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息肉方法 与手术同时进行防止复发

2018-04-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鼻子里多出一块肉"这是对鼻息肉形象的解释,想想你的鼻子里突然多了一块肉,呼吸不畅.流鼻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晕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不仅会如影随形,而且当鼻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会使外鼻畸形,形成"蛙鼻",严重有损形象.另外数据显示,鼻息肉80%以上会并发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腑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 病因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中鼻道微环境间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紊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

"鼻子里多出一块肉"这是对鼻息肉形象的解释,想想你的鼻子里突然多了一块肉,呼吸不畅、流鼻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晕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不仅会如影随形,而且当鼻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会使外鼻畸形,形成"蛙鼻",严重有损形象。另外数据显示,鼻息肉80%以上会并发咽喉炎、中耳炎及心、肺等脏腑功能损害,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 病因

1.中鼻道微环境学说

中鼻道微环境间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在此易形成紊流;纤毛功能减弱、纤毛活动障碍;中鼻道黏膜血流较鼻内其他部位明显减少。中鼻道天然防御功能减弱,局部易受有害因子损伤,为鼻息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鼻变态反应

鼻息肉组织可查到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gE生成细胞,且其液体内IgE水平增高,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鼻息肉与该细胞增多有密切关系。

4.细菌超抗原学说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鼻腔常见共生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直接激活中鼻道鼻黏膜内的大量Th2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使其合成释放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加重中鼻道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鼻息肉患者剧增,中华医学会最新统计表明,患病耳鼻喉每年约为1.2人次,鼻息肉病人约占耳鼻喉科病人总数的1/4,发病年龄以中年人居多,成年人发病率为1%-2%,伴有哮喘的病人鼻息肉的发病率为30%-50%.鼻息肉以其高发病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医学的落后。在我国传统药物治疗鼻息肉复发率为98.6%,单纯鼻息肉切除术复发率为80%以上,因此探寻鼻息肉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鼻息肉根治颇难,西医手术摘除又易复发.而中医外治,药达病所,收效颇捷.建议到中医咽喉科让老中医看看,结合辨证论治,专病专药的中药内服,效果比较理想,息肉大的话可以手术摘除后配合中药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