法,便于管理和控制,所以才会选择刺在脸上和手心手背这些相对明显的地方。如果像岳飞那样刺在背上,太隐蔽了,根本没有任何标识作用。所以这也说明岳飞背部的"尽忠报国"不符合"刺字为兵"的募兵制度。

有一些关于岳飞的史料记载,把"尽忠报国"写作了"精忠报国"。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关系。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御赐了"精忠岳飞"四个字给岳飞,并且让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写有"精忠岳飞"的旗帜。以后凡是岳飞出征的时候,都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到了明清以后,"尽忠报国"就变成了"精忠报国",这实际上是明清人的误解。

明清时期,把"尽忠报国"变为"精忠报国",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帝权,因为"精忠"这两个字是宋高宗御赐的。想要激励当时的老百姓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发扬这样一种精忠报国的精神。实际上,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占统治地位,汉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到了明朝,尽管朱元彰建立起汉人统治的政权,但实际上明朝时期,外患仍然很严重,北方的蒙古势力很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体老百姓用这种"精忠报国"的精神来巩固和捍卫汉人的政权。所以"尽忠报国"就慢慢流传成了"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