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翟志刚军衔 成功了!“神舟十一号”一飞冲天!两名中国航天员再征星辰大海

2017-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组成,两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飞行33天.来源:央视新闻听到"发

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组成,两名航天员将在太空飞行33天。

来源:央视新闻

听到“发射成功”的消息,想必所有人和小新一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为中国航天技术感到骄傲自豪。

那么这次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两名航天员有什么任务?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到怎样的作用?

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和小新一起来详细了解本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详细情况!

“天神之吻”再度上演,“天二”和“神十一”将太空相会

说起这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就不得不提在今年中秋夜发射成功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按计划,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

所以,这次飞船发射的主要目的与“天宫二号”密切相关:

首先,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其次,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第三,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为了迎接“神十一”,“天二”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天宫二号”目前已经调整至高度393千米的近圆交会对接轨道,建立了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天宫二号”满足载人交会对接和航天员驻留的要求,已经做好相应准备。

“天宫二号”来源:央视新闻

不过,二者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30天。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组合体将在轨飞行30天。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技术再升级,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神舟十号”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不过,通过更改三个部分,进一步提高了飞船的可靠性。

首先是为满足任务需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从343千米调整到393千米。同时优化调整货物装载布局方案,提高随行运输能力。

其次是新配备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显著扩大测控覆盖率,提升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

第三是将交会测量敏感设备升级换代。“神舟十一号”将寻找并从后面追赶“天宫二号”,想要精确无误地对接,就需要“擦亮眼睛”。这次“眼睛”所用的敏感器相机更具有抗杂光和抗强光能力,还能主动发光,照亮“天宫二号”的对接口。

新老搭配干活不累——关于航天员你知道多少?

首先,小新先向你介绍一下执行本次航天任务的航天员,他们是:

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景海鹏以及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的陈冬。

景海鹏——中国首位三入太空的航天员

航天员景海鹏   来源:央视新闻

提到景海鹏,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而当这个面孔出现时,历史再次被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景海鹏

景海鹏,汉族,山西运城人,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少将军衔。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他再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

陈冬:第二批首位飞赴太空的男航天员

航天员陈冬  来源:央视新闻

陈冬

陈冬,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全飞行15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陈冬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10月17日,他将和景海鹏一起驾驶神舟十一号飞船飞赴太空,他也是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首位实现飞天梦的人。

这样一“老”一“新”的搭配也代表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承上启下”。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那么,肯定有小伙伴要好奇,33天里,我们的航天员都要做些啥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本次任务中,两位航天员:

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

将在轨接受医学超声检查,同时地面可以实时检测,这在中国航天飞行中是第一次;

将在轨完成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分别是太空养蚕、双摆和聚合物薄膜实验。景海鹏和陈冬将在太空养蚕,看太空中的蚕宝宝吐丝是否像地面那样有方向性、能否结成茧子——他们还为此专门学习了如何养蚕。

此前,小新也制作了“太空生活33天,宇航员都干些啥?”的视频,再次重温学习一下吧↓↓

33天飞行,有挑战也有保障

这次两位航天员将在太空飞行33天,是我国持续时间最常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这对两位宇航员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特别要承担来自身体健康方面的风险:

随飞行时间的增加,太空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功能减退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问题。

此外,长时间飞行后,航天员返回地面时的重力再适应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重力再适应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不要担心!为保证两位航天员能够健康生活、高效工作,采取了这些保障措施↓

一、医监医保方面。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询问、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飞行期间,将更加注重舱内微生物控制,并配备了预防治疗药品和相关医疗器械,以此来确保航天员健康。此外,本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在轨“看病”问题。

二、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面。神舟十一号飞船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量降低失重对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航天员可以使用套带,来解决飞行初期出现的头晕、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功量计锻炼、工作时穿着企鹅服,对心肺功能下降、对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三、营养健康保障方面。此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种类达到近百种,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也更加科学;同时还考虑了一些个性化需求,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也增强了。

四、心理支持方面。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持、亲情交流和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方便航天员与地面双向沟通、可以传递邮件,可以与亲朋好友进行音频、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承担国际合作任务,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上分别装载了国际合作的载荷应用项目,中外科学家将联合开展科学实验、共同造福人类。

其实,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在测控和空间科学实验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此次“天神之吻”备受瞩目,不仅因为这是高科技集大成之作,也因为这是全人类迈向太空的一步!

向英雄致敬!

航天梦是创新梦,航天梦助力中国梦!

让我们一起祝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期待两位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