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齐的父亲 刘松林深情回忆“永远的父亲”:毛主席是世上最疼我的人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关前裕戎钰 实习生卢念通讯员韩捷 屠非 摄影:记者刘中灿"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昨日下午,在武昌昙华林艺

记者关前裕戎钰 实习生卢念通讯员韩捷 屠非 摄影:记者刘中灿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昨日下午,在武昌昙华林艺术村一间幽静的画室里,年近八旬的刘松林老人轻吟着毛主席的诗作《咏梅》。

没有人会比刘松林更爱这首词。这不仅因为她曾是毛泽东当年的大儿媳、毛岸英烈士的夫人,更因为48年前,毛主席写就《咏梅》后,第一个送给了刘松林鉴赏。

昨日,著名画家徐世鸣先生的个人画室――徐世鸣艺术馆落户武昌昙华林艺术村。作为徐世鸣的“记名弟子”,刘松林再次回到母亲张文秋女士的家乡湖北,并在画室内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起毛泽东主席,刘松林一直称呼其为“父亲”。刘松林回忆说,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她才7岁,在延安,她参加主演了一部叫《弃儿》的戏,扮演一个共产党员的遗孤。由于与角色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刘松林演得很投入,也很感人。

毛泽东看了后非常激动,马上派人把演戏的小姑娘叫来。当看到聪明可爱的刘松林之后,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当得知她的父亲是已牺牲的刘谦初后,当即认她做干女儿。从此,刘松林一直称呼毛泽东为“爸爸”。

1946年,刘松林和母亲、妹妹从国民党的监狱出狱回到了延安。那一年,她16岁,在毛主席的窑洞里第一次见到毛岸英。之后,随着交往的增多,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1949年10月15日,他们在中南海举行了一个简约的婚礼。女方的客人加上当时的几位中央领导,婚宴只摆了3桌,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庆祝。“我忘记了婚礼是谁主持的,但记得周总理讲了不少祝福的话。”

毛泽东给小两口唯一的礼物是一件穿过的大衣,他说:“白天岸英可以穿,晚上你们俩盖,都有份。”

1950年11月,毛岸英在朝鲜牺牲,时年28岁。这一年,刘松林20岁。

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一直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她。直到3年后实在瞒不住了才说出了实情,并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毛主席从此真的把她当做自己的亲女儿来关心和疼爱。

如今,在刘松林心中许多往事都尘埃落定,“我始终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的最爱护我的就是毛主席。他永远是我的父亲。”

上台讲话前团团鞠躬 接受采访平易近人

今年79岁的刘松林已不是当年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大姑娘了,她两鬓已经斑白,说话也有些许吃力。昨日在“娘家人”面前回忆起走过的那段岁月,依然深情无限。“今天到场的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将军,还有很多著名的书画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兵,让我上台讲话,感到实在有些惶恐。”当主持人请刘松林上台发言时,她站起身向四周来宾团团鞠躬,然后才缓缓走上前台。

由于身份特殊,加上人们对领袖和烈士的怀念之情,刘松林的到来,使她立即成为场上的焦点,人们纷纷提出跟她合影留念。

对于大家的请求,刘松林总是亲切、愉快地接受,微笑着面向镜头。“没想到老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不简单。”一位年轻人在满足了愿望后感慨。

虽然前一天晚上凌晨才休息,身体颇为疲倦,可刘松林面对采访没有丝毫的怠慢,对于记者的问题她都微笑着坦诚回答,轻言细语,娓娓而谈。

取名“思齐”有来历 再婚后改名“刘松林”

昨日在画室,一些与刘松林相熟的老人称呼其为“刘松林”,让不少人愣了神:刘思齐怎么变成了刘松林?

对于这个疑问,刘松林老人解释说,她原名叫刘思齐,后来再婚后为了让普通人叫着方便,就改为刘松林。

老人还含泪讲出“思齐”二字背后的感人故事:当年她的父母都被关进监狱,她的母亲张文秋在怀上她后被解救出狱,临别前让丈夫刘谦初给腹中孩子取名,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刘谦初说,就叫思齐吧,思念齐鲁大地。

正在筹备有关毛岸英的电视剧

湖北是刘松林母亲张文秋的故乡。她笑着对记者说:“我是半个湖北人,对这里很有感情的。”

此次不是老人第一次来汉,说起对湖北的印象,她脱口而出:“黄鹤楼、长江大桥、梅园、武昌鱼。”提到武昌鱼,记者随口念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刘松林拍案大笑:“武昌鱼就是被毛主席的那首诗带红的啊。”

刘松林此次来汉非常匆忙,但她表示,希望能去主席待过的地方看看,“我是个很怀旧的人。主席以前在武汉住的地方,让我觉得很熟悉,很亲切。”

虽然年近八旬,但刘松林的气色非常好,她还向记者介绍起了养生经验:“平时我也不爱出门,就是在家多做家务活。老年人应该多动,我就喜欢做家务,活儿也干了,人也锻炼了。”

老人还透露,虽然她退休在家,但仍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压在肩头。“我正在筹备一部电视剧,反映毛岸英生前的一些事迹。现在有很多人在帮着出点子,我主要负责提供素材和资料,希望能早日完成。”

崇尚梅花欺霜傲雪精神 希望能画得一手好梅

刘松林老人的出现让很多人惊喜不已,谈及出席原因,老人笑道:“我是徐老师的学生啊,我要和他学画梅花。”刘松林说,梅花是她生活的动力和支持,而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能画得一手好梅花,有日能开自己的画展。

记者问刘松林最爱哪句与梅有关的诗词,她沉吟片刻,缓缓念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老人说,悬崖百丈冰,那该是多大的困难啊,可即便如此,梅花依旧风姿绰约,一身傲骨。挺过最艰难的时刻,把人最美的一面绽放出来,这就是梅花精神。

刘松林还用“梅花精神”点评时下年轻人:“现在的环境太好了,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磨难,精神特别脆弱,甚至很轻易地就放弃生命,毁灭自己。为什么大家不能像梅花一样,再苦也要生存得很漂亮,生生不息。”

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的寓意也让老人感触颇多,“有的人虽然很美很强,却不与别人争抢。”刘松林最后笑着说:“我不知道《咏梅》的立意到底是什么,但我觉得根据我的理解,用在我的身上,很有道理。”

国家一级美术师徐世鸣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第二代弟子,现为北京雪梅书画院副院长。去年,刘松林认识了徐世鸣,看到了他的梅花作品后深有感触,决定向他拜师,学习画梅花。“我们并不是师徒关系。”徐世鸣说,刘松林一家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刘松林一直是他十分尊敬的大姐,“我能够给她提供一点帮助,感到非常高兴。”

毛主席多次敦促她再婚 告诫她“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采访时,看着画室满墙的梅花图,刘松林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1961年12月31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我是去告诉主席,说我准备结婚了。他非常高兴,说他最近又写了一首诗叫《咏梅》,还没来得及发表,要拿给我看看,还说要送给我。我想,我应该是第一个读到这首词的。”

毛泽东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他疼爱的干女儿、大儿媳终于再次寻到了幸福。毛岸英牺牲后,刘松林一直对自己的个人问题犹豫不决,毛泽东经常敦促她赶紧再找个爱人成个家,还曾在信中写道:“女儿,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在毛主席的多次开导下,1962年,刘松林开始重新面对生活。不久,她与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的教员杨茂之相识、相爱,终于重新组建了家庭,而她收到的第一份贺礼就是《咏梅》。

人物简介

刘谦初,1897年生于山东平度县。1922年考入燕京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首倡成立“燕大沪案后援会”,被选为燕大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1926年参加北伐军。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刘谦初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

1929年8月6日,刘谦初被捕入狱,对敌人进行坚决斗争。就义前夕,刘谦初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望你不要为我悲伤,希你紧记住我的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好好爱护母亲(指党)!孝敬母亲!听母亲的话!”

1931年4月,刘谦初英勇就义,年仅34岁。

张文秋,1903年生于湖北京山县,中共早期党员,其大女儿刘思齐嫁给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二女儿邵华嫁给毛泽东次子毛岸青。

张文秋堪称世纪老人,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过程,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她一生经历坎坷,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大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银行人事室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1982年9月离职休养。200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