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刘玉宁 世界肾脏病日在东直门—刘玉宁主任做客腾讯网站

2017-09-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嘉宾:刘玉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嘉宾:刘玉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诊疗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刘玉宁

      主持人: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更大比例的老年人患有肾病和肾衰竭。3月13日是世界肾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老年慢性肾病。我们也特别荣幸的请到了这方面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诊疗中心主任,刘玉宁主任来给大家讲解这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您能不能先给我们讲讲脏肾的基本功能呢?

      刘玉宁主任:肾脏是两形状象蚕豆的器官,每一个大约是您拳头那么大。它们的位置接近背部的中央,在胸廓下面,脊柱两侧。

       肾脏有三大基本功能:

     (1)排泄代谢产物。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废物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的分泌,并以尿液为载体将其排出体外。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3)内分泌功能。肾脏能产生某些激素类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有肾素、缓激肽、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1.25羟D3等。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缓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前列腺素的效应主要是调节循环血量、血压及水、电解质的平衡。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而1.25羟D3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和增强骨中钙、磷吸收及骨盐沉积。

      此外肾脏还是许多激素和药物代谢降解的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同时又是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主持人:慢性肾病患者的发病特征是怎么样的?

      刘玉宁主任: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RF下降(﹤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发病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隐匿发病;二是隐匿进展。这是一类被称着“沉默的杀手”的疾病,早期无不适症状,在“不知不觉”中得了肾脏病,又在“不知不觉”中病情发展成为“肾脏病晚期—尿毒症”。

      主持人: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刘玉宁主任:老年慢性肾脏病发病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伴随增龄引发的肾脏衰老,肾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对疾病的易感性明显增加,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在40岁以后,肾脏逐渐萎缩,70岁时体积约缩小20%,至90岁时肾脏萎缩可达40%。

功能健全的肾单位数目从40岁时逐渐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从40岁以后,每10年下降7-16%,50岁以后更加显著。

二是老年人常常合并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从而增加了发生肾脏损害的风险。三是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可引发慢性损害的基础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从我国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可见,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是老年人终末期肾脏病第二第三位病因。

     主持人:慢性肾病都有哪些危害呢?

     刘玉宁:慢性肾脏病,伴随着GRF的下降常常会导致血压升高,贫血,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下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增加;活性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骨代谢异常和肾性骨病的发生率增高;神经传导速率变慢;病人记忆和认识能力受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神经病变症状加重;身体功能和健康损害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加大。

     主持人:肾病是可以治愈的吗?针对老年慢性肾病一般采用什么治疗方法?

     刘玉宁主任:一旦患有慢性肾病,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不是说患有了慢性肾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尿毒症。对慢性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主持人:对很多老年肾衰竭患者来说,透析配合药物是一个合适的治选择。您能详细讲下什么是透析吗?透析治疗的优势?

     刘玉宁主任:透析疗法适用于老年慢性肾脏病终末期。他包括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两种透析方式,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半透膜 ,通过腹透管向腹腔注入腹透液,通过弥散原理清除毒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通过渗透原理(腹透液内葡萄糖产生的渗透压)以达到超滤脱水,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两者的流动方向相反),利用透析器(人工肾)的半透膜,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这两种透析方法都是部分的替代了肾脏的功能。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VD3以纠正贫血和低钙血症、还需要依据病情进行必要的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透析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这一方案是采用中药内服,静脉注射、直肠灌注及中药药浴的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地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保护残存肾功能。

对于部分尿毒症患者能提高透析效果,延长透析间期,改善生存状态。在上述多途联合用药中,运用直肠灌注给药,避开了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从而保证了有效的血药浓度,使中药发挥更好的全身治疗作用;且直肠给药,对透析间期有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也可放胆运用,无所顾忌。

此外,中药药浴在终末期肾脏病的治疗上亦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人体体表面积基本上等同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依据患者的病证,辨证选用中草药,经全电脑控制的中药药浴机,将中药药液成汽雾状敷布于人体体表,以达到开腠泄浊,祛除尿毒之目的。通过多途径综合治疗,收到相得益彰之治疗作用。

     主持人:中医方面有没有什么治疗优势?

     刘玉宁主任:对于慢性肾脏病目前西医学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国内不少肾脏病专家和学者试图从中医药方面寻找突破口,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如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络病辨证的临床运用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慢性肾脏病证治规律的研究为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提供了思路和依据;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等治法学的研究和运用,揭示了中医治法学的作用机制,提升了临床疗效。

陈香美教授的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及新药疗效的多中心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功,陈以平教授运用“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受到国际同行一致肯定。

这一中医成果已发表在国际三大肾脏疾病期刊—《美国肾脏病期刊》之上。近20年来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的异军突起,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开创了新的局面。随着这一学科的发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循证医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基础研究,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研究方法进入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研究领域;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肾活检病理检查相结合等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临床研究使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升,凸显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主持人:慢性肾病是慢性病怎么来配合医生的治疗呢?生活习惯上都要注意什么呢?

      刘玉宁主任:1、合理的调节饮食: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既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又能避免营养不良。依据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来建议患者一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如果您的肾功能处于三期,建议您每天经食物摄取蛋白质的量在0.

6g/Kg。如果您的肾功能处于四期,建议摄取蛋白质的量在0.3-0.6g/Kg。如果您的肾功能处于五期,摄取蛋白质的量则根据替代治疗的方式的不同在1.

0-1.3g/Kg。所有的肾脏病患者都需要限盐,也就是每天食盐量<5g。肾脏是清除体内钾的主要途径,肾功能障碍将导致钾的潴留。患者盲目进食高钾水果会引起高血钾,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血钾高时避免食用深色蔬菜。避免食用香瓜、哈密瓜、草莓、枣子、香蕉及水果罐头中的汤汁等。避免饮用果汁、咖啡、茶、及运动饮料等。慢性肾脏病发展到中晚期,常伴有血磷增高,会出现皮肤搔痒、骨痛及代谢性骨病等病征。低磷饮食每天应少于800mg。

      2、合理的补充水分,量出为入,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饮水量的多少取决于24小时的尿量。正常情况下,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2000ml之间。

如在此范围内,一般水分不必严格限制,以利于机体废物排泄。但尿量<1000ml,或出现浮肿或心脏负担增加时,每日的饮水量=每日尿量 500ml水分。所以,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每天关注并測量排尿量很重要。如果您想吃稀飯或面条时一定不要忽视它含有的水分。

      3、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禁烟控酒和规律的生活起居。

      4、提高对医嘱的依从性:认真执行医嘱,全方位配合医生以战胜疾病。

      5、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力战胜疾病的信心。

      主持人:有病不如防病?年轻的时候我们怎么能预防慢性肾病,降低发病机率?

      刘玉宁主任:这就是中医“治未病” 的思想,他包括“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等两方面内容。鉴于慢性肾病的隐匿发病和隐匿进展,从而导致大家对疾病的知晓率低,则需要动员全社会人引起对慢性肾病的重视,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可能导致肾脏病发生的不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如控制过量的盐、糖、脂、 蛋白质的摄入;戒烟控酒;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和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早期发现疾病和治疗疾病。首先要定期体检。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和肾脏超声,特别是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能更早地发现肾脏疾病。其次要关注有无慢性肾脏病出现的以下信号: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血尿;夜尿增多;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血压增高;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小腿抽筋、牙龈出血等;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尿量减少等。

还要对可能引起肾脏继发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和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既病防变,即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展。不仅要对已有的慢性肾病就其进展的危险因素,如稳定血压、降糖、调脂、控制蛋白尿和血尿、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各类型感染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对慢性肾病中晚期阶段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要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治,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病情进展,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

从对慢性肾病的防治临床实践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显著。

      主持人:目前我国的治疗手段与国际上是否接轨?有什么差距吗?

      刘玉宁主任:经过我国肾科大夫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我国在肾脏病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行国家的差距,不少科研项目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尤其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上成为我们独具特色的诊疗优势,取得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较大成功,我们希望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