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山水画图片 从龚贤山水画的题文谈起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前些日子,仔细地观看了龚贤的山水画册,在其山水册页后面有他的一段题文,笔者至今难以忘却,其文曰:"<画苑>云: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至

前些日子,仔细地观看了龚贤的山水画册,在其山水册页后面有他的一段题文,笔者至今难以忘却,其文曰:“《画苑》云: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至此,真令我愧极矣。唐诸名人,何曾诗中无画,但不能画,不得谓之诗中有画。

宋、元诸画家,何曾画中无诗,但不能诗,即能诗不敌右丞,不得谓之画中有诗。今画家见诗人必妒,余谓何不妒王右丞,直甘心焉,独让右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余于画实无所知,于诗更无所知。奈时代无人,多屈一指,真令我愧极矣。

因书此以自励,并呈知己者。半亩龚贤记。”在这一百多字的题跋文字中竟两次提到“真令我愧极矣”之语,龚贤的这种谦虚,丝毫不图虚名的学风实在是令笔者敬佩。 龚贤的课徒画稿、题跋、题句、诗文中,都有不少有别于前人的精妙画论,论笔墨他自有高处:“墨气中见笔法,则墨气始灵,笔法中有墨气,则笔法始活。

笔墨非二事也。”这是他长期的经验积累,笔墨运用到高级阶段的深刻体会,也是追求画面“浑”和“厚”的成功条件之一。

他在《课徒画稿》中反复强调笔墨的重要性,《自藏山水图轴》(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作品上有他自己的长题:“画以气韵为上,笔墨次之,丘壑又次之。笔墨相得气韵生,笔墨无通则丘壑其奈何?今人舍笔墨而事丘壑,吾即见其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中,墨如稿灰,笔如败絮,甚无谓也……”龚贤的人格品德是令人敬佩的,他把自己多年来探究摸索的画法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

在他大量的《课徒画稿》中不厌其烦地介绍了树、石、云、水、丘壑的经营位置以及他独到的皴擦积染的画法,他讲到画点叶法时说:“此浓叶也,一遍谓之秋林……二遍、三遍晴林,五遍、七遍雨林。

晴林要爽,叶密而气疏。雨林欲苍翠欲滴。”“一遍点、二遍、三遍染”“三遍点完墨气犹淡,再加浓墨一层,恐浓墨显然外露,以五遍淡墨浑之。

”他说:“用墨须苍润欲滴,但苍润欲滴的‘润’与‘湿’,绝不可相混。”他指出:“皴法先干后湿,故外润而内有骨。若先润后干,则墨死矣。

”看到《课徒画稿》中的所画所说,真使我们仿佛觉得龚贤这位身穿布衫、面容消瘦的老人还活着,耐心地在画桌前指教呢。傅抱石先生在谈到龚贤作品时,十分感慨地称赞龚贤画树“实在画得精彩之至”。细心观察树的染法,既生动又富于变化,这完全是从自然的观察中得来的,值得学习。

龚贤继承我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深受董源、巨然的影响,结合实际地吸收了董、巨的山水画法,所画山水严密吞浑,墨法借鉴于米芾、吴镇、王蒙等深沉浑厚的特点,层层皴擦积染。

他在山水画章法、境界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变革,他认为山水画的首要任务就在于画出自然的美景,以引起人们的“卧游之兴”,所以他作画不论大小、繁简都经过反复的思考。

真可谓是“苦心经营”,经常采用反常规的章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妙感觉,他曾说:“偶写树一林,甚平平无奈,奈何?此时便当搁笔竭力揣摩一番,必思一出人头地丘壑,然后续成,不然,便废此纸亦可。”他对于丘壑的布局安排上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丘壑者,位置之总名。

位置宜安。然必奇而安,不奇无奇于安。安而不奇,庸手也;奇而不安,生手也。今有作家、士大夫二派。作家画安而不奇,士大夫画奇而不安。然与其号为庸手,何若生手之为高乎?……愈奇愈安,此画之上品,由于天资高而工夫深也。

”当我们看到龚贤画中的大丘大壑,无不令人感到气势逼人,山山水水笼罩在天光、水气和空气中,其画苍黑、浑厚,显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力。他认为画面最终要达到“气宜浑厚,色宜苍秀”的笔墨效果,所以他采用数十遍、百遍积墨之功以求得无笔法墨气之分的真浑沦的艺术境界,给观赏者以望之动情的精神享受。

在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上,确如龚贤自己所说,“是前无古人的”。

从白到黑,从简到繁,从历历分明到浑厚华滋,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过程,到五十多岁才确立了他与时流不同的“墨龚”画风。 在“金陵八家”中,如果要举出一位具备“三绝”才能的代表,龚贤是唯一的。在明末清初那个时代,他的综合才能也是突出的。

他的画有诗味,他的诗有画意。“日夕松篁乱,天寒鸟雀多”“风高长路白,云黑大河明。”真是画意盎然!诗境和画境的结合,使其作品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他平居多遐,每每沉浸于诗情画意之中,《诗稿》中也有具体而细微的描述:“诗思缠绵酒力微,空常坐久欲披衣”—《独坐》。

“枕上天营惟觅句,人间何物最关心。”—《不寐》。从“书满楼台高闭户,尘生釜甑细研诗”之句中,可以想象龚贤晚年在衣食短缺、生计不周的艰难处境下,还静心读书作画、耽诗研句而不间息,真是难能可贵!

龚贤把“读书养气”看作是绘画的重要修养途径。他提出:“若(画)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古人所以传者,天地秘藏之理,泄而为文章,以文章浩瀚之气而为书画。

”可见他对“读书养气”重视的程度是非常高的。龚贤少年时即出入诗社,与名隽往来唱和,争相引重,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但可能是被画名所掩,清人沈德潜编著的《清诗别裁集》上、下两册都没有选入龚贤的诗,是不是其隐居之故?还是被画名所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