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之墓 秦昭襄王—秦国的崛起之主

2018-1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若说秦孝公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开启了秦国的变强之路,秦惠文王时期则是巩固的秦国的强盛并且基本扫清了秦国的隐患,那么秦昭襄王则彻底奠定了秦国对于东方六国的优势地位.秦昭襄王时期几次对外的征战,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六国的实力,使东方六国在军事上对于秦国处于了绝对的劣势.秦昭襄王之墓 秦昭襄王-秦国的崛起之主秦昭襄王的在位时间大致可分为两段时间.第一段时间主要是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辅佐下进行的.秦昭襄王嬴稷并不是储君,甚至在争夺储君的过程中失败而被派往燕国成为了人质,后秦武王举鼎而死,秦昭襄王在赵国以及母

若说秦孝公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开启了秦国的变强之路,秦惠文王时期则是巩固的秦国的强盛并且基本扫清了秦国的隐患,那么秦昭襄王则彻底奠定了秦国对于东方六国的优势地位。秦昭襄王时期几次对外的征战,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六国的实力,使东方六国在军事上对于秦国处于了绝对的劣势。

秦昭襄王之墓 秦昭襄王—秦国的崛起之主

秦昭襄王的在位时间大致可分为两段时间。第一段时间主要是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辅佐下进行的。秦昭襄王嬴稷并不是储君,甚至在争夺储君的过程中失败而被派往燕国成为了人质,后秦武王举鼎而死,秦昭襄王在赵国以及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支持下才得以登上王位。

秦昭襄王之墓 秦昭襄王—秦国的崛起之主

在宣太后执政期间,秦国向西消灭了秦国的巨大隐患义渠,并在义渠设置郡县,将义渠彻底纳入了秦国的版图。但是宣太后和魏冉却大量的任用了自己的亲信,秦国的主要权力都集中在宣太后和四贵手中,列国甚至只知道宣太后和四贵而不知道秦昭襄王,这引起了秦国大臣的不满,也引起了秦昭襄王的危机感,后范睢逃离魏国而入秦国,在范睢的帮助下秦昭襄王驱逐了四贵并且控制了宣太后的权力,至此秦国的权力才算是真正掌握在了秦昭襄王的手中。

秦昭襄王之墓 秦昭襄王—秦国的崛起之主

秦昭襄王时对外的战争不再是两国之间为了图霸权的战争,而是以攻略土地,消灭敌国有生力量的征战。秦昭襄王七年,进攻楚国,斩首三万,攻占襄城,秦昭襄王九年,秦军出武官进攻楚国,斩首五万,攻占十六城,秦昭襄王十四年,任命白起为主将,在伊阙大战韩魏联军,此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重创韩国和魏国。

秦昭襄王十六年,攻占韩国宛城。秦昭襄王十七年,逼迫魏国割河东四百里、韩国割武遂地四百里给秦国。秦昭襄王十八年,再次任命白起为主将,攻打了魏国,此战夺得魏国六十一城,打进了魏国的腹地。

后在秦昭襄王二十年和二十一年两次攻打魏国,夺得魏国几座重要的城池。通过这些战争,重创了魏国和韩国,使魏国和韩国对于秦国的威胁逐渐降低。

后秦国开始对于较为强大的齐国、楚国、赵国进行压制。对于齐国,参与了乐毅主导的五国伐齐,几乎灭亡了齐国,齐国几乎失去了争夺天下的能力。对于楚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国的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焚烧楚国的先王坟墓彝陵,楚军溃败,再无战斗力,被迫迁都到陈丘。

对于崛起的赵国,秦国先是多次派出军队打击赵国,其中白起指挥的长平之战更是对于赵国产生了毁灭的打击,长平之战后,秦虽然未能灭亡赵国,但是此战之后,东方六国在军事上已经再难对抗秦国。

秦昭襄王时期,通过多次的对外战争,使秦国对于东方六国占据了绝对优势,为后来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