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仓葬礼奔驰 李海仓案大白 冯引亮勒索巨款遭拒遂生杀心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海仓被害案有了基本明确的说法.据运城市工商联王会长说,有关方面认定李海仓的被害是因为凶手敲诈勒索未遂而致.而警方的调查依然在进行之中.今天

李海仓被害案有了基本明确的说法。据运城市工商联王会长说,有关方面认定李海仓的被害是因为凶手敲诈勒索未遂而致。而警方的调查依然在进行之中。

今天上午,李海仓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海鑫工业园区的办公大楼前举行。这一天,海鑫集团7300余名员工的胸前都多了一朵纯洁的小白花。

当天上午11时许,前来吊唁的社会各界人士在李海仓的遗像面前鞠躬,敬献花圈,许多没有办法进入吊唁会场的当地群众则长久地伫立在大门外,默默地向里观望着,怀念着这位曾经让他们走上通往富裕生活之路的闻喜老乡。

工人们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他们的董事长:一个和善的人,好企业家,有魄力,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小焦化厂搞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不简单。在整个山西,像这样的企业家能有几个?!

海鑫的一个车间主任说:总经理这几年给社会做的贡献太大了,不仅在闻喜县,就是整个运城地区也是无人能比的。他为人和善,总是以为,自己凭良心公公道道做生意,问心无愧,所以从来不去考虑自己会得罪什么人,有什么仇家。经常在厂里工作到深夜一、两点了还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办公大楼里也几乎没有什么保安,谁会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呢!

据说22日是海鑫集团一个新的高炉建成试火之日,原定当晚8点试火,结果出了这样的事情。

据李海仓办公室外间的工作人员回忆出事时的情况,当时有个叫冯引亮的东镇人找李谈事情。由于都是本地人,且冯当年在闻喜县也算富户,跟李海仓也有往来,就没有阻拦。

工作人员回忆说,冯进入李海仓的办公室后就坐在李海仓的工作台上,然后两个人争执了起来,冯掏出准备好的自制猎枪射杀了李海仓,然后举枪自杀。这都是短短几分钟之内的事情。由于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室内,所以具体的细节没有人看到。

工作人员只是根据他们传出室外的争吵声来做出这些判断的。而争吵的根由则是冯引亮当年卖给李的一块地皮。

20世纪90年代初,冯引亮曾在当地办有一个造纸厂,生意还算可以。至今当地人对冯引亮的描述仍然是:那是一个富户。后来国家明令禁止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开办,冯引亮的造纸厂被迫关闭,将他的厂地卖给了李海仓。李在这块场地上建了一个小焦化厂,生产燃料,供自己集团使用。而冯引亮则在外地先后办了几次小厂,也最终蚀本而终。据说后来冯举家搬到了山西省城太原,近几年又在炒股上赔得一塌糊涂,遂产生了向李海仓勒索的念头。

据知情人透露,冯引亮曾多次以“厂地当时卖得太便宜,需要再行补偿”为由向李海仓索要巨款,遭李拒绝,从而产生了杀人念头。

对于冯行凶的动机,也有人这样说,当年冯引亮办造纸厂时,经济实力几乎和李海仓差不多,如今却落得如此破败,要钱是一方面,强烈的失落感和嫉妒心也许是另一个方面。

有人说,李海仓改变了整个闻喜人的生活。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李海仓是闻喜人的楷模和骄傲,现在是,将来依然是。对于这个和善的企业家,许多甚至只是对其耳闻的闻喜人站在他慈善的遗照面前也潸然泪下。

在采访中,许多人对记者说,李海仓的死太可惜了。没有李海仓,也就没有现在的海鑫集团,没有海鑫集团,闻喜的经济起码要倒退十年。现在,连在海鑫捡破烂的人也跟着海仓发财了。

如今,从海鑫厂区出来的大运路旁,一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型标牌依旧傲然挺立着。距此不远,海鑫集团为员工们兴建的一个舒适住宅小区正在交付使用。巍然挺立的海鑫大厦也将在今年代替旧的办公楼。

就在两个月前记者采访李海仓时,他曾经激动地说,明年你再来采访时我们就搬进新的办公大楼了,那将是我们海鑫集团的一个新的象征,海鑫集团也将由此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如今,这位踌躇满志的企业家猝然离去,留下了太多未完的心愿。

记者联系到李海仓的办公室主任兼总经理助理郭育民时,他刚刚参加完仪式,嗓音一片沙哑。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说:我的脑袋中现在一片空白。总经理的走太突然了。真的,我现在只感觉一片空白。

他说,现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一切正常,虽然总经理去世了,但是我们决不会因此而影响生产。这个突然的打击无论对海鑫集团还是每一个海鑫人来说,都是太大了,难以估量的大。但是,现在我们还有海鑫的其他董事在,还有全体员工在,所以海鑫的未来依然是光明的,我想这也是总经理在天之灵最愿意看到的。

傍晚时分,山西省工商联会长边鸣涛一行赶来慰问李的家属。在谈话中,边鸣涛几次泣不成声,他说,太可惜了,山西培养这样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不易,失去更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