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珠简历 张丽珠:这样的生命不简单

2017-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2月底,一个特殊的庆生会在北京举行,聚会的主角,是一个将满20周岁的姑娘,一个已经87岁的老太太,她们的"相遇"不同凡响.20年前的3月

今年2月底,一个特殊的庆生会在北京举行,聚会的主角,是一个将满20周岁的姑娘,一个已经87岁的老太太,她们的“相遇”不同凡响。

20年前的3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间手术室里,年近七旬的妇产科大夫张丽珠,即将为一位高龄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从医40余年,张丽珠接生过无数孩子,但面对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她竟然感到有些紧张。

8时56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体重7斤8两的女婴顺利出生。记者们频频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张丽珠端详着怀中这个来之不易的生命,也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名女婴的确不同寻常,她就是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为了纪念赋予她生命的人,喜极而泣的父母从张丽珠的名字里取了一个字,为女婴取名郑萌珠。

时光荏苒,在不久前举办的庆祝首例试管婴儿20周岁生日会上,站在张丽珠面前的郑萌珠“高高壮壮,性格开朗,唱起歌来声音洪亮”。最让张丽珠感到安慰的是,郑萌珠已是一名大学生,自己提出的“让首例试管婴儿获得高等教育”的愿望没有落空。

“厉害老太太”的故事

■人家都说,她能当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

在北医三院妇产科,提起老主任张丽珠教授,医护人员都会说:那可是个厉害老太太!“厉害老太太”今年87岁了,除了耳背需要戴助听器以外,思路敏捷、口齿清晰,社会活动不断,天冷以前还在接待特需门诊病人。

培育出第一例试管婴儿时,张丽珠已经67岁;77岁那年,她又成功获得单精子卵浆内注射试管婴儿。旺盛的精力和投入的态度令人折服。行话说:金眼科,银外科,辛辛苦苦妇产科。正是与生俱来的一股厉害劲儿,让张丽珠在这个辛苦的专业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学时代,张丽珠的志向是学习航空工程,一心想造飞机、开飞机。她身体强壮,是上海女子排球队的主力,人家都说她能当中国第一个女飞行员。1937年,张丽珠顺利考进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航空工程系。然而时隔不久,抗战爆发,中央大学迁往内地。家人不愿意张丽珠离开上海,她转而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1年获得理学士学位,1944年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抗战胜利后,张丽珠和三姐乘坐第一艘出境的轮船前往美国,与那里的大姐、二姐会合,继续求学深造。

说起张家四姐妹,可谓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大姐学习工商管理,二姐是法律博士,三姐攻读生化专业。而她们的父亲张耀曾,曾是孙中山先生的助手,参加过辛亥革命,是“临时约法”和“天坛宪法草案”的重要起草人。张丽珠记得,父亲在世时,别人总遗憾她家没有男孩,“可我父亲思想很开明,他一直教育我们不要做寻常女子,要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她不明白,回自己国家要什么入境证?

来到美国,张丽珠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约翰霍布金斯医院、纽约医院和纪念医院从事妇产科内分泌、病理学和肿瘤学研究。之后,她又受邀前往英国玛丽居里医院工作,并通过了英国国家考试,获得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

就在张丽珠打算继续进行考试时,从国内传来了抗美援朝的消息。“当时我有些害怕,英国站在美国一边,把中国当敌人,报纸上也出现这种倾向。当时在英国的中国人不多,我怕再待下去会把我关进集中营。”

张丽珠决定马上买船票起程回国,不料售票处不卖给她船票,要求她必须出具中国的入境证明。张丽珠大惑不解:“回自己的国家要什么入境证?”可对方毫不理会。

焦急的张丽珠四处托人想办法弄证明,最后觉得“这条路可能不行了,我就从英国跑到法国,又想从法国去瑞士。还没去之前,英国的朋友打电话叫我赶紧回去,说是中国给我发电报了。” 读到电报上写的“欢迎你回国”五个字,抑制不住兴奋的张丽珠立刻拿着这封电报买到了前往香港的船票。当船停靠在香港港口时,她看到亲戚朋友们都站在码头上迎接自己。

在短暂的停留期间,亲戚带张丽珠参观了当地有名的医院。有人问张丽珠:“你为什么不留在香港?像你这样的人,何处不可为家。”张丽珠回绝得很干脆:“我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我是从上海出来的,目的就是回上海。虽然父母都不在了,可上海还有一个家。”

船从香港再次起程,经过珠海时,张丽珠第一次看见珠江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心里感慨:“哎呀!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了!”

■她也很疑惑,这些女孩子是怎么了?

归国后的张丽珠,先在自己的母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任教,1952年随丈夫调入北京,被安排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

“那时候我们住在城外老伴的宿舍里,我每天坐三轮车到西直门,再从西直门坐电车到医院,天天回来都很晚。第一个儿子生下来,我喂了一个月的奶就上班了。到了二女儿,一口奶没吃过,就直接回奶了,她后来一直埋怨我。”

和这个获得新生的国家一样,张丽珠的身上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和忘我的干劲。1958年,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立,张丽珠参与了创建工作,并被任命为妇产科主任。

来到新院,张丽珠原计划开展妇科肿瘤的相关研究,而实际来看门诊的都是年轻人。她又带领学生送医送药上门,竟然也找不到什么肿瘤。此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她的注意。“1960年前后,北京八大院校的女生突然大批地闭经了。

当时的卫生局长都很着急,认为这些年轻人不来月经,将来是不是生不出孩子了。”张丽珠对此也非常疑惑:“为什么不来月经?是不是卵巢的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化验,她发现并不是卵巢自身的问题,而是环境的改变影响了大脑,最终扰乱了卵巢的功能。

“那个时候是国家困难时期,吃的不够,营养缺乏,体力劳动又太重,女学生就闭经了。等这个时期过去后,她们的月经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这次事件为张丽珠日后从事生殖内分泌研究奠定了基础。

■给两头大母猪做剖腹产,她心里没底

1964年,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张丽珠下到通县的医疗队。她白天和农民同吃同劳动,晚上同睡在一个土炕上,了解到很多农村的实际情况,也做了很多在城里没有做过的事———半夜被叫起来在炕头上接生;难产、臀位、横位都遇到过,也都一个个地攻克了;甚至还给两头大母猪成功地做了剖腹产。至今回想起来,张丽珠仍感到好笑。

“当时叫我去做,心里很为难,因为我根本不知道猪的生理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消了毒剃了毛,打开了肚子。我不认识猪的子宫,就用手摸,一摸里面都是小猪,一下下来五六个。”

因为漏尿只能睡在草棚的人,经张丽珠的修补可以进屋睡觉了;因为长瘤常年卧床不起的人,由张丽珠摘除后又重新下地干活了。农民们敲锣打鼓地为张丽珠庆功,见到她就竖起大拇指。

张丽珠将自己在通县农村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标题为《不了解农民就不可能为农民服务》,文章被刊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第一版。

一年多后,从通县回到医院,眼前的情景让张丽珠大吃一惊。满处都是她的大字报,说她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紧接着就在科里挨斗。和张丽珠同时挨斗的还有一个卫生员,她背不出语录也成了张丽珠的罪过。当天晚上张丽珠被禁止回家,在地下室陪卫生员一起背语录。 “当时我的老伴也被隔离审查,我们都不在家,结果两个孩子在家生煤炉中了煤气。还是女儿爬出屋子喊救命,邻居才把他们拖出去。”

张丽珠不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科主任,却受到全院批斗、院长陪斗这样的“待遇”,“是不是因为我从国外回来,平时太要强太傲气了?”直到现在她也没有找到答案。

■她想,如果大娘出了意外我也活不成了

1969年,一辆卡车拉着张丽珠和其他下放人员开往延庆,一路上广播里播送着林彪的“一号通令”。到达医疗队设在县城的总部后,还没歇下脚的张丽珠又背着行李沿一条小路下到一座山沟里。小路的一边是峭壁,另一边就是悬崖,通往的山沟只有十几户人家。

村子里有位大娘患子宫脱垂,工宣队让张丽珠立刻为她进行手术。一间库房被临时改成手术室,空气不必说了,灯光也非常昏暗。原本张丽珠认为问题不会太大,没料到大娘为治自己的病,在阴道上涂了大量的药,产生了粘连,这让手术进行得比较困难。

等手术结束后,大娘的血压也降下来了。工宣队的人认为血压低一定存在内出血,让张丽珠开腹止血。张丽珠很清楚病人没有内出血,坚决不听从他们的命令。然而守着大娘输液的这一夜,她的心里也十分难受。“如果大娘出了意外我也活不成了”,她甚至想到了小路边的那道悬崖。

一夜过去,大娘慢慢好转了。输了城里送来的血之后,不久就能下床看花了。回队员驻地的路上,一块石头落地的张丽珠一阵发昏,同时全身发痒。一起来的同学翻开她的袖口,告诉她,她身上的虱子已经长到第三代了。回忆起山沟里的这场手术,屋里点着蜡烛,屋外下着茫茫大雪,张丽珠觉得这既是技术上的磨练,也是精神上的考验。

治疗好大娘的子宫脱垂后,张丽珠就被调到了县医院,主持子宫颈癌的大手术,“几乎把那里的子宫颈癌都做光了。”

张丽珠已经做好了留下来的打算:“与其回去挨批判,不如在下面做些实事。”但她的想法没能如愿以偿。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对外交流逐渐增多,南美的一些专家来国内讲课,医院让张丽珠担任同声翻译。1972年尼克松访华,参观北医三院的针麻下手术,张丽珠又进行了针麻下卵巢囊肿的切除。

又经过10年的等待,1982年,张丽珠正式恢复了妇产科主任的职务,这一年她已经61岁。对普通人来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但对张丽珠而言,科研的春天刚刚来临,她要挽回流失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