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日刘白羽 刘白羽《长江三日》片断赏析

2017-05-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

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

初看这一段落,只觉得文字精美,读之犹如身临其境。但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却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力。

一、作者心中有画,写作逻辑结构清晰。写景是由上而下,由远至近,却又不是简单分层,由上而下中又包含着由近至远,层次非常丰富。

1、写上(含由近至远)主要写天上云:首先写近出乌沉沉的云雾、左边峭壁,右面峰顶。再写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2、写下(含由远至近)写江流、山峦:首先写远,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写近处山峦,碧绿如翡翠。

二、作者用词形象,语句精美 。

1、形容词优美。乌沉沉的云雾,绛紫色的山峰;两面巨岩,倒影如墨;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

2、名词精确。一道蓝天、一注阳光、无数层峦叠嶂、迷蒙云雾、细碎的波光、高峰亭亭笔立、千万道强烈的阳光,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

3、动词生动:云雾“隐”去、“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阳光还没有“降临”、忽然“出现”一团红雾、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

4、比喻生动: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

(我觉得老师提供的例文,确是经典之作,短短三百多字却足够让新手们反复品味琢磨,咂出不一样的滋味。学习其写文的逻辑结构、学习其语言描述、学习用词、用字的精确。就像古人在品名茶之前,沐浴更衣,怀着恭敬和虔诚的心品茶,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醇厚甘鲜,饮之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这一种简单的学习心境,滤去浮躁,舍去急功近利,放弃囫囵吞枣、食不知味的贪心。虽然每天用心品味的只是一小段精美的文字,其丰富的内涵却能滋养出妙笔生花最美的心境!)